分享

跟着《共产党宣言》学写作

 海纳溪流 2024-11-18

(八千字长文,慎入)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写下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宣言》问世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受到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广泛欢迎。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如《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等,但是就其知名度、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而言,《宣言》无出其右。《资本论》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和《宣言》相媲美,但是由于其篇幅巨大,理论艰深,所以实际受众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资本论》的大名,但是对其实际内容则是一无所知。相比之下,《宣言》中的内容——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等——更加为人们所熟知。

为什么《宣言》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文本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固然是重要因素,但这还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而只能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仅仅关注思想本身,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阐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本——如《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等——没能取得同样的影响力呢?

这篇推文试图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既得益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也离不开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话语魅力。

马克思一生都在从事理论批判活动,著述颇丰,不同的著作体现出不一样的语言风格。例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风格是深邃严密的思辨,《法兰西内战》的主要风格是翔实充分的叙述,《资本论》的主要风格是冷静透彻的说理。尽管写作时间不同,论述主题不同,但由于它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马克思个人的鲜明色彩。总体上看,马克思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述、立场鲜明的价值取向、不遗余力的批判讽刺等,这些语言风格在《宣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文字明白晓畅,雄浑有力

在写作过程中坚持文字的朴实流畅,这似乎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但常常难以做到。凡是从事理论创作的人想必都有体会,要想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形成一套完整流畅的理论表达,而且还要做到雅俗共赏,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底和文笔。再考虑到《宣言》思想的深刻性和主题的宏大性,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有趣的是,就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动手撰写《宣言》的前几个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主张,并猛烈批评了海因岑的糟糕文风。海因岑由于固守偏见和见识短浅,在指责共产主义时使用的语言十分拙劣,常常逻辑混乱、语词不通。恩格斯对这种文风进行了尖锐批评:“他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两重废话:一种是他想说的废话,另一种是他不想说但还是说出来的废话。”此外,海因岑在进行革命宣传的时候只知道对人民进行政治说教和训诫,甚至将小农而不是工人阶级作为革命宣传的对象,这种盲目宣传毫无意义,让人感到十分可笑。

《宣言》的文风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列宁曾经评价《宣言》中的语言是“透彻而鲜明的”,这一评价无疑是中肯的。以《宣言》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第一部分为例,马克思用区区几千字的篇幅清晰地阐述了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也在日益壮大,马克思由此转向对无产阶级的分析。他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面临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无产阶级不断壮大的原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的不同阶段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上述透彻而合乎逻辑的分析,马克思得出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两个必然”的论断。

由于马克思阐述的内容涵盖历史发展、阶级斗争、生产方式等宏大深刻的主题,所以他所使用的语言既不华丽也不晦涩,而是简明扼要、雄浑有力。他就像一位历史的讲述者,忠实地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但是这种反映绝不是各种历史事件无原则的堆砌。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能够在分析社会历史过程中熟练运用这一理论。因此,他以阶级斗争为线索,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为基本的分析方法,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又以同样的方式指出资产阶级统治必然被无产阶级统治所取代,整个论证过程清晰严密,结论令人信服。

图片

感情充沛鲜明,毫不掩饰

《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同样,马克思更不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色彩。众所周知,马克思一向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充沛的人。这一特点在他中学时期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经初见端倪。在这篇文章中,年仅17岁的马克思满怀激情地表示要从事“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不能否认,马克思此时的思想还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我们并不能对这位年仅17岁的少年苛求太多,而是要看到他立志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澎湃激情和博大胸怀,这是马克思一生的底色。他不只是书斋里的作家,更是一名长期从事实践活动的革命者。梅林精辟地指出:“在他身上,作为战士的一面是永远胜过作为思想家的一面的。”

作为战士,马克思的伙伴是无产阶级,对手则是资产阶级。因此,对于无产阶级,马克思是同情的、拥护的。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广泛确立起来,资本家们肆意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无产者遭受着日益沉重的压迫。《宣言》中简要描绘了工人所遭受的各方面剥削和奴役,工人正在变为赤贫者,甚至不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在这里,马克思罕见地连续使用三个形容词来表达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鄙弃和厌恶,足见无产者受到了怎样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无耻宣称资产者的财富是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采用各种理由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对共产主义极尽责难和污蔑。对于这种无耻的攻击,马克思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在《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首先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然后创设出一个对话的情境,第一人称“我们”代表共产党人,第二人称“你们”代表资产阶级,二者处于针锋相对的两端。面对资产者的一个又一个责备,马克思立即展开了狂风骤雨般的反击。他时而用感叹句——例如“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来说明资产者的观点多么荒谬绝伦,时而用疑问句——例如“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来进行反击,字里行间充斥着战斗的热情。在《宣言》的结尾部分,马克思豪情万丈地表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很难想象,如此气魄恢宏之语竟出自一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口中,但这个人是马克思,一切又显得如此合理。

图片

修辞手法多样,表述灵活

马克思在《宣言》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最主要的有比喻、对比、反问、设问、排比等。仅仅是比喻一项,马克思就使用了“幽灵”之喻、“面纱”之喻、“法术”之喻、“魔鬼”之喻、“瘟疫”之喻、“掘墓人”之喻、“锁链”之喻等。这既是马克思的写作习惯,也是他有意为之。一方面,马克思一贯反感那种干瘪的写作方式,他在追求思想性的同时总是兼顾自己作品的美感。另一方面,《宣言》最主要的受众是广大的无产阶级,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时无产阶级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坦率地讲,由于资产阶级的压迫,当时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要使广大无产阶级能够充分理解这篇《宣言》,马克思就不得不在表达方式上多下功夫。这样一来,使用修辞手法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首先,从论证方式来讲,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表达和理解。比如,马克思在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将其比作法师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这就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抽象关系变得生动起来,具体可感,便于理解;再比如,马克思多次将过去阶级的运动与无产阶级的运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特点。通过灵活使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马克思把深刻的道理阐释得清楚明白,从而降低了阅读难度。

其次,从表达效果来讲,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话语的感染力,更好引起受众的共鸣。作为一篇面向大众的文本,文中的表述能否打动读者,既要看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有着真诚的情感,也要看这种情感能否顺利传递出来,而修辞手法正是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宣言》中表现出如此充沛的感情,离不开各种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例如,《宣言》结尾部分说:“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在简短的两句话中,马克思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锁链”比喻着无产者目前所受到的压迫,但是这个压迫是暂时的,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终将挣脱这个锁链,获得“整个世界”。通过革命前后的对比,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光明前景,极大鼓舞了广大无产者的斗争热情。

最后,从阅读感受来讲,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形式的灵活性,避免枯燥乏味。《宣言》常常会给人留下一种短小精悍的印象,其实这是相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而言的。他们写过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雇佣劳动与资本》都可以作为一本小书出版,《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更是有名的大部头。和这样的著作比起来,《宣言》在篇幅上确实可以称得上一个“短”字,即便如此,《宣言》的中译本也达到了两万余字,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足以构成挑战了。因此,如果全文仅仅使用平铺直叙的语言风格,就很容易使语言变得枯燥乏味,客观上造成了阅读的困难。而大量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行文增加了变化和起伏,读起来引人入胜。

图片

语句短小精悍,便于宣传

《共产党宣言》本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纲领,既然是纲领,就要提纲挈领、简洁有力。恩格斯在《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中就曾谈到这个问题,他批评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写的太杂糅:“概括说来,这部分的缺点在于想把两件不能结合的东西结合起来,即要求它既是纲领,又是对纲领的解释。唯恐写得简洁而有力,意思就会不够明白,因此加进一些说明,以致弄得冗繁和拖沓。在我看来,纲领应当尽量简练严整。即使用上个把外国字或者不是一读就能把握其全部意义的句子,那也无妨。集会上的口头报告和报刊上的文字说明将使所必需的一切得到弥补,而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不要为了通俗而作太多的牺牲,不要把我国工人的智力和文化程度估计过低。比最简洁、最扼要的纲领还难得多的东西,他们也理解了”。

从理论传播的角度来讲,最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往往不是多么精致完整的理论建构,而是一些高度凝练的、格言警句式的表达,这种表达可以视为一篇文本中的“记忆点”。《宣言》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忆点,例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等。这些语句在《宣言》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特点在于:一是“短”,便于记忆和传播,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快速扩大《宣言》的影响力。一些理论家动辄就要构建“体系”,这种风气在德国尤甚。《宣言》反其道而行之,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述出最深刻的内容。二是“精”,将共产党人的主要诉求、目标和任务总结成一句话。通过这样精炼的表达,既传递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又能够快速引起受众的共鸣,通过口号式的宣传抓住人的心理;三是“明”,即通过极具辨识度的语言,快速建立起身份认同乃至意识形态认同,为工人阶级所接受。

图片

文体选择得当,表述充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细致,国内学界日益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文献在文本形式上的差异。张一兵曾归纳了马克思理论写作中的三类文本:一是读书摘录笔记与记事笔记;二是未完成的手稿和书信;三是已经完成的论著和公开发表的文献。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从文体类型上作出进一步的归纳:一是笔记和摘抄;二是书信;三是导言和序言;四是问答体;五是调查报告;六是时事评论;七是体系化的著作。不同文体所适用的情境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灵活选择。《宣言》的创作过程就经历了不同文体之间的比较和选择。

从历史上来看,《宣言》最终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经历了一番漫长的铺垫、比较和修改的过程。有学者指出,《宣言》的创作史是一段长达近10年的历史过程,其起点可以追溯到1838年魏特林为“正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即使不考虑这些由他人撰写的纲领草案,与《宣言》直接相关的文献还有两份“草稿”,即《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三者被学界统称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政治纲领的“三个稿本”。众所周知,《信条草案》和《原理》都采用了“问答体”的形式,而《宣言》则是典型的“宣言体”形式,这样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深思熟虑的结果。

问答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其特点在于:一是针对性强,开门见山,直接就受众所关心的问题集中进行回答,省去不必要的铺垫和论述;二是有对话感,便于理解,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解除读者心中可能产生的疑惑;三是传播效率高,内容容量大,将最核心的内容以问答的方式提炼出来,有助于读者查阅与交流。

不过,恩格斯在完成了《信条草案》和《原理》之后,逐渐意识到了这种问答体的局限性。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强调:“请你把《信条》考虑一下。我想,我们最好不要采用那种教义问答形式,而把这个文本题名为《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或多或少要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完全不合适。”恩格斯既指出了教义问答体的局限性,即不便于叙述历史,又明确建议新的文本采取宣言的形式。这样,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最终由问答体变成了宣言体。

首先,宣言体在叙述形式上受到的限制比较小。恩格斯在信中表示问答形式完全不适用于历史,这种感受可以说是很贴切的。不妨将《原理》和《宣言》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原理》开门见山回答了什么是共产主义,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手段。《宣言》则从历史谈起,首先叙述了中世纪以来的阶级历史,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从而预言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在此基础上系统阐明了共产党的地位、共产主义革命的特点等内容。可以说,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有许多部分是重合的,但是《宣言》通过对中世纪以来阶级历史的叙述,其对资本主义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对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述也更加充分,这是《原理》中问答体的形式难以实现的。

问答体虽然也能将共产主义理论清晰表达出来,但是这种教条的形式容易导致对于理论的僵化理解,从而限制解读空间。此外,问答体的逻辑性并不突出。作者虽然可以根据一定的逻辑思路来调整问题的顺序,但是这种逻辑思路还是隐藏在问题的排列之中,普通读者难以察觉。相比之下,宣言体能够更加充分地展开叙述,作者和读者都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且,《宣言》的四个部分既独立成文又环环相扣,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对立、共产党人的态度和主张、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以及共产党人对其他各种反对派的态度,思路清晰,结构分明。

其次,宣言体突出政治宣告功能。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正式纲领,《宣言》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党内阐述共产党的主张,更要向全世界公开宣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党正式诞生。马克思在《宣言》的开头部分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宣言》的写作背景与目的:“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共产主义已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的一切势力再也无法对它视而不见了;二是共产党人已经可以正式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并和各种反动势力开展理论和实践斗争。

因此,《宣言》不仅能够在理论上阐明共产主义学说,同时充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在《宣言》的引领和号召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起。毋庸置疑,这种强大的政治宣告功能是《原理》完全不能比拟的。

图片

结语

一部传世经典往往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话语和思想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段成熟理性的表述有利于思想自身的完善和表达,而思想上的深刻则会使得话语更有魅力,深入人心。《宣言》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既源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也得益于《宣言》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类型。如果没有前者,《宣言》就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现实指引力和强大的时空穿透力,直到今天依然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如果没有后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遇到更多的阻力,《宣言》就很难顺利传播出去。因此,思想魅力与话语魅力在马克思那里是并行不悖的。

《宣言》的话语魅力主要体现为:文字明白晓畅,雄浑有力;感情充沛鲜明,毫不掩饰;修辞手法多样,表述灵活;语句短小精悍,便于宣传。《宣言》的文体类型也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首先,宣言体在叙述形式上受到的限制比较小;其次,宣言体具有突出政治宣告功能。

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创作过程而言,《宣言》都称得上是一篇传奇的文本,对它的解读自然不能囿于一种模式。我们既要读“有字之书”,研究和学习《宣言》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断,更要读“无字之书”,将《宣言》的创作过程本身视为一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作和表达的方式方法。

补充说明:

首先,《宣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仅中译本就至少有23种。为了讨论方便起见,笔者选取了目前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最权威的文本,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所收录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4卷翻译的中文译本。

其次,《宣言》除了文本内容本身之外,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撰写的七篇序言。这些序言对于《宣言》的内容是重要的补充和说明,也反映了《宣言》创作和传播的背景和历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考虑到在《宣言》实际传播过程中,除了专业研究者和理论爱好者,大部分读者所接触到的还是《宣言》的正文内容,因此七篇序言不列入本文的讨论范围。

最后,《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结果,这毋庸置疑。但是,《宣言》最后定稿是由马克思一人完成的,因此在语言风格上主要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