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一位老中医对着面前焦虑的患者轻声说道:'你的病,不在身而在心。' 这让我想起了南怀瑾先生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养生的根本在于心的安宁。 每当清晨,我喜欢在小区的老榕树下,看着晨练的老人们,他们的面容安详,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从容。 这些耄耋老人告诉我,他们的养生秘诀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颗平静的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眼睛每天要接收超过3000条信息,大脑疲于奔命地处理这些纷繁杂乱。 深圳的张医生在门诊中发现,近年来因心理压力导致身体不适的患者越来越多。 一位企业高管每天处理几百封邮件,开十几个会议,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最终因为胃病住进了医院。 '所有的病,都是内心的不安静。'一位藏医这样告诉我。 在西藏的寺院里,很少见到僧人得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他们的长寿秘诀就藏在每天的打坐冥想中。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充满智慧。 一个经常保持内心平静的人,他的血压会更稳定,心率会更平和,免疫力也会更强。 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进行冥想的人,其压力荷尔蒙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 在杭州的一家养老院里,我遇到了一位93岁的老太太,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院子里发一会儿呆。 '发呆的时候,就是在跟自己对话。'老太太笑着说,'这是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持续的精神紧张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 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身体会分泌更多的安多酬,这种物质能够帮助细胞修复和更新。 在日本,有一种叫做'森林浴'的疗法,就是让人们在森林中静坐,感受大自然的节律。 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森林浴的人,自然杀手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抗癌能力更强。 但在现代社会,找到内心的宁静并不容易。 我们被各种社交媒体包围,被无休止的工作压力困扰,被层出不穷的诱惑干扰。 一位禅师说:'静,不是环境的安静,而是内心的安宁。' 即使在最喧嚣的环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 可以是清晨醒来后的五分钟冥想,可以是午后泡一杯茶的时光,也可以是睡前的深呼吸。 重庆的李医生建议他的病人每天留出半小时的'发呆时间',关掉手机,放空大脑。 '这半小时,比吃任何补品都管用。'李医生说。 在我采访过的百岁老人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简单,内心安宁。 他们不追求物质的奢华,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活在当下的每一刻。 一位102岁的老人告诉我:'人这一辈子,不在乎活得多久,而在乎活得多静。' 这让我想起了庄子说的:'清静者常乐。' 当我们学会放下,学会安静,身体自然会找到最舒适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也许我们都需要学会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让我们的身体,在宁静中找到治愈的力量。 毕竟,最好的良药,不是别人开的处方,而是自己内心的平和。 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也是健康长寿的终极奥秘。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