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江河湖泊是张家港流淌的血液, 让这座依江而生的城市把温柔镶进了城市的肌理。 那么,巷弄街道则仿若骨骼, 默默支撑起港城,低调安静, 把柔情嵌入了城市的骨子里。 街巷不仅仅构建城市, 也真切地参与了张家港人的生活。 藏在街巷里的画面, 是人情味,也是烟火气。 ![]() 20世纪90年代西张镇街景 西张地处张家港市南部,古属吴地,自古以来就山清水秀、河道纵横、土地肥沃,东有三丈浦,南有凤凰山,西有黄泗浦(二干河)。 西张原属常熟县塘桥区,1986年属张家港市。2003年8月西张镇、凤凰镇、港口镇三镇合并为凤凰镇。 逐水而镇,亲水而居,依水成街。与水相依相生的生活方式和舒适环境,让小镇犹如世外桃源,足以让人安适地居住,也可以让心灵有了归依。 20世纪80年代,西张集镇 对于西张人来说,很多人小时候都在长寿路跑过无数次。 长寿路原先叫西张老街,因为地处长寿乡,于是在1999年改名为长寿路。 长寿路沿河而建,面对河边的一侧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商铺,老茶馆、糕点店、粮油店、香烛店......从早到晚人声鼎沸。20世纪70年代,长寿路是西张“CBD”般的存在。 老街上商铺、民居一户挨着一户,一间排着一间,井然有序,鳞次栉比。粉墙黛瓦,前厅面街对客,沿河的栈桥上浣衣洗菜,既有江南水乡的别致,又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热闹。 小店老板的吆喝、顾客的驻足、食客的谈笑风生、往来船只的交接、闲逛的行人……老街曾经的繁荣兴盛仿佛就在眼前。 1976年,西张食品站在长寿路南端建占地284.1平方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逢年过节,食品站是每个西张孩子都向往的地方,多少人拿着肉票来食品站排队买肉。 原乡政府办公大楼 1982年秋,西张公社电影队在长寿路破土动工建西张影剧院。剧院开业时,由上海市滑稽剧团前来庆贺演出,让部分从未到过上海的西张百姓饱了一次眼福。 ![]() 西张影剧院 在那个精神生活并不富裕的时代,看电影是大家主要的娱乐方式,影剧院常常人员爆满。由于要看电影的人太多,影剧院门前永远停满了一排排自行车! 虽然曾经的影剧院早已被新式小区所覆盖,但是那些老西张人的记忆深处依旧保留着去长寿路看电影的难忘回忆。 在西张不断翻新的脚步中,20世纪的痕迹在不断被抹去,能够遗留下来的痕迹少之又少,而西张粮管所恰是其中之一。如今的粮管所虽早已另作他用,却依然保留着当初的门头。门头旁的张家港市西张粮油供应店里,偶尔还会有附近的居民来这买上一袋米。 当时的粮管所门口还有着一个水栈,来往的船只通过水栈停靠在河边,把粮食搬到船上,再运往各地。 伴随着历史的演进,老街在一点一点经历着变迁,默默无闻地见证着西张的发展。 2002年,西张集镇拥有了双龙路、金谷路、张市路为主的三条主街道,与镇北路一起形成了井字型主干道网络。 金谷路全长3.212公里、宽30米,北起西塘公路,南至凤恬路,沿路有镇政府办公楼、建设银行办事处、燃化公司、西张农贸市场、金凤凰温泉度假村、北京庄小区等,是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1997年金谷路 路口的润信超市(原华联商厦),或许鲜有人记得,它曾是1997年时建立的西张供销商厦。只是它变化得太快,快到西张人还没把它刻印在脑海中,就已换了模样。 2006年兴建的金凤凰温泉度假村,采取中国禅风设计理念,配合“苏南一号井”的地热温泉资源优势,让游客们四季尽享泡汤的乐趣,串起了不一样的江南田园风情。 金谷路上也藏着不少西张的宝藏美食,纵横西张20多年的小味馆,吃了14年早餐的白玉兰餐馆,80后、90后们拥有人生第一杯珍珠奶茶的汉堡小子,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西张记忆。 ![]() ![]() ![]() 如今,西张的中心点从长寿路转移到了50米之外的金谷路,道路宽敞平直,绿化层次分明,从路灯到车站,从路面到景观,沿途的银行、酒店、商场、小卖部鳞次栉比,一点一点重现着长寿路当初的繁华。 几十年来,西张的发展从未止步, 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伴随着一座座时髦且靓丽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 老的古城旧街与高楼交相呼应,古朴醇厚。 一新一旧,一靓一朴, 成为西张特有的时代烙印。 留言截止时间: 2024年11月25日 上午10点 融媒记者:蔡晨昕 摄影:顾世忠、阙周华、龚晓东、杨海平、钱佳翼、陈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