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村姑到金华道情传承人

 阳光灿烂9851 2024-11-20

从村姑到金华道情传承人

潘宏林

人物简介

郑有莲,女,1968年12月生,兰溪市永昌街道永昌赵村樟园里自然村人。现为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乡村文化能人、连续三年被评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年度传承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兰溪市“十佳”优秀文化能人、兰溪好人、兰溪市首席技师、兰溪市作家协会会员、兰溪市戏剧协会会员、兰溪市文化馆“文艺赋美工程文化志愿者、兰溪市无党派联谊会会员、兰溪市道情传承中心、永昌文化站、永昌中心小学辅导老师、永昌街道轻骑兵、云山街道轻骑兵、游埠派出所宣讲员、金东区曲艺协会会员、金华电视台《节节棒》特邀嘉宾。

敲起情简当当响,放开喉咙唱开场……”

这位一头短发,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的农村妇女登上兰溪城乡的文艺舞台,“咭啪、咭啪,咭咭啪”的清脆渔鼓声中,只见她怀抱着情筒、手执两块竹板,和着悦耳动听的道情。

她就是兰溪家喻户晓的金华市级道情传承人郑有莲。

55岁的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蝶变?

梦想成为道情艺人

郑有莲,1968年12月出生在兰溪华南公社高端大队夏塘里自然村。1980年深秋,高端民间艺人沈友良要来村里唱《八美图》长篇道情(俗称唱新闻)。“当年,大人们提前几天就相互转告,友良“白痢”要来村里唱新闻了,这几天尽量把挖红薯和秋收农活干好,准备听唱新闻。于是我期待时间过得越快越好,可以早日听到唱新闻了。”郑有莲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天,终于盼到了沈友良艺人开唱了:

“简子音来筒子音,手捧渔筒唱新闻,新闻要唱啥东西,各位朋友听灵清。《八美图》上表一程……”

随着说唱节奏和道具配合的演唱,12岁的小村姑郑有莲第一次听到动听的道情,虽然感觉不错,但不知唱词是什么意思?经过小叔的一番解说:《八美图》是明未清初兰溪河西向孟湖公社夏李大队李渔当年在伊园燕又堂写的故事,便对内容有了朦胧的认识,特别对自敲自唱、一人表演的说唱艺术深深地吸引了她,越听越有兴趣。于是,每天吃了晚饭就早早到隔壁大伯家拿凳子去占位

听完演唱,她才肯依依不舍的离开。那些精彩的说唱表演看得如痴如醉,自己也开心地哼唱起来。从那时起,有了成为道情艺人梦想。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老一辈道情艺人相继离世,没有留下剧本和道具,兰溪道情慢慢失传。

1991年郑有莲嫁到永昌镇永昌赵村樟园里自然村,婚后相夫教子,务农、打工,仍不忘哼唱道情。她一直渴望演唱道情技艺有所进步。“当时,儿子胡益涛给我做了一个情筒。”郑有莲说。

因为喜欢道情,从2006年开始自我学习摸索,观察生新事物。上下班时常会一路唱着,回家边琢磨边记边写新人新事的道情。

直到2012年,通过时任永昌街道文化站长陆明标推荐,为本街道百凤林美丽乡村建设写道情,得到百凤林村党支部书记何永清赞许。很快,几分忐忑,十分投入,一曲《生态竹林好风光》道情首次在竹林村公益演出,赢得喝彩

唱遍兰溪城乡舞台

“听说兰溪和平公园晚上经常有文艺表演,我下班后,回家吃完晚饭急速骑车去看演出。”郑有莲多次与演出人员交谈,结识了一些文艺骨干。“当时只要接到通知,从和平公园唱到金角大桥,东西两团队串场表演。

郑有莲说:“有缘巧遇兰溪草根艺术团团长朱兰庆,通过考评,有幸被吸纳为草根艺术团一员,当年参加由兰溪市委宣传部举办百场春晚,郑有莲通俗易懂的道情表演广受百姓的喜爱。

2015年,郑有莲得知金华有位婺剧演员会唱道情,几经辗转,找到了道情艺人胡云钱老师,通过几次接触,于2016年11月拜师学艺。

之后,长年奔波在兰溪城乡舞台,有时一天要赶好几场,来不及背台词。为此,郑有莲以擅长临场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和演唱应变技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现编现唱现演。如《古韵兰溪》《永昌老街》《玉堂初心》等内容既鲜活,又接地气,让观众听得入迷、看得称心。

兰溪游埠早茶一条街兴起后,通过游埠镇领导的邀请和邵伟荣会长的引荐,郑有莲在早茶街上表演道情。在游埠早茶街参加过浙江卫视、金华文旅局举办的游埠美食、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浙江百县千碗——“味道兰溪”三十大碗启动仪式、华少、小强热线等拍摄。2020年至2021年,郑有莲以精彩的表演两度登上了央视中国美食节目,在全国观众面前展露金华道情艺术风采。

自编自演硕果累累

2017年,兰溪市政协启动“六送文化下乡”服务月活动,郑有莲随团参加文艺展演。经朱兰庆推荐,认识了政协副主席陈兴兵,给予了极大鼓励和指导。2018年在陈兴兵推荐下,道情《生态竹林好风光》在《文化金华》发表,被入选金华电视台“节节棒”栏目演唱。2019年9月参加了浙江省文化礼堂春晚研培和成果展演。不久又认识了作协副主席林建红,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郑有莲感慨:“通过陈兴兵、林建红的耐心点化和改稿,使我创作水平有了更快提高,剧本写作越来越规范。”

从此,郑有莲从创作平平,字句不韵到一韵到底。如自编的《李渔出世》《重游伊园》《李渔稻田》等道情作品,在兰溪有很好的传唱度。郑有莲痴迷道情,表演、提升、学习、创作齐头并进,水平日趋提高,实现了少年时心中追求梦想。这几年她陆续创作了近200部道情作品,家里存放着厚厚两大摞创作手稿,不少作品发表在省市级文化刊物,入选《金华市第五届戏剧曲艺大赛征集作品集》,并先后编辑出版《金华道情·乡音》《金华道情·郑有莲作品选》教材。

经过近20年道情舞台生涯演唱经验积累,无论说唱功底和表演风格都有突破。“唱腔、道白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表演生动传情,动作到位,笑容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精彩的瞬间。”2019年参加《浙江好腔调》演出时,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周鸣岐对郑有莲这样评价:“你的表演风格已形成了自已的独派,现在像你这样创作表演两栖发展的民间曲艺人才已经不多了,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

2020年9月,参加金华非遗中心举行八婺非遗表演活动,《李渔故里说李渔》《与“毒”共舞兰溪囡》《文旅小镇 魅力诸葛》不同形式的6个节目,通过“浙广直播”向全国播放,她是唯一一个自编自演最多场的人。

经过选拔推荐,郑有莲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培训和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夸赞。其中道情《网络诈骗须谨慎》被评为一等奖。三年抗疫、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作品多次被《中国联谊报》和省市媒体采用,《疫情防控》等10多个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一周点击量超过35万以上。多个作品和视频被浙江省博物馆、文化厅、艺术馆收藏。

郑有莲的知名度越传越广,自编自演道情选材广泛,内容贴近生活,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2022年以来,创作了喜迎二十大《魅力绽放》《共奔富裕》《聚焦二十大》等道情,好评如潮,其中宣讲二十大精神的连续演出39场。

建立道情传承基地

2021年10月,“兰溪市郑有莲道情传承中心”在义乌会馆开设。作为连续三年被评为金华市优秀非遗传承人,郑有莲深感肩挑传承的重担。在永昌街道和永昌中心小学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金华道情非遗文化传承人郑有莲永昌中心小学社团。她收徒传艺,每周开设两堂课程。“每次上课,我从动作、点情筒、声腔,不厌其烦地做出示范,口传心授,传承中做好传帮带,已有四批共收80名学生参加培训,孩子们进步很快,多次荣获兰溪、金华两市奖项。”郑有莲介绍。

郑有莲坦言:“做好道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这也是省市有关领导所期望的。”为全力抢救道情非遗传承,保护金华地区独特的地方曲艺,她在兰溪市妇联的支持下,一起走进多家幼儿园,开展“迎亚运 庆六一”非遗道情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她表示:“只要孩子们有兴趣,我就言传身教,尽力教好他们。”兰溪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永昌是东方莎士比亚李渔故乡,曾有高端沈友良传播李渔创作的《八美图》……如今,我儿子胡益涛和省青少年宫的画家林呈旭,这两位徒弟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我将把老一辈艺人传授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传递给年轻人,让更多人感受道情的艺术魅力,为金华道情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重游伊园来看戏,回味无穷出新戏;

咭啪咭啪寻原味,要听戏文到夏李。……

潘宏林  2023-06-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