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湖南省教科院举行“基础教育教研重点课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标课题”立项活动,耒阳市教育局申报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管理机制研究”立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标课题”。该课题于2004年12月21日结题。 2005年8月,湖南省教育厅举办了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耒阳市立项的2项“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重点课题”和1项“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标课题”共三项成果参评,1项获一等奖、2项获二等奖,耒阳市获奖的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管理机制研究”荣获二等奖。 参加结题工作的领导和教师,需要的老师可下载或保存网络。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管理机制研究”的研究内容与实践过程 (一)找准位置,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与指导。 教育部在有关课程政策中明确指出:校本课程的规划与指导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我市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怎样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与指导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限是什么,怎样对全市的校本课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课题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确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相应的机构。为了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与指导,有效行使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权,市教育局党委决定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教研、基教、督导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由教研室、基教股、督导室成员组成的“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规划与指导小组”,规定其职责是:(1)对全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宏观规划;(2)起草《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3)负责全市校本教材开发的立项、审定工作;(4)组织对全市课程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引导学校联合开发可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5)为全市各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指导与咨询服务。(详见附件二:关于成立“耒阳市校本课程规划与指导小组的决定”)。 2、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全市校本课程开发行为,提高开发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文件的形式出台了《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市教育局的职责主要是规划与指导,并对全市可共享的课程资源组织学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规定我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程序是:(1)需求评估与学校情况分析→(2)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南》→(3)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4)申报立项→(5)拟写《课程纲要》→(6)教学实施→(7)评价与反馈。为使我市校本教材开发有序运行,我们又制定了《耒阳市校本教材立项、审定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各校开发校本教材,必须先向教育局“校本课程规划与指导小组”申请立项,经审查同意立项后方可开发,校本教材的书稿清样须经教育局审定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了促使广大教育行政干部进一步树立校本课程意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我市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我们又制订了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评价方案,规定每年的11月份,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督导室、基教股的同志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学校的校本课程机构、开发、实施、管理以及工作成效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列入年终目标管理考评。(详见附件二:管理制度) (二)开展课程资源调查与评估,引导学校联合开发可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独立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是有限的,由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对全市可共享的课程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重复开发,降低开发成本。课题组经过反复的调查与论证,确定从地方地理、地方历史、地方经济、地方文化等方面入手,引导学校联合开发。 耒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大量的历史名人在耒阳留下足迹;耒阳地处交通要道,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迹,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耒阳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教育局在对全市课程资源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编写了一本可供全市中小学校共享的校本教材——《源远流长话耒阳》,该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共11.2印张,30万字),并已于2004年下半年供全市各中小学校自主选择使用。(详见附件三) (三)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与实施的督查 教育部在有关课程政策中明确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以学校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并努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抓指导,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为帮助各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把握,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我们出台了《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指导纲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基本类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详见附件二:管理制度) 2、抓培训,提高学校和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因此,抓好教师培训,是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两种形式的培训: 一是抓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何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二是抓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校本课程纲要的撰写,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等。 3、抓评价,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 实验之初,不少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可有可无,校本课程变成了自习课或语、数、外补习课,使得校本课程形同虚设,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于2002年10月份组建了由市教育局教研室、基教股和督导室成员组成的督查组,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地毯式的督查,要求各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做到课时安排、指导教师、课程内容、过程实施、考查评价“五落实”,并把校本课程的开设与落实情况纳入当年的中小学校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为促使广大教育行政干部进一步树立校本课程意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我市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我们于2003年3月份出台了《耒阳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评价方案》,规定每年的11月份,由教研室、督导室、基教股的同志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学校的校本课程机构、开发、实施、管理以及工作成效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按市直中学、乡镇中学、中心完小三个系列评选“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评。(详见附件二:管理制度) 4、抓深入,提高实施校本课程的质量 一是对各校申报立项的送审校本教材进行认真的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指导学校提高编撰校本教材的质量;二是局领导和教研室全体教研员经常深入课堂,与教师共同商讨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抓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校的作用 经过一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涌现了一批典型学校,如杜甫中学以学科延伸为主线开发了学科校本课程,蔡子池中学以个性修养为主线开发了“做人与为人教育”课程,二中以德育为主线开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城北小学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线开发了“实践活动课程”,遥田中学以校园和社区文化为主线开发了“人文教育课程”。我们定期举行现场研讨会,让这些典型学校介绍经验,组织教师现场观摩,力求通过典型带动全市各级学校。另外,我们还定期举行“校本课程建设”专题论文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校本课程教学比武”,为广大教师提供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取得成功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