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白穴临床应用的经验 ▏(崩漏、腹泻、抑郁症)

 李明谦 2024-11-22 发布于广东

隐白穴临床应用的经验

意大利岐黄中医学院 何树槐 何斌 何骏

隐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拇指内侧爪甲角0.1寸处。是临床常用穴,有健脾宁神、调经统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崩漏、便血、忧郁症、梦魇、腹胀、胸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现根据临床应用经验整理如下。

01
崩漏和月经过多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一般来势凶猛、出血量多者称之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称之为“漏”。二者在发病发展过程中常互相转化,统称“崩漏”。月经过多是指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多在一周以上,但月经的周期尚属正常。崩漏和月经过多,二者临床表现虽有不同,但发病机理则一。针灸临床多见于慢性,多属于脾不统血,肾失固摄,冲任失调所致。治疗多选取气海、关元和隐白为主治之,每获奇效。隐白、气海健脾,补后天以统血,关元补肾,补先天元气以固摄止血。

隐白功善止血,究其机理,《灵枢·根结》说:“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太仓者胃也,即是说足太阴经的经气根于隐白,沿经向上结于胃部,是治疗脾胃的重要穴位。所以隐白可健脾胃以统血,健脾胃以生化气血;隐白为脾经的“井”穴,配五行属于“木”,补之,补肝以藏血。刺灸的方法,气海、关元用0.25x40mm毫针,缓缓刺入,行重按轻提手法,隐白用艾柱灸法,何老多采用艾炷灸法,认为艾炷灸优于艾条灸。

病案举例:fancesca,女,35岁,2007年3月8日就诊。

主诉:月经过多6个多月。

病史:自称6个月以前做人工流产,之后月经来潮经血逐渐增多,近3个以来经血明显增多,出血量是之前的数倍,月经颜色偏淡,经期腹部不适,有轻度下坠感,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持续6天左右,现在是经期的第三天,经血量很多,兼见身倦乏力,有时心悸不安,脉沉细。当即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艾炷灸隐白11壮,留针40分钟。第二天复诊经血明显减少,复用上法治疗2次。之后每当月经来潮之前一周,连续治疗3次。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病症痊愈。6个月后随访原病未再复发。

02
腹胀、腹泻

腹胀、腹泻是针灸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或由于饮食停滞,或由于寒饮停滞,或由于脾胃虚弱,或由于肝郁犯脾等,这里主要是脾虚和肝郁引起的腹胀、腹泻。治疗多选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隐白等穴治疗,腹部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捻转补法,隐白对脾虚证用艾柱灸法,肝郁证针刺泻法。中脘、天枢、气海称为四门,是治疗胃肠病变的重要组合,隐白有疏肝理气健脾消胀、健脾止泻的功效。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隐白内隐“金”之意,即脾土生金,金可抑木,所以隐白即可健脾又可抑肝伐木,是治疗肝郁犯脾的重要穴位。多年前有一位女性患者,四十多岁,言患有腹部胀满数月,每遇生气之后加重,精神忧郁,腹胀随即如鼓,治疗先灸隐白,左侧9壮,再灸右侧9壮,灸后腹胀即可缓解。

病案举例Giorgia,女,24岁,学生,2003年10月就诊。

主诉:腹泻3年。

病史:因胆囊结石于2000年做外科手术,术后不久出现腹泻,日3 ~4次,常于精神紧张时发作,先有腹痛随后腹泻,曾用过西药治疗未效,月经周期正常,经血量较多。脉弦而滑,舌苔白腻。

治疗: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拟取疏肝健脾之法。穴如:中脘、天枢、气海、三阴交、太冲、隐白。刺灸方法,取隐白艾炷灸9壮,其余诸穴平补平泻法。经3次治疗后腹泻明显好转,2周后因学校考试,精神紧张病症复发,再用上法治疗5次后大便基本正常,每日1次,月经出血量也恢复正常,之后用背俞穴巩固治疗3次,病症未见复发,结束治疗。

03
胸肋痛

胸肋部疼痛,常见于肋软骨炎,多数表现为缓慢性发作,伴有胸部压迫感或勒紧感;疼痛常波及背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当深呼吸或平卧时加重;检查常在第2、3肋骨和软骨交界处肿胀、隆起、压痛,也可触及结节或条索。本病应特别注意除外冠心病。在临床上以隐白穴为主进行治疗,效果卓著。

常用穴有:隐白  膻中  阿是穴  郄门 

针刺方法:膻中采用平刺泻法,阿是穴刺络拔罐法,郄门直刺泻法,隐白艾柱灸法。

病案举例Daniella女,76岁,2004年11月就诊。

主诉:胸部疼痛年余。

病史:自从去年8月感冒之后出现左胸部疼痛,经多次心肺检查未有异常发现,曾按冠心病进行治疗,未见效果。一周前因操持家务过于劳累,导致疼痛明显加重,深呼吸、咳嗽时疼痛明显,兼见胃脘疼痛,纳食不馨。诊脉弦细,在胸部左侧胸肋结合部的2、3、4有明显的压痛。

治疗:天突、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留针30分钟。起针后,按压患处疼痛无明显改变。于是灸隐白5壮,再检查患处,疼痛明显好转。三日后复诊,仅第4肋处仅有轻度压痛,再灸而愈。

隐白是治疗本病的经验效穴,采用灸法有显著效果。用隐白治疗本病是偶然发现的,始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一个病人,在灸隐白穴后,月经过多好了,同时她多年的胸部疼痛也消失了。之后用此法治疗多例此类病人显著效果,一般2次显效,3次痊愈。

04
忧郁症

忧郁症多由于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不畅,气血不能经厥阴经上达心脑,则神失濡养,致神志失常;厥阴经“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肝气郁结,则肺气不宣,致心情不悦,悲伤欲哭;肝郁横伐脾土,则脾失健运,痰浊内蕴,致百症缠身。隐白是十三鬼穴之一,善于治疗神志失常一类的病症。隐白是太阴经的“井”穴,配五行属于“木”,“井主心下满”,其经脉属脾络胃注心肺,故隐白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有疏肝、健脾、宁心、宣肺的功能,对忧郁症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时隐白常配合内关、太冲、足三里等。

病案举例Lorendina,女,55岁,2004年7月就诊。

主诉:戒烟之后悲伤,忧郁。

病史:有吸烟史数十年,每日吸烟20只左右,曾戒烟5次,皆因戒烟后出现精神紧张或精神忧郁,悲伤欲哭,而失败。此次已戒烟10天,精神忧郁,天天悲伤欲哭,求针灸帮助。

治疗:四神聪、内关、太冲、隐白、少商,经针刺3次,病症如前。后根据其寸脉沉弱,于是在隐白、少商改用灸法,每穴5壮。二诊明显好转,又巩固治疗2次,病症全无,之后未再吸烟。

小结 

隐白属于足太阴经的“井”,配五行属于“木”,又“井主心下满”,足太阴经“根于隐白,结于太仓”,所以隐白是治疗脾胃病、肝气郁结的重要穴位,有疏肝理气、调肝健脾、健脾统血的功效。足太阴经注心中,足阳明经通于心、系于脑,且脾经根隐白,故可以治疗神志性病症,故列为十三鬼穴,专治神志失常性病症。

  学术思想:

首先,强调针灸辨证论治,应以五步为序。即:

1.脏腑经络定位。

2.根据脉、证、舌的特点定性。

3.定位和定性相结合。

4.辨标本。

5.确定治疗大法。

其次,主张经络病应辨证分型,分型论治。

第三,主张用中医理论解释经穴的主治功能,使其纳入中医轨道从“经验论”中解脱出来。

第四,擅用“浅刺多穴法”。其特点是适宜治疗病位较浅的病症、虚证和邪气阻络的病证。

第五,哮喘治疗应散风熄风。

第六,华佗夹脊穴功于调理气血。临床上常用的有血管性偏头痛、肢端感觉异常症(手麻症)、植物神经紊乱(半身麻木、肢凉等)、脑血管病等。

第七,同经相应取穴法效果卓著。诸如肌肉的损伤或痉挛、韧带的损伤、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风湿性疼痛等均可。 医疗特长:擅长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头痛、眩晕、疼痛症、癫证、痴呆、性功能减退及妇科杂病等。

际交流:

曾多次为日本学者讲学。1978年赴叙利亚讲学医疗,1983年赴泰国讲学,1986年到意大利参加第25届世界眼科大会,发表了针灸治疗眼底疾病的论文,1978年到莫洛哥,突尼斯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到意大利讲学。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副主任,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理事长、北京中医学院副教授、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治疗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材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曾撰写著作

《针灸治疗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针灸学》(上、下册)古籍出版社(主编)。《中国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当代中国针灸临床精要》天津科技出版社(编委)。《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针灸学》(教学参考从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实用针灸辞典》知识出版社(编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