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人数下降,这是继2024年考研人数下降后的第二次下降。下图是近10年考研人数的变化,现在差不多跟2021年的数量级一样。 很多人会欢呼,考研报名人数减少,上岸率就提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考研报名人数减少,对自己录取难度没有影响。 因为当过考研的监考老师就知道,不少人只是报名参加考研,并没有认真复习,甚至有些人都不会参加考研的考试,这些人报不报名都没有任何影响。真正热门的专业和学校热度并没有降低。 国家线比对下面是2020~2024年国家线的变化,哲学从2021年起单调向上,历史学是曲折向上,农学则是单调向下,经济学从2022年起连续两年往下,教育学和工学则是2022年后走平。不过工学涵盖很多学科,冷热门学科差别巨大。理学、医学和管理学则是一个W型。 决定考研难度的因素大家从国家线就可以看出来,国家线跟考研报名人数有关系,但不完全相关。 它除了跟报名人数有关,还跟招生人数以及学科是否热门有关。下图是近10年研究生报名和录取人数。 2023年不少学科的国家线下降,主要是跟这些学科的大幅扩招有关系。 大家不要以为研究生扩招是各学科雨露均沾的,各个学科扩招力度不一样。政府关于教育规划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提到: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 量子科技、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医学攻关、数字经 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设施建 设。因此,相关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扩招人数比较多。 历史学、哲学的分数线一直向上,主要是招生人数变化不大,甚至在变少,同时本科就业又变困难,更多的人选择读研。 教育学和经济学跟就业大环境有关,教育学其实这两年就业不错,因为有大批人退休,需要补充,但从长远来看,不是特别乐观。经济学一方面经济形势不太好,另一方面经济金融行业更需要数学、计算机或者其他理工科人才。 考研报名人数减少的原因那为什么考研总的报名人数会减少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历越来越贬值。原先大家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工作机会或者工作上的升迁。但现在看到本科生获得工作机会不容易,但研究生也不容易,因此,不少人以就业为主导,只要找到工作,就先工作。因此,现在考公考编的热度是一直上升,比如国考报名人数,一直在上升。2025年的报录比达到了86:1。 第二,读研成本越来越高。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划,专硕将占整个硕士招生的三分之二。专硕跟学硕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贵:学费贵,而且不少学校不提供宿舍,这在大城市又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如果就业没有很好提升,有些人就不愿意读研了。 第三,跨考专业的难度在增加。很多人考研究生是希望换个专业,原先本科专业不好,到研究生换个热门专业,但现在从政策上越来越限制这种做法,比如临床医学,还有不少学校的教育学。 第四,提升学校的层次难度在增加。很多人本科学校觉得层次不够,想往上考考,双非考双一流,双一流考211,211考985,普通985考清北复交。但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很多人能保持住自己本科院校的层次就很好了,不少人逆向考研,就是研究生学校层次不如自己的本科生学校层次。这也会让一部分人不再热衷考研。 总结我自己觉得考研热度下降是个好事,读书不是根本,根本还是我们有一定能力,能找到一个工作,能安居乐业。培养真正的能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素质比较好,而不是只盯着学历。没有能力的学历文凭一文不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