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李大亮的功勋:为都昌立县及命名

 温柔的TIGER 2024-11-22
图片
同治版都昌县志

据清同治版《都昌县志》明确记载:“唐武德五年(622 年),安抚使李大亮,郑重奏请在鄱阳西雁子桥之南,设立都昌县,县名都昌这一称谓实际上是始于李大亮。

那么,李大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史书将其描述为初唐时期的重臣,对唐朝建有赫赫大功,深受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的充分信任。其非凡事迹简述如下:

起初,大亮身为隋代的低级军官,在与李密的作战中不幸战败,同辈的百余人皆遭杀害,然而贼帅张弼却发觉他与众不同,不仅将他释放,还将他结交于自己的幕下,李大亮得以在绝境中获得新生。

当义兵入关时,大亮归降于唐,被授予士门令这一职务。其所辖的百姓遭遇严重的饥荒,同时还有盗贼频繁侵扰。大亮毅然卖掉自己的乘马,将所得财物分给贫困弱小之人,劝导他们开垦田地,并全力剿捕盗寇,所攻击的敌人皆被成功平定。当时太宗李世民巡抚北境,听闻此事后不禁嗟叹,专门下书对他予以慰劳,赐给他马 1 匹、帛 50 段。

其后,胡贼来犯边境,大亮因寡不敌众,于是单枪匹马,勇敢地直闯贼营,当面会见敌帅,晓之以祸福大义。群胡有所感悟,相继请求投降。大亮又宰杀所乘之马与众人宴乐,而后自己徒步而归。前后投降者多达千余人,所在县境于是得以安定。高祖李渊闻知此事大喜过望,授予大亮全州总管府司马一职。

当时王世充派遣将领占据襄阳,大亮果断进兵攻击,一举将其荡平,成功攻下十余座城池。高祖对其予以慰劳勉励,将他迁升为安州刺史。

图片

又命令他循抚广州,途经九江时,遭遇辅公祐反叛,大亮巧用计谋擒获其悍将张善安;公祐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据城顽强自守,大亮迅速进兵援救,成功击败贼军。因其赫赫战功赐给他奴婢百人,大亮却说道:“你们大多是出身名门的女子,因破亡至此,我怎能忍心将你们当作奴婢!”遂将她们全部释放遣返。高祖闻知此事而嗟叹称奇,将他升为越州都督。贞观元年,他转任交州都督,被封为武阳县男。在越州时虽无所事事,但他以写书百卷来自我激励,之后拜任太府卿,出任凉州都督,当时他以施行仁政而闻名。曾有台使到州,看到有名鹰,要大亮献给太宗用于出猎。大亮呈上密表说:“陛下久已断绝畋猎,而使者求鹰,如果是陛下之意,自当奉献,若其擅自所为,便是所用非人。”太宗回书道:“因你兼具文武之才,心怀忠贞坚定,担当此重任。近来在州镇,声名功绩远扬,念及你的忠诚勤勉,无日或忘。使者遣献鹰,你竟不曲意顺从,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真心,非常恳切周到,览后嘉许赞叹,不能忘怀。有臣如此,朕复有何忧!”并嘱咐:“应守此忠诚,始终如一。古人称一言之重,堪比千金,你的这番话,甚为可贵。今赐你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却是朕自用之物。”又赐给他荀悦《汉纪》一部。

大亮在巡边安边方面,建树颇多,他所有的建言,太宗皆予以采纳并依奏施行。

贞观十七年(643 年),晋王被立为皇太子,东宫的僚属,皆精心挑选重臣。大亮当时任左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兼三职,负责宿卫两宫,深得信任。大亮每当值宿时,必定通宵假寐。太宗曾慰劳他说:“你至公宿直,我便能通夜安睡。”大亮虽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但居住之处简陋,衣着俭朴。其性情至忠至谨,侍奉兄嫂如同对待父母般孝顺。他常念张弼的恩情,却长久寻觅不得。张弼当时只是个小官,自己隐匿不愿声张。大亮偶然于途中认出他,见到张弼不禁落泪,恨相见太晚,多次推让家产给张弼,张弼坚决拒绝不受。大亮对太宗说:“臣有今日之荣耀,乃张弼之力。”太宗遂迁张弼为中郎将、代州都督。大亮知恩图报,朝野上下皆称赞其贤德。

贞观十八年(644 年),大亮染病,太宗亲自为其调配药物。临终前他呈上奏表,请求停止辽东之役,又言及京师长安乃是宗庙所在,愿太宗深切以关中为重。表成之后便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九岁。去世之日,家中竟无珠玉可作陪葬。亲戚中那些孤遗被大亮抚养长大,服丧如父者多达十五人。太宗为其举行哀悼仪式,哭得极为悲痛,为此罢朝三日。追赠他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懿”,让其陪葬昭陵。

史家评论道:大亮,文武双全,忠贞坚定。卖马劝农,此乃施政有方;投身谕贼,此乃有谋略;放奴婢从良,此乃仁善之举;因鹰谏猎,临终上表,此乃忠诚不二;报答张弼之恩,此乃义薄云天;侍奉兄嫂如父母,此乃孝顺至极;无珠玉陪葬,此乃廉洁清正。房玄龄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绝非虚言!这样一位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何会与都昌有所关联呢?

图片

据《县志》记载:“李大亮,乃泾阳人士,具备文武方面的卓越才能和谋略。起初出使循广州道,听闻辅公祐反叛,其将领张善安掠夺占据洪州(南昌)。大亮于是在县北境安营扎寨,用计擒获张善安,辅公祐被击破后,授予大亮洪州都督安抚使之职。”

由于驻军于县境,当时此地称为鄡阳县,县治在泗望山,也就是如今的周溪泗山,县城遗址至今仍存。

当时大亮在县北境扎营,同治版《县志》记载:“县治北五十里有'李大亮营’”,这表明李大亮曾驻军于徐埠、洞门张岭等地。大亮选择洞门口王市作为都昌立县的治所。古王市当时拥有大观楼、鬼神坛、城隍墩等诸多古迹。

王市作为都昌县立县的治所大约 140 多年,公元 770 年前后,都昌县治所由王市迁至都村一直延续至今。

大亮走遍鄡阳全境,无论前往鄱阳还是抵达彭泽,都极为不便,于是亲自拟写奏折,“详细评论土地的富饶程度,户口的众多数量,道路的远近状况,水陆交通的阻碍情况”。也就是说彭泽和鄱阳之西,这片土地肥沃富饶,户口众多,然而交通不便,水陆皆有阻隔,“恳请在鄱阳西雁子桥之南,设立都昌县”。李大亮的奏折,获得朝廷的批准,都昌县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地域版图之上。

“县名都昌,实始于李也。”之所以取名都昌,当时是考虑到“因县内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这便是发生在唐武德五年(622 年)都昌立县的重大事件。

《彭泽县志》也记载:“唐武德五年,安抚使李大亮奏请在浩山下设置州(称浩州),又割彭泽之西设为都昌县,八年州废……彭泽与都昌都属江州。”(余星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