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同治版《都昌县志》明确记载:“唐武德五年(622 年),安抚使李大亮,郑重奏请在鄱阳西雁子桥之南,设立都昌县,县名都昌这一称谓实际上是始于李大亮。” 又命令他循抚广州,途经九江时,遭遇辅公祐反叛,大亮巧用计谋擒获其悍将张善安;公祐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据城顽强自守,大亮迅速进兵援救,成功击败贼军。因其赫赫战功赐给他奴婢百人,大亮却说道:“你们大多是出身名门的女子,因破亡至此,我怎能忍心将你们当作奴婢!”遂将她们全部释放遣返。高祖闻知此事而嗟叹称奇,将他升为越州都督。贞观元年,他转任交州都督,被封为武阳县男。在越州时虽无所事事,但他以写书百卷来自我激励,之后拜任太府卿,出任凉州都督,当时他以施行仁政而闻名。曾有台使到州,看到有名鹰,要大亮献给太宗用于出猎。大亮呈上密表说:“陛下久已断绝畋猎,而使者求鹰,如果是陛下之意,自当奉献,若其擅自所为,便是所用非人。”太宗回书道:“因你兼具文武之才,心怀忠贞坚定,担当此重任。近来在州镇,声名功绩远扬,念及你的忠诚勤勉,无日或忘。使者遣献鹰,你竟不曲意顺从,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真心,非常恳切周到,览后嘉许赞叹,不能忘怀。有臣如此,朕复有何忧!”并嘱咐:“应守此忠诚,始终如一。古人称一言之重,堪比千金,你的这番话,甚为可贵。今赐你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却是朕自用之物。”又赐给他荀悦《汉纪》一部。 大亮在巡边安边方面,建树颇多,他所有的建言,太宗皆予以采纳并依奏施行。 据《县志》记载:“李大亮,乃泾阳人士,具备文武方面的卓越才能和谋略。起初出使循广州道,听闻辅公祐反叛,其将领张善安掠夺占据洪州(南昌)。大亮于是在县北境安营扎寨,用计擒获张善安,辅公祐被击破后,授予大亮洪州都督安抚使之职。” 由于驻军于县境,当时此地称为鄡阳县,县治在泗望山,也就是如今的周溪泗山,县城遗址至今仍存。 当时大亮在县北境扎营,同治版《县志》记载:“县治北五十里有'李大亮营’”,这表明李大亮曾驻军于徐埠、洞门张岭等地。大亮选择洞门口王市作为都昌立县的治所。古王市当时拥有大观楼、鬼神坛、城隍墩等诸多古迹。 王市作为都昌县立县的治所大约 140 多年,公元 770 年前后,都昌县治所由王市迁至都村一直延续至今。 大亮走遍鄡阳全境,无论前往鄱阳还是抵达彭泽,都极为不便,于是亲自拟写奏折,“详细评论土地的富饶程度,户口的众多数量,道路的远近状况,水陆交通的阻碍情况”。也就是说彭泽和鄱阳之西,这片土地肥沃富饶,户口众多,然而交通不便,水陆皆有阻隔,“恳请在鄱阳西雁子桥之南,设立都昌县”。李大亮的奏折,获得朝廷的批准,都昌县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地域版图之上。 “县名都昌,实始于李也。”之所以取名都昌,当时是考虑到“因县内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这便是发生在唐武德五年(622 年)都昌立县的重大事件。 《彭泽县志》也记载:“唐武德五年,安抚使李大亮奏请在浩山下设置州(称浩州),又割彭泽之西设为都昌县,八年州废……彭泽与都昌都属江州。”(余星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