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瓜子,笑声;聚餐,火锅,黄酒;明月,清风,杂沓的脚步声;备课笔记,奋笔疾书,四目相对……烙在脑海里的这些字眼,迅速排列组合,连缀成一个个片段,片段又清晰地还原成生动的一幕幕,那是永恒的记忆!脑系统已显示,该记忆无法删除…… 多少次午夜梦回,回到我们的母校——钱铺中学,那里既是我们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过的地方:上课铃已响,可作为老师的自己腋下夹着教本却怎么也到不了教室,为此急出一头的汗;去教室的路上喜遇小伙伴,忘乎所以地聊呀聊,竟忘了上课;学生都去哪儿了?站在讲台上,望着空荡荡的教室,茫然不知所措…… 尽管离开学校十几年了,那里早已大变样,可在梦里,一切依然如故:低矮的瓦房,高耸的香椿树,水质欠佳的老井,清脆的铃声,笑盈盈的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孔……这些都在记忆里生了根,时不时地来场回放,仍能激荡人心。我们住的那栋瓦房坐东朝西,冬日下午,太阳暖融融地照着走廊,得空时大家都在走廊里一边嗑瓜子一边晒太阳,你一言我一语地闲扯着。克老师高言大语的,笑声尤其爽朗,不经意间,他就幽他个一默,笑得人眼泪都淌出来了。课余时间,扑克桌旁开战了,谢老师的争论声跟吵架似的,房间里爆发出的笑声差点掀翻屋顶…… 聚餐啰!聚餐啰!我们几个一合计,要么在单间宿舍,要么去哪个小伙伴家里,你带点山芋粉,她拿来几个土鸡蛋,准备做山芋粉条。娟姐是做粉条的高手。别忘了煮黄酒哦!煮黄酒需配料,得提前准备好枸杞、话梅、桂圆、冰糖和姜片。老规矩,谁坐东谁买菜,至于洗、切、炒,有的是人手。大家七手八脚地忙开了,眼前都是忙碌的身影。蓉儿喜欢掌勺,那就让她当大厨吧!只听锅碗瓢盆砰砰直响,那是她拨弄出的大合唱的前奏。喂!你怎么还不到?准备坐享其成,对吧?可心在催促下姗姗来迟,总少不了挨批:你个老滑头!只想吃现成的,小心不带你玩了!可心并没有赔不是,反倒理直气壮地辩解她不会做饭。行!不会做饭会喝酒吧?罚酒三杯!锅灶前两三个小时的忙碌,到了享用的高光时刻了。菜已摆满一桌,火锅两个:牛肉烧萝卜,炖粉条,锅里突突突,热气冲天。吃菜,干杯,一杯黄酒下肚,个个满面红光。吃呀,多吃点!吃到撑,捧着肚子仍然劝:再吃点!吃累了,停下筷子猛一阵说笑,屋子里关不住欢笑声,欢笑声便从门窗的缝隙里飞了出去,打破了夜的宁静。 今晚太高兴啦!怕是要失眠了哦!吃得太撑了,等等再回家,到校园里走走呗!哇!好一轮明月!今晚的月亮怎么这么大这么圆呀!大家你扯着我的衣袖我拽着你的胳膊,在月夜里迈着散乱的步伐。伸手摸摸自己的脸庞,滚烫滚烫的。除了脸,身上也分外燥热,多想吹吹风散散热啊!风来了,吹面不寒西北风!啊!好凉快!真夸张!都什么天了?还凉快呢!大伙儿都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欢笑声伴着杂沓的脚步声在校园里放纵,将夜征服了,将一地的月光击碎……临近期末,学校要检查备课笔记,才写了一半的备课笔记得赶紧补齐。蓉儿怕寂寞,约小红子一起写,两人相对而坐,写一阵子歇一阵子。四目相对时,两人轻轻地叹着,傻傻地笑着。叹时光飞逝,眨眼就到了年底;笑自己临时抱佛脚,奋笔疾书只为了交个差。两人埋头苦写时,冷不丁也开个荤玩笑,笑得差点岔了气,一边淌眼泪一边拍桌子。眼泪滴到备课笔记本上,点点泪痕,是笑的产物,是快乐的见证,已变成无法忘却的记忆,在心底永存! 丑角儿一样的蓉儿,常常讨人嫌,因为她喜欢黏人,不是黏着这个就是黏着那个。开始跟小芳同住一间宿舍,两人割头换颈地好。小芳老爸送来了腊味,蓉儿被邀一起吃香的喝辣的,酒足饭饱后她仍不肯离去。她和小芳又在互诉衷肠了,两人都暗自庆幸人生难得一知己呢。后来蓉儿和小红子离得近,得空了两人便黏在一起,嗑瓜子,聊天,总是轻轻地叹傻傻地笑。小红子不但留蓉儿在单间宿舍里小酌,还邀她去家里把酒言欢。蓉儿这个好吃鬼,口福不浅啊!她到处蹭吃逛喝,结的铁杆子姐们还真不少呢!当然,吃货蓉儿也不是铁母鸡一毛不拔,她从东家吃到西家,却把东家西家连同南家北家一齐请到自己家中,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不会包的跟着师傅学。若干年后,没想到可心这个小徒弟竟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已成了包饺子的行家里手,反倒嫌弃师傅手艺太烂了!那时的蓉儿可是铁姐们心目中的资深吃货呀!包饺子做包子裹粽子擀面汤煎饼做粑样样都能来一手,她煮的咸肉菜粥小芳尤其喜欢吃,她能把腌制的猪耳切得透亮透亮的,薄如蝉翼。因为会吃,她和可心结成死党,经常在一起切磋厨艺、交流心得。两人聊呀聊,吃呀吃,竟整出个桃园两结义来,还一度传为美谈呢。蓉儿后来搬到华姐和梅姐那栋楼,又来了个桃园三结义。一到冬天,蓉儿自己有房间不待,不是去华姐那里就是去梅姐那里,因为她们有电火桶,可以蹭火桶。只听说蹭吃蹭喝,还没听说有蹭火桶的。“蹭火桶”这个说法太不雅了,改叫蹭温暖吧!华姐和梅姐两人的火桶真温暖啊!可比火桶更温暖的是她们本人!她们的房间随时向蓉儿敞开,她们甚至把房门钥匙都交给了蓉儿,蓉儿与她们共同成为房间的主人! 蓉儿跟华姐的故事最多,也最感人,所以她俩的关系呀,可以说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华姐的东西蓉儿随便用,她用华姐的电焐煲炖过参汤,那时发愤苦读的她身体太虚弱了,需要滋补。她特喜欢小物件,趁华姐有事急需找她调课之机,乘人之危,把华姐的两个小物件——可爱的小碟子和小盘子敲竹杠给敲来了。那是她觊觎已久的,终于趁机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心爱之物了,这一阴招是不是有点狠?那时门口买不到电火桶,她让华姐从县城帮她买一个,华姐真把太奶奶一样重的电火桶给她买来了。她到县城,让华姐陪她去报名(忘了报什么名),华姐早早就在报名处等着她了,看着寒风瑟瑟中的华姐,她既感动又心疼。她带宝宝去九华山还愿,华姐全程陪同,返程时天已黑透,拦了辆回头的才得以到达池州市里。如果没有华姐的陪伴,在那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在人生地不熟的九华山下,茫茫暗夜中,她该有多惶然无助啊!……2010年前后,这帮铁姐调走的调走,考走的考走,留下的难免怅然若失。好在人散曲未终,友谊之曲常唱不歇,越唱越好听。大家一直保持联络,一有机会,不论人多人少,都要风雨无阻地聚上一场。阳历年以来,仅三五人的正式聚会我们就来了五场,非正式的两三人的会面或小聚已不下十场。学校,老城,横埠,县城,乃至合肥,都留下了一幕幕欢聚的场景。任由光阴流逝、时事变迁,我们这支队伍永葆友谊本色,它似钢铁铸就的长城,摧不垮,也打不败! 自梅子和云云加入后,这支队伍不仅发展壮大了,更富有活力了,留下的友情故事也更多了。前阵子,县城里的那场小聚至今仍叫人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的并非饭菜的美味,而是小伙伴们的一言一行。为了这一聚,调课的调课,迎侯的迎侯,牺牲午休的时间也要克服困难如期赴约,抢先买单,饭后还陪同购物……“我珍惜跟你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当娟姐微笑着说出这感人肺腑之言时,听者怎能不为之动容?一次次愉快的相聚,一幕幕难忘的场景,新的记忆变成旧的,旧的记忆变得更旧,不断叠加的记忆因此越来越厚重,也越来越深刻。让它回放一场,犹如让记忆在蜜里穿行。裹着蜜的记忆,越咀嚼越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