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观点|AI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维度 清华国际艺术设计教育大会深度报道

 顺其自然h 2024-11-23
图片

11月15-16日 意大利米兰

2024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

“新维度:边界之外的想象”为主题

规模空前地聚集了全球: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会的主题论坛,分别以6条主题轴线展开,构成多元的思考维度。全球一流艺术设计院校的领导者和学术专家们,分别就:未来人才的塑造学术生态的构建审美范式的演绎人机协同的惊喜多元环境的公式学科边界的变迁 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图片

本场论坛以“身份与使命:未来人才的塑造”为题,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探讨在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人文关怀和伦理责任?教育如何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中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价值,勇于承担创新使命,构建融合技术与艺术、创新与责任意识的教育氛围,以培养引领末来的优秀人才。

图片

克里斯托弗·林德教授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将批判性思维与自然和传统工艺相结合,以探索可持续设计与创新之路:“批判性思维是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并非旨在促使人们拒绝AI,而是期望在AI的辅助下,能够进一步凸显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将这些设想为未来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学术界如何探索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创新的学习环境,以便发掘人工智能的其他创新潜能。”

图片
图片

马赛教授在发言中提出,设计师的身份与使命是在跨学科、跨文化视野下,能运用创新与科技手段解决复杂社会性问题,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塑造具备研究、协同与领导能力的未来人才。

“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跨文化的方式培养学生,一方面通过跨学科、跨文化更好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更好拓展全球视野。核心是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项目,更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片
图片

洛伦佐·伊贝西教授的演讲以在多年与中国、意大利两国之间学术访问的经历以及作为CUMULUS(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院校联盟)主席所进行的的跨学科与国际化协作实践经验展开,指出设计教育连接多元文化,促进知识分享和创新,以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幸福为目标,塑造面向未来的设计人才。

“作为设计师,我们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将设计融入人际交流之中,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以分享知识......知识是流动的,不受界限束缚,它彼此相连,对每个人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图片
图片

拉特纳·拉马纳坦教授指出,设计教育需超越学科边界,将艺术、科技与责任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适应力与创造力,推动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应对全球挑战,重塑未来社会。

“在技术和文化巨大变革时可以证明,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而且是理解和参与世界最基本的方式,融合艺术、科技与责任,推动学生适应未来全球挑战。”

图片
图片

伊曼纽尔·蒂布卢克斯教授通过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实践和共建案例,指出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培养设计师在生态与社会背景下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促进设计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

“艺术教育的核心不是简单地培训设计师为教育行业发声,而是能在真正的实践中发声,帮助当地居民重新设计和管理地区,实现变革性改变,同时可以让参与项目的设计师发展他们自己的设计生涯。”

图片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董书兵主持

图片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复杂多变性时,单一学科的视角已不足以提供全面的解决策略。本场论坛探讨如何实现跨学科教育的整合与交融,构建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学术生态系统,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创新,是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包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的关键所在。 

图片

李健杓教授提出,在“设计3.0”时代,学术生态需打破单一领域界限,通过跨学科协作、技术赋能与创新思维培养,构建面向复杂系统的多元化人才和开放式教育体系,助力解决全球性问题并引领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 设计师到底需要怎样的技巧呢?我们知道他不再是一个中心式的,而是更多平等协作、网络化的思维......设计问题可能已深入至极其复杂的系统之中,无法仅凭单一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采取跨学科的解决策略。”

图片
图片

戈登·哈什教授在演讲中阐述了社会学、设计学与人工智能之间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他强调,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探讨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人工智能和城市规模的自动化将成为生命信息和扩展景观的一部分,它们是生命系统中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能够管理或者处理整个系统,大家都是互相联系的。”

同时,他提醒我们关注技术“幻视”所带来的影响,并思考其在未来医疗、教育和社会系统中的潜在应用。

图片
图片

约翰·奥克森多夫教授通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协作的案例与“设计 ”理念展开,系统地介绍了MIT致力于构建全校共享的设计生态系统,推动设计教育与实践融合:“我们期望每位毕业生均能拥有(比如)涵盖设计 创业、设计 制造、设计 人工智能、设计 健康或设计 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明片”,通过“设计 ”的教育理念,将设计教育的范畴扩展至全校各个学科领域。”  表示未来的学术生态应培养具备分析与创造能力的多维人才,以应对复杂的全球挑战。

图片
图片

安娜·芭芭拉教授的演讲以米兰理工大学、POLI.design设计学院在构建与社会互惠的学术生态的实践中展开,她提出设计教育需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网络,结合数据驱动和用户中心的理念,将设计应用于医疗、社会、文化等领域,以推动社会变革和新领域发展。

“未来设计师的角色、下一代的责任、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方式、他们设计的产品和未来职业,都是关键问题。必须用'颠覆性'的方法去研究,并在交流中体现这种'颠覆性’,以积极开拓新的可能。”

图片
图片

克劳迪奥·罗卡教授在其对设计人类学的研究基础上指出,人类设计在社会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通过文化基因的模仿与创新性的变异不断进化。“通过这种持续的模仿和变异机制,使人类的文化在不断适应的基础上发展,这就将个人定义为具有生物适应能力且不断进化的系统。” 同时,他还强调了设计作为适应与传承工具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

李静主持

图片

造物的本能深刻描绘了人类对美的感知,在不同文明的交融与演绎中,激发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共鸣。本场论坛深入探讨传统美学如何与现代设计相互辉映,以及如何在文化根基上实现创新的飞跃。凭借艺术与设计教育实践的智慧,揭示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和谐而深邃的对话。

图片

马赛教授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盛会中所展现的“中国风貌”为切入点,探讨了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途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设计阐释了中国特色的“美”与核心价值观,并致力于创新性地演绎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融合,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把中国的美展现出来,传播出来。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国际院校在奥林匹克领域开展更多交流,用艺术设计更好地增进彼此的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

图片
图片

邹锋教授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历史展开了对于学科建设的思考,主张从文化传承中汲取智慧,将传统与当代科技融合,打造差异化的学科特色,以实现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和社会影响力。

“一所大学若要在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中彰显其独特性,必须发展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和显著的差异性。假如各学科的发展趋于同质化,使得访问不同学府如同游历于相似的城市,无法领略到各地独特的智慧与创新,这将是一件令人深感遗憾的事。”

图片
图片

魏洁教授透过设计学的视角,分享了中国传统造物的认知共性、物态谱系与生活图式,从文化、技术、审美多维视角揭示设计与生活深层关联,激发现代设计创新。

“各个专业都有它的源头,它的发展、传承应该是什么样,我们怎么样能做到一个特色化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以设计为轴线,可以不断消解各个学科的边界,在审美力、判断力包括技术创新等方面介入我们对当下生活方式的思考、带给我们更多启示。”

图片
图片

苏珊·阿尔叶海亚教授分享了沙特阿拉伯皇家传统艺术学院通过创新实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路径以及为实现“2030愿景”的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指出未来艺术与设计教育应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培养创意人才与全球协作力,从而激发各国文化软实力,推动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国际对话与未来发展。

“人类天生具有创造力,它塑造了我们对美的认识,并驱使我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艺术风格和思想的融合超越了传统界限,并与过去、现在及社会各层面进行对话。通过艺术和设计教育,学生可以动态地深入理解我们(文化)的本质,并认识到现代方法如何帮助我们强化并尊重文化根源。”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杨冬江主持

图片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碳基生命与硅基机器的协同合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力。本场论坛将探讨人机协同在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创新中的无限可能。神经网络能否能成为灵感源泉?机器学习是否能拓展艺术边界?在惊与喜的同时,反思技术伦理,探索科技与人文的平衡,恰逢其时。

图片

克莱门特·瓦拉教授结合自己在罗德岛设计学院的任教经历,表示人机协同既是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新方向,也揭示了人与机器的创造性的张力。“碳基与硅基的冲撞,这对艺术和设计来说,也是值得探索的空间......这意味着采用机器与物质生态学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视角,用于探索技术作为工具时的应用。”

他主张,在灵活课程中融合计算核心原则,以人机界面为桥梁,探索不确定性与个性化共生的无限可能性。

图片
图片

本杰明·斯托弗教授指出,人机协同发展能够推动创造力升维,人类通过与计算技术协作,可以重塑作者身份,提升创意产业价值链,以包容性实践探索技术的未来,实现人类价值与计算体验的深度融合。“(因为)创造力和人的表现力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性,教育必须要参与计算的'物质现实’,对于具备创造力的人才,应当培养其构建技术愿景的能力,并对未来持有坚定信念。”

图片
图片

谭浩教授结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实例,结合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发展背景,分析了当下AI迅猛发展中设计教育的转型策略。“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当前技术背景下,从设计的视角出发,如何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包括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影响。”

倡导设计教育应以问题为导向,将AI视为设计材料和对象,通过深度研究和实践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图片

霍斯特·霍特纳先生作为世界最负盛名的艺术科学交叉盛会:Ars Electronica(林茨电子艺术节)所开设的未来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分享了通过科学探索、技术应用和艺术表达的过往经历,并指出人机协同创造将超越“数据集和”的艺术形式,并能将技术逻辑转化为具有人类意图与社会意义的艺术实践,实现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我们(人类)在模仿中进步、机器也在探索中进化。科学创造知识、技术创造可能性,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够创造意义。”

图片
图片

董书兵教授在演讲中结合个人研究与创作指出,通过人机协同创作,结合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推动艺术创作方式的跃进与实践验证,并表示“不管科技再发达,不管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其实我们还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未来的遗产,不能只是停留在屏幕当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硬盘当中。”从而实现跨时空语境的艺术表达。

图片
图片

吉多·塔托尼教授以个人研究中人机协同的实践案例切入,展示了通过机器学习和声音变形技术,探索方言的连续性与演变的可能性,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多样性的动态表达,同时反思技术与创作者主体性的关系。“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明白技术本身并无任何艺术的意图,也没有创作目的。然而,所利用现有AI技术与资源创造了远超预期的结果,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应该是谁呢?”

图片
图片

闵复基教授指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协同进化带来艺术与设计的新可能性,但需警惕自我强化的偏见,重新定义创造力与艺术家的角色,以实现技术与文化的良性融合:“现在艺术家就是可以从创作者的角色当中退出来,转而专注于定义他的总体美学,并且为人工智能提供画画的算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转变为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创作者,制定指导人工智能艺术表达的原则。”

图片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办学术主任 

师丹青主持

图片

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是由无数“常量”与“变量”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如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公式”,将永恒的准则与不断变化的需求相结合?通过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多元、包容、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人居和人文环境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图片

弗朗西斯科·祖洛教授在演讲中主张,应通过设计手段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环境挑战。他强调了相互依存性与对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并倡导以创新的视角优化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围绕着相互依存这样一个关键词去做一些思考,将关怀放在活动中心,更好地理解复杂性,促进人与自然、技术及社会的和谐共生。”

图片
图片

王晓昕教授在演讲中阐释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常量(文化传承)与变量(创新发展)之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并通过多维度的研究案例探索工艺、文化与地域的融合与发展路径。“中国传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们需要一种继承传统的'常量’,目的是将传统转化为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今天人们还要更多使用'变量’,指向'创新性发展’,目的是形成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形成更加国际化的中华当代文化。”

图片
图片

安德里亚·坎塞拉托教授作为欧洲最大的设计博物馆之一;意大利ADI博物馆馆长,提出了博物馆在设计创新变革中所承担的角色,并提倡以文化场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回应社会需求,通过促进设计师与社区合作,推动文化传承与生态共存,成为塑造未来社会的重要平台。“在博物馆数量的增长及其角色的转变之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过去二三十年间,创造性职业的兴起与博物馆角色的演变密切相关,尤其在设计领域。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博物馆与设计领域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涉及设计新的博物馆以适应其近年来新增的责任,还涵盖了博物馆与设计的其他潜在交集。”

图片
图片

胡安·克鲁兹教授以爱丁堡艺术学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采取的多元行动作为引入,介绍了该校致力于通过战略计划实现学校近零排放,推动可持续性教学研究和实践。课程设计、项目和艺术实践均融入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社区参与。“我们需确保可持续性,保障环境与人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从地球提供的丰富资源当中获得社会、心理、情感和经济上的繁荣。”

图片
图片

弗朗西斯·科纳教授表示,设计教育应培养创意,为多元环境下的技能鸿沟弥合做准备。在AI时代,教育目标需更高,从而利用技术提升能力、并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学生,应对技术与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确保能够与AI合作,并适应未来的规则与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理解AI的工作原理及其潜在影响。因此,未来的学生不仅要关注技术更迭下的生产行为本身,还要了解整个系统,这即是我们讨论的变量和常量。”

图片
图片

克劳丁·卢梭教授通过教学的实践案例以及学生作品展示了英国伦敦时装学院设计与科技学院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和材料创新来推动时尚行业的变革。她表示:“我们需要教育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并理解其含义。数字工具旨在促进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我们鼓励使用各种工具,但更希望学生能早期就认识到我们要'为真实而设计’。”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陈岸瑛主持

图片

如何顺应时代的变迁,在“破”与“立”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本次论坛探讨在坚守专业深度的同时,如何拥抱跨学科的广度,探索构建创新学科网络的途径。以动态交叉的视角,前瞻未来艺术与设计教育与时俱进的新方向,培养具备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

杨冬江教授以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的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作为引入,探讨了在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中,技术进步模糊了学科边界的现状,提出教育需在跨学科融合中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对知识、能力和价值的综合培养需求。“科技进步与文化多元导致设计需求日益复杂,人才培养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新机遇。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促使全球艺术设计院校积极拥抱'艺术与科技融合’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面对新的形势,艺术设计院校应清晰地认识'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差异,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探索更广泛的新型艺术教育模式。”

图片
图片

阿利斯泰尔·哈德森先生以ZKM跨学科策展实践的视角,阐释了博物馆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交互演变,突破原有的体验模式,转变为公众共创的文化空间,探索未来社会的创意与合作模式,实现“博物馆3.0时代”的多维价值。“博物馆的3.0时代,就是我们大家到公众的机构来协作、共创,共同打造我们的文化,并利用新兴技术来改变未来环境。”

图片
图片

尤西·安格斯莱瓦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以来在创意行业以及教育行业的经历,进一步强调了技术和艺术的交融推动了学科边界的变迁与文化互动的碰撞。“技术不仅仅是用于实用目的,它也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表达。”

他表示设计教育需通过跨学科、多维融合与“纯真”的互动为全球挑战赋予新的文化意义,同时提升技术的社会价值。

图片
图片

张雷教授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教学实践,提倡设计教育在确立扎实基础技能的同时,突破传统界限:“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创新、实践、设计管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要注重产业资源结合和国际合作,“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并能够利用产业资源,将创意转化为落地的成果”,面向未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图片
图片

莎拉·肯德丁教授的演讲分享了其研究通过深伪技术(Deepfake)、数字孪生和数据可视化,突破传统艺术与科学界限,将新兴技术与文化遗产相结合,“深伪技术的艺术创作探索了当今的技术如何结合,并以最大的程度来重现文物,同时它也作为计算机视觉中的算法,可以重新执行和重新处理'数字可见’的东西。”重新定义知识的传递方式,为历史叙事和社会记忆提供创新路径。

图片
图片

戴礼翔教授指出,AI技术正在改变设计的边界,推动设计民主化并提升效率,但仍需跨学科合作和以人为中心的视角。“人工智能现在还未与人类生产发生冲突… 它可以更快地处理准确的预测,解决复杂的问题,量化不可量化的东西,去除重复性的工作。”并表示,未来教育应培养兼具技术与艺术创造力的设计师,引领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图片
图片

师丹青教授以“地球重力环境下的设计”为引,引导未来设计的视野跳脱至三维甚至更高维度的深空体验设计:“在太空中没有重力,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都需要重新定义,重新通过跨学科边界的想象力来重新设计。”他倡导通过跨学科交叉探索零重力环境下的创新设计方法,从而重构人类生活的想象,从技术与文化视角推动未来多元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图片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学术主任 

王小茉主持

图片
图片

在为期两天的主题论坛过程中,大会还分别设置3场圆桌会议环节,邀请参会嘉宾基于每场论坛进行主题发言与自由讨论。从人才培养、Al技术的影响、到跨学科融合和创新设计思维,嘉宾分享了深刻见解和宝贵经验,多维度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深刻洞见,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共同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末来。

图片
图片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现代科技与流行文化的崛起对传统工艺的教育与传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在艺术设计教育日益全球化的环境中,如何在尊重和保护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推动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融合?

“全球化语境下传统工艺的教育传承”为主题。伦敦时装学院设计与科技学院院长弗朗西斯·科纳、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院长克劳丁·卢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张宝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尹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李静分别发言。

图片

本场会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肖榕主持

图片

伦敦时装学院设计与科技学院院长

弗朗西斯·科纳

“教育的核心在于为年轻一代培养开放的跨文化交流意识,让传统工艺在环境和文化传承中焕发新生。”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院长

克劳丁·卢梭

“教育需要跨学科融合与文化交互,为年轻手工艺人提供环境支持,激发平衡传统与现实的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张宝华

“传统工艺的智慧通过现代设计活化,能够成为今天创新设计的起点,展现其流动性与合作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尹航

“面对工业化冲击与AI变革,教育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手工艺的深度理解与创造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

李静

“传统工艺的传承在于转变形式和场域,让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命力。”

图片
图片

随着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正面临一项重大挑战:在培养学生数字技能的同时,如何保持他们对真实物理空间的敏感度。我们应如何恰当地挑选数字工具,并设计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数字空间中能够自如操作,同时深入理解并体验物理世界,为将来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与数字空间的平衡”为主题。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实验和基础研究院院长克莱门特·瓦拉、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尤西·安格斯莱瓦、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爱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付志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飒分别发言。

图片

本场圆桌会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办学术主任

师丹青主持

图片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实验和基础研究院院⻓

克莱门特·瓦拉

“设计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开放的问题与多视角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冲突的信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意义。”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

尤西·安格斯莱瓦

“设计教育应通过原型实践,让学生建立对物理空间的真实感知,并理解数字工具无法替代的具身智能和独特的人类空间感,从而在探索数字化与物理世界的关系中找到自身定位。”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爱莉

'数字技术对遗产保护有助益,但物理空间中的'烟火气’和真实体验是数字化无法完全替代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付志勇

“AI技术能帮助学生表达想象,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具身化体验能力的培养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李飒

“在设计教育中,需通过数字技术辅助教学,但仍需强调物理空间的真实感知与设计概念的原点研究。”

图片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图像的海洋所包围,人们漂浮在互联网之中,被无数屏幕所隔绝。本场讨论采取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利用图像激发情感共鸣、促进交流互动,并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实现多层次、丰富的感情表达。

“图像,情感与交流”为主题。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创新技术学院院长戈登· 哈什、米兰理工大学POLI.design设计学院院长安娜·芭芭拉、CUMULUS联盟主席洛伦佐·因贝西、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鲁艺 、清华⼤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陈楠 、清华⼤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王悦分别发言。

图片

本场圆桌会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设计系副主任

雷磊主持

图片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创新技术学院院长

戈登· 哈什

“技术为传统内容赋予新生命,设计师应探索图像的创新应用,同时解决技术与情感交流的潜在矛盾。”

米兰理工大学 POLI.design设计学院院长

安娜·芭芭拉

“视觉设计需融合多感官体验,教育中应关注图像的情感背景与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适配性。”

CUMULUS联盟主席

洛伦佐·因贝西

“新媒体和全球知识网络促进跨学科设计与专业沟通,为学生提供开放学习的无限可能。”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鲁艺

“图像是动态互动的媒介,结合AI技术提升设计效率,同时关注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参与性与反馈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陈楠

“人工智能虽带来便捷,但设计教育更需注重情感、人文与哲学训练,以应对未来复杂的创造挑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

王悦

“服装图像结合情感表达与社会需求,通过符号化设计与模块化探索,推动情感交流与功能创新。”

图片

6场主题论坛、3场圆桌会议。2天的时间里,汇聚了14个国家,150余位院校长和教授以及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与观点。2024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搭建起了全球性的艺术与设计学术交流平台。全球艺术与设计教育精英们同心合力共同探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新方法、新维度”, 为艺术与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2024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

主办

清华大学

承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支持单位

米兰理工设计学院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

图片





图文提供  |  2024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王傲然 黄婧茜 郑卓

张雪莹 陈洁 夏之薇 

审核  |  王晓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