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对它缺乏了解,提出很多疑问,我将比较常见的问题汇总如下:答:针刀治疗和针灸治疗相似,是用不到1毫米的小针刀微侵袭治疗,局部皮下麻醉后,进针没痛感,达到病灶做手法时会有一点酸胀感,和针灸差不多。时间非常短,每部位治疗仅3秒钟左右(腱鞘炎等少数病种除外)不留针。 部位少,一般一次8针以内。 再说,来治疗的患者颈肩腰腿疼痛本身就非常剧烈,治疗的这几秒钟的疼痛基本可以忽略。答:合格的针刀医生,熟悉人体解剖是基本素养,我常和学生开玩笑,我们要做到“目无全牛”,直到现在,解剖类书籍仍是我每天的睡前读物。小针刀治疗的入路都是绝对避开神经和大血管的,刀口线方向与神经、血管和肌肉纤维走向是一致的,不会碰到神经、大血管,不会伤及骨头,也不会切断肌纤维产生疤痕等次生伤害。答:首先,小针刀治疗不讲疗程,不按疗程收费。更不会一次性收费,终生“包好”、“包治”,那是不科学的。其次,病种不同,如急性腰扭伤、网球肘、腱鞘炎等可能1-2次即愈;一般的颈椎病、腰椎病可能要3次左右,而顽固性肩周炎、膝关节炎等可能要3次以上。具体还要看每个患者的情况,比如,治疗之后是否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诱发因素,是否连续治疗等等,不能一概而论。答:小针刀疗法的原理很复杂,2002年出版的《针刀医学原理》1156页,168万字,经过近20年的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既然那么多朋友问,我就试着回答一下。 针刀医学认为,大部分骨关节疾病,乃至很多疾病,实际上是软组织的损伤造成的。所谓软组织就是除骨骼之外的组织,主要包括肌肉、软骨、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等,损伤的表现为挛缩、堵塞、压迫等,引起机体失衡而产生的疼痛、麻木、肿胀、侧弯等症状。人体的结构,就像桅杆和缆风绳,桅杆相当于骨(硬组织),缆风绳相当于软组织,桅杆歪了,其实是四周的缆风绳松紧不平衡了。当然,压迫神经、血管等,还会产生比如头晕、偏头痛、嗜睡、健忘、畏光、睁眼无力、胸闷,局部莫名的冷、麻、痒、烫等复杂的疑难症状(以后会有专篇介绍)。小针刀通过缓解挛缩、疏通阻塞、解除压迫,使机体恢复平衡,这些疾病自然就解决了。所以我在自己的医生介绍里加了一句“有疑难病症的朋友,不妨找针刀路医师看看。”(1)小针刀是微创疗法,不涉及药物,所以没有特殊忌口。只是24小时不能喝酒,防止针孔局部红肿和内出血; (2)24小时针孔不要沾到水,防止针孔感染(这个和你在医院抽完血的医嘱是一样的)。(3)针孔上覆盖的创可贴,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拿掉,如果怕过敏,那么不出血了就可以拿掉。(4)软组织损伤疾病,大多数是劳伤引起的,但所谓“劳”,不单单是劳动,还包括睡姿、坐姿、开车姿势等。尤其是颈、腰椎疾病,要注意不能睡软床、枕高枕头,不能葛优躺着看电视、手机,拖地、洗碗这样半弯腰的事情少做。膝关节问题更要注意休息,少走路,不坐过低的凳子。不能爬山、打太极(是的,半蹲姿势对膝关节的损伤很大)、骑自行车,上下楼梯要缓慢。总之膝关节主要是休息,不能想着锻炼。女性在月经期的确会有凝血功能降低、出血倾向加大的情况,一般手术甚至拔牙都有可能造成出血量较多。
但小针刀是微创手术,针孔不到1毫米,和打疫苗差不多,入路避开大血管,出血量很少或者没有出血,而且每部位做完都会及时压迫止血,防止内出血。 因此经期是可以进行小针刀治疗的,只是要延长压迫止血的时间。
这是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但真的常常有人问。 上瘾一般解释为对药物或事物产生病态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依赖,比如药物,比如赌博、抽烟、饮酒等,能让人得到一般生理状态下无法感受到的愉悦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停药或戒断后,有戒断反应,比如乏力、焦虑、恶心、呕吐、肌肉震颤等症状。小针刀治疗后,肌肉、韧带、关节恢复平衡,病痛解除,仅仅是让你恢复到没生病时的生理状态,几次、甚至一两次就可以结束治疗,不会产生依赖性,更不会有“戒断反应”。说白了,针刀治疗只是让你恢复了健康状态而已,并不会让你产生超出生理的愉悦、欣快感。只要遵从医嘱、休息得当,不复发就不用再治疗。所以,小针刀治疗是不会让您上瘾的,大家请放心。我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有几位患者,病情挺严重,治疗一次后效果不错,但间隔很久才来复诊。问其原因,竟然是:听别人说小针刀有诸多坏处,上网一查“果然如此”,所以去别处治疗,几经周折无效后,再来找我,往往耽误了病情。
对于这直击灵魂的问题,我思考了很多,总结出来如下: 我以前文章里写过,小针刀形似针、实为“刀”,针刀疗法是不开刀的“盲视手术”。针刀医学涉及到解剖学、骨伤科学、针灸学、外科学、诊断学、麻醉学、影像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对医生的理论水平、诊断水平、施术手法和领悟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施术部位定点、安全的手术入路、进针后针所到达的层次和切割到的组织,都要靠医生根据知识储备用双手去体悟。很多针刀从业者,技术不精,借助药物,在麻药中加激素(如曲安奈德、得宝松等),即封闭针(封闭针=麻药+激素),然后针刀进去“捣糨糊”,不仅可能短效,甚至无效,还会造成骨质疏松等副作用,这也是最让大同行诟病、患者害怕的一点!还有某些针灸医生,单以针灸学的理论指导针刀治疗,不注重临床解剖实际,而损伤神经、动脉造成事故。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拇指伸肌腱鞘炎)扎阳溪穴,造成鼻烟窝血肿;网球肘用小针刀扎曲池穴造成桡神经损伤(手下垂)等,连累了针刀医学。更有甚者,仅有粗浅针灸学和筋膜学理论的从业者,施术时或仅刺至筋膜层,或斜刺夹脊穴,或者浅刺放血,并无解决深层病灶根源,疗效很短而收费很高。还有的针刀医生针具选用不当,施术手法粗暴、拙劣,使患者疼痛难忍而夸大针刀的疼痛并加以宣扬,使人望而却步。另有少数从业者说是祖传。要知道,小针刀疗法诞生于1976年,推广于1990年代,普及于近十几年,不知其祖上贵庚?当然,网上黑小针刀的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分析了。我写这个系列,是为了使患者朋友们正确认识、欣然接受、积极宣扬小针刀疗法;提醒同行们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规范治疗、规范收费、规范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