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籽柔:1965年,邓颖超腰部严重扭伤,用了许多方子都不见好转,周总理只好把一位女中医请进中南海。没想到她轻轻一捏,邓颖超的腰就不疼了。

 竺言小聚 2024-11-24


这位女中医就是罗有明,这个名字还是周总理亲自为她取的。50年代时,罗有明就在北京非常出名了,她曾为毛泽东,朱德,李先念等多位中央首长及家属治过骨病,她还为徐悲鸿和齐白石看过病,被人称为“正骨圣手”、“双桥老太太”、“双桥罗家”。

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小脚老太太,罗有明到底有什么真本事,成为百姓心中的“捏骨神医”,“中医正骨大师”等称号呢?

罗有明,出生于1904年,是河南夏邑人,父亲给她取名罗颖,可是祖父却是个封建的人,颖和影同音,他认为这个名字会影响家里的香火(在河南方言中,颖着(影着)就是挡着的意思),祖父不让叫,后来大家都称她罗大妮。

罗有明家里几代人都是行医的,他们的正骨技术非常有名。然而,在那个年代,女人地位较低,很多东西都是传男不传女,罗家的正骨技术也不例外。

俗话说“三岁看老”,罗有明很小的时候就比同龄人聪明,尽管没人教她,在家里人的耳濡目染下,她都能很准确的说出身体各部位骨骼的名称。

奶奶见罗有明无师自通,就觉得孙女非常有天赋,就顶住家人的压力,主动教她摸骨的方法,5岁的时候她开始练习摸死人的骨头,从头到脚,几百块骨头都要摸。

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罗有明很快学会了正骨的技术,她开始跟着奶奶行医,继续学习。后来奶奶去世后,15岁的罗有明开始独立接诊。

起初很快人都不相信这个小姑娘有高明的医术,他们不敢找罗有明看病。直到一次,有个人被牛撞倒导致盆骨骨折,疼得哇哇叫,他们家人找到罗有明正骨,没想罗有明三下五除二就给他治好了。

从此,罗有明的名声传出去了,再也没人怀疑她的技术了。之后哪家有掉胳膊断腿的,就请罗有明去,保准手到病除。

1922年,罗有明和一个叫王治中的人结婚了。婚后不久,河南大部分地区因为发大水,导致庄稼颗粒无收,为了生计,丈夫跟着讨饭的大部队出去了,留下罗有明在家照顾家人,给人治病。

但是王治中一直没有音讯,公婆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们也开始变得颓废, 染上了烟瘾,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卖掉了。罗有明看着支离破碎的家,她觉得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于是选择了跳河。结果她被人救了。

或许上天不想让她这么快就离开人世,还需要她活着医治更多的病人,罗有明这样想着,就觉得生活似乎有了奔头,之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她都咬牙坚持下去。

20多年后,罗有明终于和丈夫团聚。这时候的王治中已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排长了。之后,她便随着丈夫到了部队,为军中的伤病员进行捏骨治愈,不久后她的名字就在军中传开了。

有一次,邓颖超受了腰伤,周总理把罗有明找来看病,罗有明就让邓颖超俯卧在床上,给邓颖超推拿了几下,结果邓颖超的腰就不疼了。

给邓颖超看好腰疼后,周总理得知她的名字“老王家的”后,就给她开玩笑说,她在军中和北京都非常有名了,就连罗有名吧。后来为了避嫌,罗有明把“名”改成了“明”。

罗有明给无数人看过病,但是她从来不从中谋利。

后来,罗有明还为徐悲鸿和齐白石看过病,他们为了表示感谢,都送画给罗有明,但是却被她拒绝了。

1974年,周恩来总理批示,要举办罗有明正骨培训班,为了方便她出行,总理特批一辆轿车给她,但是她却不要。

有一次,罗有明为李先念看过病后,得知她所在的双桥医院地方太小,病人住不下。就给她批了30万,建了罗有明正骨医院。罗有明任院长期间,挂号费只需5毛钱,很多时候她需要自己贴补挂号费。

据不完全统计,罗有明一生中接诊过的病人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人次,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虽然她的病人非常多,但是她始终遵循着罗家的祖训,只治病不收礼,这也是她奉行一生的信念。

她说:“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要那么多钱干吗?存银行也没用,能吃饱能穿暖就行了……。”

晚年的罗有明一直不闲着,她和侄女将家传医术汇编成书,里面记录的全部是罗家三百多年来的祖传秘方和正骨绝技。

2008年,罗有明在睡梦中安然离世。

这一年,“罗氏正骨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不仅是对罗有明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价值的重新认识。

罗有明从医90余载,治愈了数以万计的骨伤病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她的故事启示我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个人的名利,而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带来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