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宁可死也不去怀疑诏书的真伪,在蒙恬的再三劝说下,依然要选择自杀? 上集我们介绍了,在赵高的蛊惑之下,胡亥和李斯最终接受了赵高的计划,三个人密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但直到此刻,沙丘之变只能算完成了一半,毕竟扶苏和蒙恬还没死呢,万一扶苏不相信诏书,要求面见秦始皇辨别真伪该怎么办,要知道扶苏在长城军团做监军,长城军团可是有三十万大军,在他和蒙恬的掌握之下,而长城军团离咸阳又非常近,一旦扶苏和蒙恬率兵南下的话,那胡亥这个皇位也不一定能坐成,所以说扶苏和蒙恬就成了沙丘之变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他们该怎样除掉扶苏和蒙恬呢?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在二十多个皇子中最受器重,虽然说秦始皇坑杀方士的时候,扶苏曾多次劝谏,因此被派到边疆去做了监军,但秦始皇临死前,写信让扶苏回来治丧,是明摆着要让他继承皇位的呀,况且朝臣们也都知道,秦始皇生前最器重扶苏;再说蒙恬,蒙恬的祖孙三代都是秦国的重臣,他的祖父蒙骜,是秦昭襄王时期的名将,在攻打韩赵魏的战争中是立下了大功,他的父亲蒙武也是一位名将,蒙武在秦昭襄王时期就讨伐过齐国,在秦灭楚国时,和王翦一起击败了项燕灭了楚国。 而蒙恬此时手握着三十万大军,他的政治经验要比扶苏丰富的多,即便扶苏会相信所谓的诏书,蒙恬会相信吗?这是赵高等人要考虑的问题。于是赵高等人就要想办法给扶苏和蒙恬罗织罪名,因为他们不能一句话就让人家自杀呀。于是他们就在所谓的诏书上说:扶苏和蒙恬将兵数十万驻守边疆多年,伤亡了那么多士卒,未建立尺寸之功,反而多次上书诽谤我的所作所为,因为不能回京当太子而心生怨恨,扶苏作为人子,这是不孝,赐剑自杀! 将军蒙恬和扶苏一起在外,明知道扶苏有错,却不纠正他的错误,作为人臣,这是不忠,一同赐死,把军权交给副将王离。这个王离是王翦的孙子,就是后来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打败的那个长城军团的主将。那么扶苏看到诏书以后是什么反应呢?扶苏作为秦始皇合法的继承人,他是否具有与之匹配的政治敏感性呢? 很显然,扶苏没有政治敏感性,他看到诏书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哭,第二反应是回到房里就要自杀,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诏书的真伪,坚信这就是秦始皇的命令,作为儿子,父亲让他死他就必须得死,作为臣子,皇帝让他死他也必须得死。看到史记的这个记载,我感觉扶苏确实是一个孝子,也是一位忠臣,但他的孝是愚孝,他的忠是愚忠,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看蒙恬的反应,蒙恬的第一反应是阻止扶苏,他对扶苏说:皇上巡游在外,并没有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派公子来做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现在只有单单的一个使者来,您就自杀,难道您不去辨别一下诏书的真伪吗?希望您再请示一下皇上,有了答复以后再死也不迟。 按理说,蒙恬的劝谏是很正常的,即便是你没有政治头脑,只要你有点头脑,都能听的进去,可扶苏呢,坚决不听,他说:父亲命儿子去死,还请示什么呀?说完扶苏就立刻自杀了。那么问题来了,扶苏为什么这么坚决,不去辨别诏书的真伪,就选择自杀了呢?我感觉,一方面是因为扶苏确实是个孝子,另一方面是因为秦始皇的制度问题,秦始皇一生是多么的独裁专政,谁敢不听他的,所以扶苏看到秦始皇的诏书,他就断定这肯定是秦始皇的命令,他不敢去向秦始皇请示,去辨别真伪,所以我认为,扶苏的死,是秦始皇的余威造成的,尽管扶苏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但根据扶苏的性格,即便他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即便他知道这是秦始皇的遗诏,他还是会选择自杀的。 那么蒙恬会不会相信诏书呢?不会,蒙恬要求申诉,不愿自杀,于是使者就将蒙恬关押了起来,等候发落。使者回来以后向赵高等人汇报,赵高李斯和胡亥,听说扶苏死了以后,史记记载,三个人的反应是大喜,回到咸阳后,立即发丧,胡亥就顺利的继承皇位,成为了秦二世。那么赵高会放过蒙恬吗? 除了蒙恬以外,他还有个弟弟蒙毅,也是朝廷的重臣,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中途病重以后,派蒙毅去祈祷神灵,但是还没等蒙毅回来,秦始皇就去世了,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安排吧,蒙毅在朝中是上卿呀,平常出入和秦始皇同坐一辆车,朝政上的大事要事,蒙毅肯定是要参与的,蒙氏兄弟一文一武,在朝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兄弟二人,自然也成了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赵高害怕秦二世以后会重用蒙氏兄弟,他的地位和蒙氏兄弟是没法比的,所以赵高一定要找机会除掉蒙氏兄弟。 其实在蒙恬被关押以后,胡亥回京继位之前,赵高就已经对蒙毅下手了,他们走到代郡的时候,赵高就对胡亥说:我听说,先帝此前要选一位贤能的人做继承人,打算立您为太子,但是蒙毅坚决反对,这是对您的不忠,不如杀了他算了。胡亥一听,立即就下令将蒙毅关了起来,回到咸阳继任皇帝以后,赵高就不断的在秦二世面前诋毁蒙氏兄弟,说蒙氏兄弟是不会为秦二世尽忠的,最终,秦二世下令,在狱中将蒙恬蒙毅兄弟赐死。这也是秦二世继位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进行杀戮的开始。 那么接下来,秦二世的屠刀又会指向谁呢,我们下集接着聊,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