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正英,大家都记得吧?在香港电影那些志怪体裁的电影中,他总是扮演法力高强的道长。
在电影中英叔有一句台词就是:“人怕三长两短,香忌两短一长”。那么,三长两短和两短一长,都是什么意思呢?
明代的范文若作品《鸳鸯棒·恚剔》中,有这么一句:“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这里的“三长两短”也就是代表着“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的意思。但是,“三长两短”这个词有3种解释,其中的两种解释都与棺木相关。《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在古代,制作棺木时并不使用钉子,而是采用绳子来固定棺材的盖子和底部。一般来说,横向捆绑三道,纵向捆绑两道。由于横向的木板较长,纵向的木板较短,因此形成了“三长两短”的格局。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棺材通常由六块木板拼凑而成:上下两块代表天地,左右两块象征日月,前后两块则为彩头和彩尾,均为长方形。而棺材盖在死者入殓后才盖上,因此在实际中,只剩下三块长木板和两块短木板,即“三长两短”。后来,三长两短就成了死亡的代名词。此外,关于“三长两短”还有另一种解释,与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名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湛卢、纯钧、胜邪(磐郢)为长剑,鱼肠、巨阙为短剑,合称“三长两短”。这五把剑锋利无比,足以致人死地,因此“三长两短”也被引申为危及生命的危险或灾祸。无论是哪种解释,“三长两短”都跟死亡搭边儿,所以生活中有点儿什么特殊情况,我们都会用“三长两短”来代替敏感词汇,生怕与之沾边。关于烧香时忌讳“两短一长”,这就与民间趋吉的心态有关了。古人非常看重祭祀,一年中,很多节日都是祭祀大节,比如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寒衣节等等。在祭祀、祈福等场合,烧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有烧香的习俗,且大多以三支香为基准。三支香分别代表敬佛、敬法、敬僧(道教则有其独特的解释),寓意着对神灵的虔诚与敬仰。一般来说上香如果是三根,就代表天、地、人。如果想为父辈和我们自己祈福,就要烧6根香;如果是为三代人祈福就要烧9根香。 烧香的时候,第一支香要插入中间,第二根香插在这根香的右侧,第三根香要插在中间香的左侧。 当烧香时出现“两短一长”的情况,古人认为这是没有得到神明眷顾之兆,他们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这在老一辈人看来,是大大的不吉利。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代烧香通常伴随着蜡烛,而“三长”指的是三炷香,“两短”指的是蜡烛。我们都知道活人是用不到祭祀用品的,因此“两短一长”被视为不祥之兆。从这些习俗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人怕三长两短,香忌两短一长”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生死、吉凶的敬畏和担忧。古人认为,生死有命,吉凶难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尽量避免提及与死亡相关的事物,以免招来不幸。古人对自然科学掌握的不多,所以有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都会被划拨到“鬼神传说”之中,画在非自然的现象,而且传来传去都怪骇人的。但是,现代科学进步了,很多事情用科学都可以解释,比如烧香的“两短一长”。香在制作的过程中,那些香粉的密度不能均匀分布在香身,就会导致有的地方致密、有的地方稀疏。燃烧的时候,稀疏的地方就很容易折断。每根香的密度不同,分布不同,就会燃烧的速度不同,难免会形成高度的不同,因此,大家可以不必那么太在意“香”的预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