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很多仕途坎坷,人生不畅,甚至有不少诗人抑郁而终。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虽然能写得一首好诗,但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诗圣杜甫同样才华横溢,然而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晚年还四处漂泊,客死异乡。诗鬼李贺虽有才情,却生不逢时,命运不济,最终死在27岁。就连诗佛王维也惨遭被贬,要知道他曾经是有多么的红火?经历被贬,被下狱,最终导致他对官场失望透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白居易都有被贬的经历,然而唐朝这位诗人为官50年从未被贬。他被称为大唐最幸福的诗人,不仅高中状元,还活到86岁善终,在古代86岁属于高龄。贺知章是唐代著名是诗人,书法家,他年少成名,36岁就考中状元,是古代浙江地区第一个状元。之后他官运享通,得到陆象先等宰相的推荐和器重,先后担任过四门博士,太长博士等。贺知章还是太子的恩师,就连唐玄宗有些事情,也会找贺知章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其实并不是贺知章的运气好,而是他为人旷达豪放,率真,不拘小节。更喜欢喝酒,喜好结交好友,被称为“四明狂客”,也有“清淡风流”之誉,还被称为“诗狂。” 他和李白的关系非常好,他尤其欣赏李白的才华,称呼他为“嫡仙人”,李白后期能进宫,就是贺知章引荐。为官五十年的贺知章,在86岁那年大病一场,险些命丧黄泉。当好过来后,他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告老还乡。当贺知章提出来后,唐玄宗很是不舍,还特意为他举办一场欢送会,当时的规模十分的庞大。不仅有太子,还有百名官员一同为贺知章践行,由此可见当时他是多么的受器重。在欢送会上,不少官员为他写诗践行,唐玄宗为此还整理成册子,一并送给贺知章当做礼物。贺知章受到这样的待遇,心中自然很高兴,带着无比崇高的荣誉回归故里。当贺知章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尤其看到熟悉的乡路。贺知章在官场臣服多年,此时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多,很多小孩都不认识他,仿佛他是外来客。那一刻,贺知章感到一阵悲伤苍凉,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写下《回乡偶书二首》,表达自己浓浓的乡愁,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年少的时候离开家乡,直到年老时才回来。 虽然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村里的孩子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对比,体现出诗人离开家乡太久。 年少时离开家乡,然而直到头发花白才归来,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乡音无改”这句表明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尽管在外漂泊多年,可是故乡的口音依旧没有变,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乡情。 而“鬓毛衰”更直观地展现岁月的无情,诗人在岁月的磨砺下已容颜老去。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从小孩的视角展开描写,充满了生活气息。 这些孩子见到白发老人,却不认识他,还笑着询问客人从哪里来,这看似轻松的场景,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小孩子纯真无邪与诗人的复杂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内心可能是百感交集的,突出了诗人久别故乡后的陌生感与熟悉的乡音乡情之间的矛盾。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和事物变化得实在太大了。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不改它往日的波涛。“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感慨离开家乡的时间实在太久。“岁月多”三个字给人以漫长的时间跨度感,“近来人事半消磨”则表达了一种世事变迁的无奈。故乡的人和事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许多熟悉的人事都已消逝,给人一种生命的无常和时光残酷的感觉。“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在人事变迁的无奈中,只有门前的镜湖水,依旧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旧时的波浪。湖水的不变与人事的多变形成强烈的反差,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