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牵正散合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黄氏中医 2024-11-30 发布于黑龙江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古人称之为“龟背风”、“竹节风气”、“骨痹”。中医学中无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痹证”范畴。《内经》曰:“骨痹不已,复干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和脊柱强直畸形的状态。

80年代焦树德教授将以腰、脊、骶、髋关节或臀部疼痛明显,继则脊柱、颈部僵痛,或麻木乏力,纳少,低热,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晚期病人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不能伸直的病证,称之为肾督亏虚、寒湿深侵所致的尪痹。

牵正散合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从中医理论来分析,本病可起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调,房室不节,惊恐、郁怒、病后失调等,遂致肾肝亏虚,督脉失荣,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髓、脊柱。肾肝精血亏虚,使筋挛骨弱而邪留不去,渐致痰浊瘀血相互胶结而成。总之,本病多以素体阳虚,肾肝阴精不足,督脉亏虚为内因,风寒湿邪寒湿偏盛为外因,互为因果而成。

强直性脊柱炎被西医称为“不死的癌症”,就说明现代医学无法根治。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辩证治疗,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畅通。从中医角度来看,强直性脊柱炎要辨明病机的虚实寒热。一般而言,患者多表现为肾阳不足、督脉空虚的虚证,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的实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如腰骶部疼痛、脊柱僵直、活动受限等,进一步细分为寒湿痹阻、热毒瘀滞、痰瘀交阻、肾督亏虚等不同证型。

·针对这些证型,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寒湿痹阻型,常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方剂,如麻桂温经汤等,以祛除体内寒湿之邪,恢复气血流通。对于热毒瘀滞型,则采用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的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等。

·对于痰瘀交阻型,则需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常用方剂如二陈汤等,以消除痰瘀互结,恢复经络畅通。而对于肾督亏虚型,则以补肾壮督、活血通络为主,选用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作用的中药,如狗脊、巴戟天、淫羊藿等。

中医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所蕴含的复杂病机,拥有丰富而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在疾病的初期阶段,采用中医治疗往往能取得显著疗效。

中医治疗此病的方法多样且全面,涵盖了内服中药、外敷疗法、针灸及推拿等多种手段。

内服中药侧重于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外敷药物则能直接作用于患处,迅速缓解局部症状;而针灸与推拿疗法,则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上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牵正散合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牵正散

本方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基础方,方用白僵蚕祛风痰、解痉挛;全蝎祛风止搐。去掉白附子,加蜈蚣、天麻、钩藤、乌梢蛇增强祛风化痰的功效。

阳和汤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阴血,填精益髓,此为“阴中求阳”之法,使阳气生化有充足的物质基础;配用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药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用肉桂、炮姜温阳散寒通血脉,以治其标。用少量麻黄,开腠理,以宣散体表之寒凝;用白芥子祛痰除湿,宣通气血,可除皮里膜外之痰,两药合用,既宣通气血,又令熟地黄、鹿角胶补而不滞。

综观全方,补阴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药与滋补药配伍,使寒湿得宣而不伤正,精血得充而不恋邪,用治阴疽,可化阴凝而布阳和,故名“阳和汤”。

补阳还五汤

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为君药,意在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使祛瘀而不伤正。当归长于活血养血,化瘀不伤血。与黄芪同用为“当归补血汤”,能补气生血,既弥补经脉血瘀而致的血虚不足,又使活血通络而不伤正。川芎、赤芍活血和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行走全身,以行药力。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化瘀药同用,体现了益气活血法,使气虚得补,经络得通,补气而不壅滞;二是黄芪用量独重,5倍于方中活血化瘀药的总量,使气旺血行,活血而不伤正。

补阳还五汤其实就是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并加黄芪、地龙。本病案中没有去除生地,其实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补阳还五汤。加丹参增强活血化瘀之功。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茯神养血安神;加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加蔓荆子升利头目。加陈皮健脾燥湿。

白芷是阳明经最重要的引经药,能引药至头面,以化其头痛之疾。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范围正好包括左眼周围。白芷一物,颇为传奇,甚至简简单单一味白芷均可起效。古方都梁丸,就是只用白芷一味入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