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讲透文言文基础知识

 新用户38922816 2024-11-30

清单一:文言语法基础

句子成分基本公式: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规则:谓前为状,谓后为补或宾;

注意:“的”前为定语,“地”前为状语,“得”后为补语。

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长年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群峰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清单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何谓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 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晋军函陵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2、朝服衣冠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

3、范增数目项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4、今予家是溪                  (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

从以上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 “谓语”的“位置”(名词所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且后面带宾语或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课文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吕氏春秋·上德》)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5、舍相如广成传舍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从以上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都带宾语,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注意名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

1、侣鱼虾而友麋鹿                             (课文宋·苏轼《赤壁赋》)  

2、粪土当年万户侯                             (课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宋·王安石《伤仲永》)

4、吾从而师之                                 (课文唐·韩愈《师说》)

5、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从以上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都带宾语,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以------为宾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上认为怎样或主观上当作怎样,是主观上的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必然如此.”即意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注意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作状语

1、吾得兄事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宋·苏轼《石钟山记》)

3、天下云集响应                      (课文西汉·贾谊《过秦论》)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课文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6、复前行 斗折蛇行     

从以上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副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 “状语” (主谓之间,修饰谓语)的“位置”(名词所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动词前且非主语时,名词作状语。

总之,就象学生一旦处在军队里一样,他必须变为军人才行,名词处状语的位置,名词必须作状语,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二、 动词的活用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

3、李牧连却之                        (课文宋·苏洵《六国论》)

4、外连衡而斗诸侯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5、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

6、所以动心忍性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但这些词都是不及物动词,本不应接宾语,在这里却后接宾语,所以是一种活用,变为“使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使动用法。

概言之,不及物动词后接宾语,注意动词的使动用法。 

(2) 动词的为动用法

1、等死,死国可乎                 (课文《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伏清白以死直兮                 (课文战国·屈原《离骚》)

3、夫人将启之    为开门                 (《左传·隐公元年》)

4、巳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种活用,变为“为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为动用法。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注意动词的为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名词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

2、追亡逐北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住近湓江地低湿                  (课文唐·白居易《琵琶行》)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不该处的位置“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必定要活用。这种活用,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名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动词处在它不该处的位置“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上,动词活用为名词。

总之,动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有两种情况: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4、火尚足以明也                  (课文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欲穷其林 

6、亲贤臣,远小人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形容词后不能接宾语,如后接宾语,则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注意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国策·赵策》)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大王必欲急臣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4、臣请完璧归赵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5、足以荣汝身                   (课文南朝《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

6、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春风又绿江南岸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但是它后接了宾语。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动(“使宾语怎样”)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注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

3、太子迟之                         (《国策·燕策三》)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不耻下问 吾妻之美我者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但是它后接了宾语。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意动(“以------为宾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注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越国以鄙远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课文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不能容于远近                   (课文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出自《七录斋集》)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

7、见贤思齐 披坚执锐

从以上划线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不该处的位置“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必定要活用。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名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不该处的位置“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总之,形容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记忆口诀歌

名词活在状谓语,前一后三正好记;

动词活在谓宾位,前二后一巳陶醉;

名词动词它都像,前三后一形容词。

名词垄断作状语,唯有动词才为动;

谓语位置有三动,使动为动加意动;

意动只属两个人,形容名词就他们。

清单三: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盖竹柏影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必” “耳”“ 亦、诚” “本”“素”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注意:要注意“是”表判断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文言判断句中出现的“是” 一般都不是判断词,大多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宾语。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无标志,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受”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即“谓语+于”“受+谓语”“受+谓语+于”的形式。

例如:而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报任安书》)

2.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即“为+动词”“为+宾+动词”“为+宾语+所+动词”“为所+动词”的形式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即“见+谓语”“见+谓语+于”的形式。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见教”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

 4.用介词“被”表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

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4.无标志,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元和十年,予左迁江州司马 (《琵琶行》) 兵挫地削(《屈原列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  

⑴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⑵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例如: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 ②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③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时机)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 若舍郑以(之,代郑国)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    

5、介词的省略,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例如: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千金市马)   

③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④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⑤“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⑤“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    

6、分句的省略

例如: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宾语前置

(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

1、否定句

(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毋、非”或否定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柳宗元《愚溪诗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

(“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

例如: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同上)  

子何恃而往?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乃入见。问:“何以战?”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何陋之有?”(《陋室铭》)夫晋,何厌之有?  宋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才是举/“惟你是问”/“惟马首是瞻”/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构成“唯......是......”的格式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特殊情况: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① 府吏见丁宁(我)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③ 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① 举贤以自佐  ③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渠会永无缘

4、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

如:① 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② 一言以蔽之  ③夜以继日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5、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定语后置

(定语放在中心语后)

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⑥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3、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词(定语)  如:“闻道百”(庄子《秋水》)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1、“于”为标志。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2、“以”为标志。

例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庄暴见孟子》)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3、“乎”为标志。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4、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

如: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译: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翻译时“再”应放到谓语“击”的前面。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 多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来暗示项王。翻译时“三”应放到谓语“举”的前面。

5、其他:船往如箭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句子往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

美哉,我少年中国。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清单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1.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2.北面

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便利

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

4.便宜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②方便。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5.博学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不避

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7.不过

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8.不好

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

9.不行

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成立

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祭十二郎文》)

11.初一

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12.春秋

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

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

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

13.从而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14.大风

古义:麻风病。

今义:大的风。

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15.地方

古义:①当地的事。②土地方圆。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

②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赤壁之战》)

③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

16.反复

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今义:重复。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17.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张衡传》)

18.放心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19.非常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今义:很、大(副词)。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20.风流

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

21.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

22.夫人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23.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

24.感激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今义:感谢。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25.根本

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26.更衣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今义:换衣服。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27.供养

古义:名词,供人享用的东西。

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

事力劳而供养薄。               (《五蠹》)

28.孤立

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

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报任安书》)

29.故事

古义:①先例,旧事。②故,所以;事,事情。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②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五蠹》)

30.果然

古义:饱足的样子。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逍遥游》)

31.豪杰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

32.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33.横行

古义:纵横驰骋。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34.会计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读huì  jì。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读kuài  jì。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35.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鸿门宴》)

36.活人

古义:养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

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          (《甘薯疏序》)

37.即使

古义:即,就;使,让,叫。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

38.几何

古义:多少日子。

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39.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40.交通

古义:①勾结。②互相通连。

今义:来往和运输。

①因其富厚,交通王候。         (《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41.结束

古义:整装。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42.鞠躬

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地、谨慎地。

今义:行礼。

①我鞠躬不敢息。                  (《中山狼传》)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43.具体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44.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5.可怜

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③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

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46.可以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今义:能够。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47.口舌

古义:口和舌,代指语言。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48.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49.空文

古义:文章。

今义:说空话的文章;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50.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人,信使。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51.牢笼

古义:包罗,概括。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愚溪诗序》)

52.老大

古义:年龄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泛指船夫。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53.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54.美人

古义:①歌伎,宫妃。②理想的人,所怀念的人。

今义:美貌女子。

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               (《赤壁赋》)

55.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56.模拟

古义:想象,揣摩。

今义:模仿。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与妻书》)

57.南面

古义:面南而坐(称帝)。

今义:南边。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读《孟尝君传)》)

58.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爱人(女方)。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59.其实

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副词)。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

60.前进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1.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62.勤恳

古义:殷勤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报任安书》)

63.秋天

古义:秋季的天空。

今义:四季之一,秋季。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4.去就

古义:舍生就义。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65.然而

古义:这样,可是(却)。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66.人情

古义:①人的常情。②人心,世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①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②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原君》)

67.人物

古义:人和货物。

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货殖列传序》)

68.肉食

古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今义:肉类食物。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69.孺子

古义:年轻人。

今义:小孩子。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70.扫除

古义:打扫台阶。

今义: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          (《报任安书》)

71.山东

古义:①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今义:山东省。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②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

72.伤心

古义:心灵受到损伤。

今义:内心痛苦。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    (《报任安书》)

73.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74.审问

古义:详细地询问。

今义:审讯。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问说》)

75.师徒

古义:军队。

今义:师父徒弟。

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

76.使者

古义:送信的人。

今义:奉使命办事的人。

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祭十二郎文》)

77.是非

古义:这不是。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是非贿得之。                (《记王忠肃公翱事》)

78.首领

古义:头颅。

今义:本指头和脖子,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五人墓碑记》)

79.束手

古义: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今义:没办法。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80.树立

古义: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报任安书》)

81.虽然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虽然,董、聂不足道也。            (《谭嗣同》)

82.所以

古义:①缘故(名词)。②表原因的虚词。③用来,靠它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83.条理

古义:具体措施、办法。

今义:思想、言语、文字的层次:生活、工作的秩序。

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谭嗣同》)

84.童子

古义:童生。科举时代,读书人没有考中秀才之前均称童生。

今义:男孩儿,儿童。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促织》)

85.同志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甘薯疏序》)

86.痛心

古义:在内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吴之民方痛心焉。                (《五人墓碑记》)

87.突出

古义:突然出击。

今义:超过一般。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88.往往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

89.文采

古义:文章。

今义:文学方面的才华。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90.无赖

古义:①胡作非为。②活泼好玩。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

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91.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92.牺牲

古义:做祭礼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而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93.形成

古义:“形”是“形势”;“成”是今天的“形成”。

今义: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94.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张衡传》)

95.县官

古义:朝廷。

今义:知县,县令。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送东阳马生序》)

96.小子

古义:①小孩子(有贬义)。②长辈称晚辈。

今义:北方人称男孩;对青年人的鄙称。

①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②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猛于虎》)

97.行李

古义:外交使节。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98.行人

古义:出外当兵的人。

今义:在路上走的人。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孔雀东南飞》)

99.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

100.行为

古义:行,品行;为,做。

今义:举动。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101.宣言

古义:公开扬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2.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103.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既窈究以寻壑,亦崎驱而经丘。                             (《归去来兮辞》)

104.有意

古义:①愿意。②有某种打算。

今义:居心。

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冯谖客孟尝君》)

②将军岂有意乎?                (《荆轲刺秦王》)

105.鱼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今义:鱼的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106.于是

古义:在此。

今义:承接连词。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107.颜色

古义:脸上的神色。

今义:颜料或染料;色彩。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墓碑记》)

108.意气

古义:意思和语气。

今义: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报任安书》)

109.因而

古义:趁此。

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0.因为

古义:①依照(这些)来做。②因,于是;为,作。

今义: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五蠹》)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111.殷勤

古义:关切,问候。

今义:热情,周到。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12.用心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113.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限制。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4.丈人

古义:①老人。②长辈。

今义:岳父。

①愿丈人一言而生。               (《中山狼传》)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

115.爪牙

古义:得力的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116.振奋

古义:振作精神,张开翅膀。

今义:振作奋发。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促织》)

117.整齐

古义:整顿使划一。

今义:有秩序,有条理;外形规整;大小、长短差不多。

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货殖列传》)

118.政治

古义:政,政策法令;治,治理,管理。

今义: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119.指示

古义:指出,给……看。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0.智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121.志气

古义:精神。

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祭十二郎文》)

122.致死

古义:拼死命。

今义:导致死亡。

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勾践灭吴》)

123.至于

古义:①终于达到某种程度。②到达。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②至于幽暗昏感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

124.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125.中间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今义:当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126.自治

古义:自,自然;治,政治稳定,不乱。

今义: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五蠹》)

127.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128.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孔雀东南飞》)

129.左右

古义:近臣,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个方位。②动词,控制。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130.作息

古义:偏义复词,偏指“作”。

今义:工作和休息。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清单五:常见的通假字

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

3.颁:通“斑”,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②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

8.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

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

12.采:通“彩”,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

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

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

17.得:通“德”,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18.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19.反:通“返”,往返,返回,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

21.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22.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论积贮疏》)

②通“横”,梗塞,不顺,动词。

因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还:通“环”,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刺秦王》)

24.惠:通“慧”,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25.疾:通“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26.见:①通“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荆刺秦王》)

②通“现”,呈现,露出来,动词。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具:①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②通“俱”,全,皆,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28.距:通“拒”,把守,动词。

距关,毋内诸候。                   (《鸿门宴》)

29.离:通“罹”,遭遇,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

30.列:通“裂”,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梦游天姥吟留别》)

31.录:通“碌”,平凡,平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32.没:通“殁”,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过秦论》)

33.莫:①通“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②通“暮”,日落时,引申为“末”,名词。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4.内:通“纳”,接纳,动词。

距关,毋内诸候。                  (《鸿门宴》)

35.女:通“汝”,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

36.畔:通“叛”,背版;离开,动词。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7.禽:通“擒”,捕捉,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战》)

38.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孔雀东南飞》)

39.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40.识:通“志”,记住,动词。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41.食:通“饲”,喂,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42.受:通“授”,传授,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43.孰:通“熟”,仔细,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4.说:通“悦”,高兴,愉快,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45.汤:通“烫”,用热水焐,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46.帖:通“贴”,黏附,动词。

对镜贴花黄。                     (《木兰诗》)

47.亡:通“无”,没有,副词。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48.文:通“纹”,纹路,纹理,名词。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活板》)

49.无:通“毋”,不要,副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冯谖客孟尝君》)

50.销:通“消”,消散,动词。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51.县:通“悬”,挂着,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伐檀》)

52.邪:通“耶”,吗,疑问语气词。

其真无马邪?                         (《马说》)

53.羞:通“馐”,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54.要:通“邀”,邀请,动词。

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

55.耶:通“爷”,父亲,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兵车行》)

56.翼:通“翌”,明天,名词。

翼日进宰。                          (《促织》)

57.有:①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②通“又”,再,副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劝学》)

58.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59.振:①通“震”,威吓,动词。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②通“赈”,救济,动词。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论积贮疏》)

60.知:通“智”,智慧,名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61.直:①通“值”,价钱,代价,名词。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②通“值”,价值,动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62.属:通“嘱”,嘱托,托付,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63.卒:通“猝”,仓促,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

64.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65.坐:通“座”,座位,名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