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量孤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最终做出了将3000名孤儿运送至内蒙古的决定。 在那里,他们不仅挨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且茁壮成长,很多都成了栋梁之才。 那么在这“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他们在内蒙成长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困境之下的最佳选择20世纪60年代,由于天气原因,大量人群陷入到饥荒之中,甚至有人为了活下去,远赴他乡乞讨。 在大人都无法支撑的情况下,脆弱的儿童更加难以为继. 所以,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出现了大量的孤儿,他们有的父母双亡,不得不送到福利院,有的父母虽然健在,但家庭条件困难,也被迫交给了政府抚养。 然而,地方政府的财政也很快陷入危机,只能将大批孤儿转移到上海的保育院。 为此,上海政府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宁愿省下经费,也要确保这些孩子们的衣食住行。 不过向来富庶的上海也逐渐坚持不下去,最后,上海将这一情况递交国务院,请求国家出手相助。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非常关切,他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抚养这些可怜的孩子。 国家也特批了很多食品,但是,随着保育院的人数不断激增,这些食品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找到一个长远的办法。 后来,周总理考虑到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天灾导致粮食减产,但内蒙古人以放牧为生,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大部分仍然可以自给自足。 于是,他马上联系了自己多年的老战友,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希望由他来提供帮助。 听到周总理的请求,乌兰夫相当重视,他紧急抽调了大量肉、蛋、奶,用最快的速度运往上海,在一段时间内解了保育院的燃眉之急。 在经过详细的研究后,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以及周总理都认为,将这些孤儿留在上海仍然不保险,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饥饿的威胁。 于是周总理再度致电乌兰夫,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想法。 不如在国家的统筹安排下,将这些孩子悉数运往内蒙,号召当地的“额吉”前来领养。 所谓额吉,在内蒙古语中是妈妈的意思,每个内蒙小孩第一次开口说话,叫的便是额吉。 让内蒙的妈妈让南方的孩子领养南方的孩子,的确具有可行性,于是,接到命令后,乌兰夫立即召开会议。 在会上他向内蒙古的各级领导传达了周总理的想法,并提出了“救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口号。 随后,在国家的协调下,上海与内蒙古取得联系,大量孩子登上了前往内蒙古的火车。 1960年,来自上海、常州等地保育院里的孤儿,前前后后,差不多有3000名,陆续被送到了内蒙古。 后来,这一经历被称为著名的“三千孤儿入内蒙”事件。 那么,这些“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呢? 来自他乡的关怀在他们进入内蒙的第一时间,便获得了热烈的欢迎。 年轻的额吉、新婚的夫妇以及孕育多个孩子的妈妈,都成群结队地来到了火车站前,静候孩子们的到来。 内蒙古也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相对其他地方,内蒙古受到困难时期的影响较小,不过,他们已经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支援,所以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不轻松。 但他们还是勒紧了裤腰带,为这些孩子提供了宽广的临时住所,并且按照国家标准,为孩子供应了营养充足的食物。 不仅如此,在送到牧民家以前,当地政府还让这些孩子率先在医院、育儿园等地休养。 他们年龄毕竟很小,所以在经过长期的舟车劳顿之后,很多人都水土不服病倒了。 为了救助他们,内蒙古出动了整个自治区的医疗力量,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虽然在此期间仍然有个别孩子夭折,但绝大部分都恢复了健康,于是,当地很快就开放了领养渠道。 而前来领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育儿园门口常常人满为患,很多没有领养到孩子的牧民甚至非常着急,一时之间,让这些汉族儿童拥有一个内蒙额吉,成了当地的一种潮流。 虽然领养要经过好几道手续,但热情的牧民们毫不在意,他们在带回孩子之前,已经为其准备好了一间温馨的小屋。 回家后,更是像对待亲生子女一般疼爱,为了照顾这些来自南方的孩子,很多牧民不惜牺牲自己的口粮,也要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在如此融洽的氛围下,南方的孩子们也逐渐感受到阔别已久的家庭温暖,他们很快融入当地人群中,并逐渐适应了饮食习惯、传统风俗。 这些本来瘦弱不堪的孩子,一个个变得体格健硕、孔武有力,和当地的同龄人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在这一动人的故事中,内蒙古的额吉们最为可敬,她们将自己伟大的母爱分享给素未谋面的孩子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他们,给予春天般的温暖。 正是这些额吉,用自己最朴素的劳动,将两个民族的心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也让全国人民变得空前团结。 这些额吉中,有政府工作人员,也有最朴素的牧民,其中最典型的便要数养育了28个孩子的都贵玛。 都贵玛:28个孩子的母亲1960年,当第一批孩子被送到内蒙古时,在育儿园工作的都贵玛便分配到了28个名额。 这一年,她仅仅19岁,自幼失去双亲的她,从小便没有感受过父爱和母爱,但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内,她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了母爱的真正含义。 都贵玛当时尚未结婚,育儿经验全部来自于有关部门的培训,所以在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的时候,她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 一方面,她担心自己无法将孩子们养育成人,另一方面,她又迫不及待地想要为国家做出贡献。 一开始的日子是辛苦的。 这些孩子,最年幼的不过十个月,而最年长的也才四岁多,每个孩子都需要大量细致入微的照顾。 都贵玛经常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为28个孩子准备早餐,等孩子全部起床后,她又得给他们穿衣洗脸,喂他们吃饭,等全部忙完,已经快到中午。 她又得准备下一顿饭了,而此时,她自己连水都没空多喝一口。 除了吃喝拉撒,孩子们的睡觉也是一个问题。 他们都是南方人,一时之间对内蒙的气候还不习惯,所以整夜整夜地失眠,孩子们不睡觉,都贵玛也没法睡。 她轻轻摇晃着孩子们,让他们一一入睡,有的时候,直到凌晨三四点才能让大部分孩子睡着。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按时起居,但仍有两个小男孩儿,他们只有在都贵玛的怀里才愿意睡觉。 都贵玛始终毫无怨言地抱着他们,直到怀里的婴儿安然入睡。 当时,年轻的都贵玛每天都顶着黑眼圈,周边人半调侃地问她, “你后悔了吗”? 但她的回答十分笃定,“从来没有后悔过”。 的确,每次看到怀中的婴儿呼唤着妈妈,都贵玛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绝不会抱怨一句,因为她知道,她的辛苦便是为了这些孩子最美好的明天。 对待自己的28名儿女,都贵玛任劳任怨、和蔼可亲,但对待某些客人,她也曾露出过“恶狠狠”的一面。 在都贵玛领养的孩子中,有一个女孩,经过都贵玛一年的养育,她正好满了五岁,身体越来越强壮,气色也越来越好。 一天,有个邻居到都贵玛家做客,见到小女孩后,便跟她开玩笑说,“这孩子长得真壮,一点也不像上海孩子”。 在我们看来,这句话或许不算什么,但却激怒了都贵玛,她当即将客人赶出家门,并且警告,永远不要提及上海。 事实上,都贵玛这么做并非因为她脾气暴躁,而是她不想让这些孩子早早地知道自己的身份,更不想让她们觉得自己是孤儿。 所以,在都贵玛的要求下,当地人很少提及“上海”、“孤儿”等字眼,也正是在这样的庇护下,孩子们才得到了一个安稳的童年。 在养育了一年半以后,育儿园决定,将都贵玛的名额分配给其他愿意领养的牧民。 都贵玛知道,自己一个人照顾28个人,无法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让他们分别被领养或许是更好的结局。 所以,虽然百般不舍,但她最终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将孩子们一一送到其他额吉的手中。 不过,虽然不再养育孩子,但都贵玛却对那些子女恋恋不舍,经常找机会去探望他们,遇到新手父母,她还会不厌其烦地教导。 多年过去,都贵玛带过的孩子们全部长大成人,而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打动了全国人民。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都贵玛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奖章。 张凤仙:六名大龄儿童的额吉都贵玛的奉献精神在草原上被大家夸赞的同时,张凤仙的经历也诠释出一个自愿付出、不计回报的母亲形象。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从上海来的孩子们受到了热烈欢迎,然而,也有六个孩子,没有家长愿意领养。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年龄较大,都有五六岁了,而且能说会道,对过去的经历如数家珍。 虽然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照顾,但作为领养者,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将自己当作亲生父母,所以这六个孩子暂时没有人领养。 当时,张凤仙正在内蒙古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一见到这几个小家伙,她顿时就喜欢上了,见无人领养,她便决定要把这些孩子抚养长大。 不过,张凤仙新婚燕尔,和丈夫还没有生育,所以很担心丈夫会不同意,于是她找到机会,开诚布公地解释了这几个孩子的情况。 并表示,“我一定要将他们带回家”。 没想到的是,丈夫非但不反对,还表达了强烈的支持,随后,两人便来到医院,办完了所有的领养手续。 此后几年间,张凤仙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几个孩子身上,孩子们不喜欢吃面食,她便将家里的面全部换成米。 看到孩子们香喷喷地吃着米饭,她的眼睛笑得眯起了一道缝。 在寒冷的冬天,孩子突然生病,她冒雪徒步走了十几里路,将医生请到了家里。 每天,她都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这六个孩子的生活,生怕有谁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在这样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们越来越健康,但张凤仙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1991年,她因病离世,临终前,她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去上海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吧”。 然而,这些孩子却异口同声地说道,“草原就是我的家”。 不管是都贵玛、张凤仙,或者草原上其他的母亲,她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但她们的事迹却足以震撼人心。 正是她们的无私奉献,拯救了3000名孤儿的生命,让草原上绽放出伟大的奇迹。 如今,几十年悄然而过,这些母亲们也逐渐老去,但她们的精神却永远闪烁着光辉。 她们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朴实、简单、平凡、善良的中国人,能够创造出不可磨灭的奇迹,团结和奉献,便是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