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事就是真本事。”此话似乎不错,但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当作警语,谦虚谨慎真干事;有人当作“护身符”,心心念念别出事,遇事先测风险,然后亮态度、定取舍;有人当作“挡箭牌”,凡事宁推勿揽、宁后不前,明哲保身;有人当作“辩护词”,动辄“你愿出事吗!”“出事大家脸上都无光”,万事敷衍,只求过得去就行,导致人心涣散、成绩平庸。 不出事和真本事,确有关联,但绝非真本事就是不出事那般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不出事,不见得有真本事;出事,也不见得没本事。咋叫不出事呢,一是在其位谋其政,各项工作按规矩来、按要求干,连年进步不退步、时时添彩不添乱。二是个人不出事。不论在政治信仰、道德品质上,还是在经济问题、生活作风上,都洁身自好、不越轨。倘若不干事不出事成了真本事,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一个人一辈子不干事不出事,不叫本事叫混混油子;一个人干事老出事,是本事不济;一个人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那才叫真本事。 都知道孙大圣的火眼金睛,是在八卦炉里炼出来的。干部的真本事,坐享其成得不到,随波逐流长不成,必须在真干事、干成事中养成。经历纷纭复杂的矛盾排解能练就游刃有余,经历多番颠簸起伏方知如何劈波斩浪。只想着“不出事”,推难事、躲烦事、避险事,当“二传手”,做“甩手掌柜”,如此耍奸弄滑是糊弄不了人的。 不出事不干事,还煞有介事要长本事。于是乎,挑好事、干易事,本事也就长歪了。有的想马马虎虎混过去,凑凑合合大概其,长的是糊弄本事;有的只做“眼面俏”“猫盖屎”,长的是见风使舵的本事;有的一推六二五,凡事压下去、派出去,自己捡便宜吃干饭,长的是官僚本事。“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浑浑噩噩混日子”,迟早要坏事。 老想着不出事,实质是怕事。躲事、避事、不干事,未曾临事,先输人一筹。北宋有位宰辅李邦彦,此人行为放荡,只会享乐。北宋“靖康之难”时,这个“浪子宰相”便成了投降派奸臣之首。公元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巡抚叶铭琛的应对之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最终广州失陷,自己也被俘,在囚禁中客死他乡。可叹可悲,又可耻可恨。 干是最有效的“通行证”、最锋利的“开山斧”。放手做事,认真干事,有“能扛事”的胆魄,“能干事”的功力,“干成事”的效果,“不出事”的保证,那才是真的本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