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已故儿科名中医刘云山,善用“桔前汤”治小儿咳嗽,加减分13种,药量常1-3克

 wyfx100 2024-12-04
中医书友会第407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桔前汤本为肺郁咳嗽而设,对成人而言,适用于外邪不重,稍加宣肺即可。而小儿肺脏娇嫩,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咳嗽,则再为合适不过。注意不同年纪小儿的用量,切勿伤正。 

—本文约1355字,预计阅读4分钟—

图片

刘云山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

作者/庞志奎
文中人物介绍:刘云山(1916-2014),男,山东省即墨县人,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第一、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陈仓刘氏儿科创始人。刘老16岁在青岛师从于留德博士谭子东门下,抗日战争后来陕,1937年到宝鸡拜当地名医孙斌衡、强和亭学医。后创办普济堂中医药房行医售药。1951年公私合营进入宝鸡中医第七联合诊所任中医师及所长,1953年毕业于宝鸡专区中医进修班,1956年调入宝鸡市人民医院工作。代表作:《刘云山医集》等。

图片

我院儿科刘云山副主任医师,行医三十余年,学验皆丰,临床擅用桔前汤治疗小儿咳嗽,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

一、用药经验

桔前汤:桔梗、前胡、杏仁、桑皮、苏子、赤芍各3克,竹茹1克,陈皮、甘草各2克。

  • 用药加减
  1. 若感受风寒,流清涕者加苏叶、荆芥、薄荷各2克;
  2. 感冒发烧,体温在38.5℃以上者加柴胡、葛根各2克;
  3. 若顿咳合并肺炎者加贝母、瓜蒌、花粉各2克,百合3克,山栀、黄芩各2克;
  4. 若咳嗽咯痰质稠者加贝母、瓜蒌各2克,花粉1克;
  5. 咯稀痰者加贝母5克、半夏1克;
  6. 若咳甚伴眼巩膜充血、鼻衄者加白茅根3克,山栀、黄芩各1克;
  7. 若纳呆、舌苔厚腻或淡黄厚腻者加三仙、石斛各2克,枳实、黄芩各1克;
  8. 咳嗽日久,痰中带血者加阿胶2克,白茅根3克;
  9. 若自汗盗汗者加牡蛎、沙参各2克,五味子1克;
  10. 若大便溏稀,3—4次/日者加茯苓3克,泽泻2克,赤芍易白芍;
  11. 若咳嗽日久,肺虚挟痰者加百合3克,贝母2克,西洋参1克;
  12. 若咳嗽兼呕吐者加半夏、枳壳、藿香各1克,茯苓2克;
  13. 若连声咳嗽,口吐涎沫,涕泪交加,目赤,鼻衄,似象风状者加胆星、僵蚕、防风、花粉各1克,薄荷2克,辰砂0.3克。
此方为1~3岁儿量3岁以上者加半至1倍量,1岁以下者酌减。

二、典型病例

  • 例1
白某,女,4岁。1985年10月16日初诊。
患儿于半月前,不明原因发热咳嗽,曾以支气管炎在某医院住院治疗10天后,发热渐退,但咳嗽仍剧,不思饮食,故来我院求中医治疗。
患儿面黄唇赤,舌红、苔色淡黄而腻,咽微红,脉沉滑,且五更咳甚,胸脘痞满,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深黄,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痰鸣音,胸透:肺纹理增重。
遂予桔前汤加三仙、石斛、知母各2克,枳实、黄芩各1克。
服三剂后,咳止痰消,食欲增加,二便通调而告愈。
  • 例2
刘某,女,2岁。1985年9月8日初诊。
患儿于2日前,不慎着凉而突发烧,体温39℃,咳嗽痰薄不畅,声音嘶哑,咽赤流涕,扁桃体无肿大,体温39.2℃,舌淡红、苔薄白,指纹青红,双肺呼吸音粗,有痰鸣
遂予桔前汤加苏叶、荆芥、薄荷、贝母、柴胡、葛根各2克。
服二剂后,热退身凉,涕止咳减,再予桔前汤加贝母、枳壳各2克,二剂后痰消咳平,诸证告愈。

三、几点体会

桔前汤为《笔花医镜》治肺郁咳之方,刘老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证,按照小儿特点,临床加减变化药味用量,每多取效甚速。其药性平和,用量轻清,无寒热偏盛之弊,切合肺脏娇嫩之性,且宣肺不伤正,清热不伤阴

方中桔梗、杏仁开宣肺气,使肺气得宣,咳嗽自宁;

前胡、苏子、陈皮降气化痰,使气降水行,痰湿自消;

桑皮、竹茹甘寒清热,且不伤气,肺气得清,咳嗽自停;

甘草调胃。诸药合用,可宣肺止咳,清肺化痰,降气平喘。对肺闭肺热之气逆咳嗽,用之尤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