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行安徽博物院 · 古代文明(二)史前文明

 与照耀同行 2024-12-04 发布于北京

随着近年中华文明探源深入,黄河、长江的东亚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脉落更加清晰。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自然面貌多元,孕育了远古人类和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安徽博物院新馆二层的“安徽文明史陈列”第一展厅,就展示从250万到4000年前的文明发展进程。

这个展厅可以说是皖博的精华展览,可以看到被视为中国礼玉文明开端的凌家滩遗址,显示出成熟古国的尉迟寺遗址,被认为与大禹会盟涂山记载吻合的禹会遗址,都更给复原历史注入了无限冲动。

安徽的史前文明之旅就从250万年前启程吧。

1

 远古之光(250万 - 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原始人类以粗糙的打制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

安徽境内的人类踪迹可上溯至250万年前的人字洞遗址,这也是亚欧大陆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

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石器、骨器、化石

早更新世早期

繁昌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癞痢山,地质时代为250万至22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早期,发现了早期人类劳动工具及动物化石,是亚欧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

人字洞遗址证明早在250万年前亚欧大陆就有了人类活动,将亚欧人类历史提前了80万年。

骨铲,早更新世早期

人字洞遗址出土

人字洞遗址出土动物化石具有南北方动物混合的特点,说明当时的安徽是森林和草原的共生环境,是古人类理想的生息之地。

这件被压扁的江南中华乳齿象的头骨在人字洞哺乳动物化石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已知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乳齿象化石。

江南中华乳齿象头骨,早更新世早期

人字洞遗址出土

陈山遗址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旧石器文化,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向阳乡夏村。

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晚期,约80万至12万年前,出土的石制品风格厚重粗犷、简练实用,属于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类型。

石器,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

陈山遗址出土

陈山遗址系统地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文化的面貌和风格,证明在距今80万至12万年这一漫长时期,一直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也许可以算是我们的祖先吧。

石球、砍砸器,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

陈山遗址出土

和县人遗址位于和县善厚镇陶店汪家山龙潭洞,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距今20至30万年,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和县直立人化石,头盖骨保存完整。

和县人头盖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之一,为一20岁左右男性,脑量测定计算结果为1025毫升。

和县人头骨(模型)

目前中国境内发现了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和县人、郧县人、南京人等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化石。

近年又在安徽池州东至县尧渡镇汪村发现了华龙洞遗址,出土了较完整的头盖骨,下颌骨和牙齿等,距今约30至40万年,与和县人时代接近或更早。

和县人臼齿,更新世中期

和县人遗址出土

巢湖市银屏区岱山乡岱山村发现了银山人遗址,距今16至20万年,出土了一个青年女性的枕骨化石,属于早期智人。

和县人和东至人表明安徽是早期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银山人也许是中国境内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关联的依据。

10万年还是一个槛,生物分子学坚决地坚持,远古人和现代智人两次从非洲走出,然后走遍了全世界。
到了1万年前,那会儿的人不仅相貌上与我们一致,还创造出我们现在仍引以为豪的文化。
他们肯定算是我们的祖先了。
纹面泥塑人头像(复制品),7300年前

原件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2

文明先声(7300 - 41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

大约1万多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被普遍使用,出现了农业和定居生活。

安徽地处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是多个历史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主要有长江流域的含山凌家滩、潜山薛家岗,淮河流域的蚌埠双墩、蒙城尉迟寺、怀远禹会村,各史前文化自有特点,又交流互鉴。

双墩遗址位于淮河北岸蚌埠市小蚌埠镇双墩村,距今约7300年,是安徽淮河中游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命名为双墩文化。

双墩人生活在森林和湖泊相交的生态环境中,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主,农业不发达。

陶罐,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双墩人的石器种类较少,多用动物骨骼和蚌壳制造工具,陶土中多掺入蚌末以提高陶器的耐热性能。

遗址中发现截取鹿角主叉枝加工成的钩形器,可能以主枝为勾、叉枝为柄,绑在长木棍上,用于勾取高处的果实。

鹿角钩形器,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双墩应该已经有了复杂的宗教意识和生活习俗,出土泥人头像上的脸颊两侧有连成斜线的戳刺点,额头中间有椭圆形同心圆,是纹面习俗的反应。

祖形支座,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最引人关注的是在陶器底部发现了600多个刻划符号。

这些符号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天文历法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堪称一座原始社会的档案馆,也许对研究中国文字起源意义重大。

几何形刻画符号,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河南贾湖、陕西半坡、浙江良渚等地也都发现了刻画符号,它们相距上千公里和相隔上千年,表明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复杂化,人类创造文字的冲动无法阻挡。

植物形刻画符号,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双墩文化刻画符号也与后世商周甲骨文和金文很相像,不过前后差了4000年,无法说明这些早期文字的渊源关系。

猪形刻画符号,7300年前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含山凌家滩遗址

这是皖博第一展厅里最精华的单元,展示了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之一的凌家滩遗址。

最明星的文物就是这件八角星纹玉鹰,高古玉收藏者们的最爱,也可算是皖博的标志了。

今年1月南京玉器大展时,因为提前撤展没看到,在皖博看到了。

玉鹰,5500年前

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近几年,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非常关注凌家滩的玉文化与良渚的玉文化明显的渊源关系,而良渚文化已经被正式认定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开端。

还有观点,认为红山的玉文化也与凌家滩有关联,虽然二者相距远超千里。

玉龙(复制品),5500年前

原件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凌家滩文化太重要了,玉器太精美了,所以下一篇单独一篇全面介绍吧。

这件玉石猪是凌家滩玉器中最大的。

玉(石)猪,5500年前

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潜山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遗址位于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村,距今约5500至4800年,发现房址、灰坑及墓葬等多处遗迹,出土1000余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遗物。

薛家岗文化是安徽唯一自成体系的地方史前文化,手工业十分发达,包括纺织、陶器、石器和玉器制造业。

带盖陶鼎,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陶器制造业是最主要的门类之一,陶器制作讲究,不少器物表面常抹一层薄泥浆,使器表更为光滑平整,

薛家岗文化面貌上受黄河下游诸多文化影响,出现了黑衣陶,表明渗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黑陶鬶,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壶形器为泥质红胎黑衣陶,通体磨光,器上部似麻花瓣形长纽,纽下部镂一圆孔,纽旁开一方形口,下部用喇叭形圈足柄上饰数圈凸棱,棱间饰等距圆镂孔3个。

这件壶形器造型独特,应该不是实用器,堪称中国史前陶器中的精品。

陶壶形器,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陶球是薛家岗遗址最具特征的器类之一,表面有镂孔或戳印纹,并按经纬线的形式有规律的分布,绝大多数体内中空,内装有小陶丸,摇之有声。

陶球,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关于薛家岗陶球的用途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孩童嬉戏的玩具,或是装饰品,也有认为是用来演奏的乐器,还有认为是用来计算的,类似于卜卦的一种工具。

陶球,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薛家岗文化也具有多元性特点,与太湖流域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能是马家浜文化西移而成,玉器以璜、环、管、钺为多。

玉镯、玉环、玉串饰,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石器以刀、钺、锛为主,多通体精磨,对面穿孔。

少数刀、钺的孔眼周围绘有红色花果形图案,磨制非常精细,虽色彩大都脱落,但图案印迹仍清晰可见。

彩绘石钺,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多孔石刀是薛家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石刀钻孔通常为奇数,从一孔至十三孔皆有发现,型制非常特殊,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

这可能是代表了薛家岗人的阳数崇拜,也可能是因为薛家岗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掌握了中的概念。

多孔石刀,5500-4800年前

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有可能是钻孔时,首先选择石刀的中心点钻一孔,再依次以相等距离在中心孔两侧钻孔,所以无论钻几个孔都是奇数。

因此,这些石刀并非一般的生产工具,而是一种礼仪性用器。











蒙城尉迟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后期,东亚大陆逐渐形成大文化区系,各支主要文化力量不断向外发展。淮河流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和环太湖良渚文化反复拉锯之地。

距今4800到4300年间,在今天安徽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出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原始聚落,被命名为尉迟寺遗址。

尉迟寺先民以种植粟、稻类作物的农业经济为主,采集和渔猎活动为辅。

农业生产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遗址出土的各类器物都反映出了较高的制作水平和文化特征。

陶鬶、陶鼎,4800至4300年前

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尉迟寺遗址是大汶口文化在江淮地区延伸,也称尉迟寺类型,出土的陶鬶和陶鼎,显出来自海岱老家的传统。

当然,既然是大汶口文化,就少不了著名的刻纹大口尊,上面有大汶口文化标志性的“日出东方”刻纹。

刻纹大口尊,4800至4300年前

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尉迟寺遗址还是一座完整恢弘的原始聚落,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红烧土房址14排73间,被 是与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聚落中心还有大型红烧土广场,与房屋、墓葬被宽阔的环壕围绕,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

尉迟寺遗址中还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是大汶口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对研究大汶口文化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个眼熟吧,鸟形神器和七足镂孔器,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网红文物,这次是到它们的老家了。

鸟形神器只出土了一件,真品在北京,这里展出复制品。

鸟形神器(复制品),4800至4300年前

原件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七足镂孔器出土了好几个,被称为最神秘的文物,中国考古博物馆里那个是七足向下摆放,解释是插在炉灰中。皖博是最稳当的摆放,七足向上。

尉迟寺遗址出土了这些高等级文物,应该是当时天下万国中的一个古国了。

古国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而后将迎来文明成熟的王朝时代。

七足镂孔器,4800至4300年前

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蚌埠禹会遗址

距今4300年至3800年前后,被称为满天星斗的各地史前文化突然沉寂,中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的中心。

引领者来自嵩山地区,后来在伊洛河平原建立起一个超大型都邑,现在称为二里头文化,

文献记载禹和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考古学上认为二里头文化是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文化也许就是夏朝。

禹会祭坛发掘现场复原

《左传》和《后汉书》记载,大禹建都阳翟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

文献中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在蚌埠市涂山南麓淮河东岸禹会村发现了禹会遗址,距今4100多年,从名字就让人联想到4000年前那个迈向文明社会的会盟。

陶器,4100年前

蚌埠禹会遗址出土

禹会遗址总面积50万平方米,发现具有祭祀性质的大型夯土台基和祭祀坑,证明此处为大型的聚会祭祀场所,展厅中展示了祭祀台基发掘现场复原。

祭台位于淮河东岸,面积约2500平方米,用灰、黄、白土自下而上分层堆筑而成,呈南北向,北端遥对涂山山口,似有特殊用意。

最令人兴奋的,是发现成排类似大脚印状的土坑,坑内皆有埋立柱子的现象。

禹会祭坛发掘现场复原

种种遗迹现象表明,这是一处大型祭祀或会盟地点,对考证“禹会诸侯于涂山”、研究淮河流域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出土的其他器物也既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证明淮河流域是史前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

黑陶杯,4100年前

蚌埠禹会遗址出土

禹会遗址填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更展示了中国史前南北文化交流情况,大型祭台和祭祀坑为考证“大禹治水”和“禹会诸侯”提供了考古资料。

也许4000多年前,各地部族和古国首领,带着本地最高等级的礼器来到这里,在那些成排的大柱子上升起代表自己的旗帜,然后推举出共同的盟主。

陶盉,4100年前

蚌埠禹会遗址出土

也许,这就是禹会诸侯的涂山之会。

也许,禹的儿子后来把这个联盟变成了中国第一个王朝。

也许吧。

总之,中华文明伟大进程正式启程了。

陶鼎,4100年前

蚌埠禹会遗址出土

用了半个下午看完了安徽的史前文明,已经17点了,到闭馆时间了,然后再一次让我开眼了。

馆里没放提醒你要闭馆的音乐,也没有工作人员催你出去,而且从展厅里出去,还能在过道和二层大堂里休息。

其实这样挺好,参观博物馆本来就该很轻松的。

博物馆的正门向东,出口是南门,人工水系旁是绿化林和休闲座椅,刚从历史中走出的人们,此时可以尽情地享受傍晚的闲睱。

结束了从北京到江苏再到安徽的一天,休息一晚,明天接着来看安徽的青铜文明和王朝时代。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