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杨智慧:我的2024年读书单

 书韵闲话 2024-12-05 发布于湖南

编者按:

人生匆匆,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人到暮年,老眼昏花,淡了名利,读书随意,失了约束,不成系列,随心所欲,不问收获,不为名利,只为消遣,打发生活,积习难改,留下书单,做个纪念,聊以自慰!(可惜,九月下旬始,因患目疾,暂停读书)

  1. 程茂华 著  我和你的语文故事  湖南教育出版社

阅读感言:【好书推荐】程茂华:我和你的语文故事

2.尉天聪 著  回首我们的时代  中国文史出版社

阅读感言:【原创】杨智慧:读它吧,台湾就在你身边!

3.刘慈欣 著 超新星纪元  重庆出版集团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用他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和思维,给我们描绘了成人世界消失后,面临地球的突变,孩子们怎样建立自己的国家,建立自己的体制,联合治理好这个人类家园。想象奇特,而又给人以现实的思考。

“超新星纪元”应该是“三体世界”的前奏,也是“三体世界”的预演,我觉得可以推荐给五六年级或初中学生阅读,树立他们阔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4.刘震云 著  一句顶一万句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一句顶一万句》是茅盾文学奖作品,是中国几代人寻找心灵朋友的故事,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

5.埃德加 斯诺 著  红星照耀中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8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一部厚厚的《西行漫记》风靡全世界,让全世界各党派各国家了解陕北红军的勃勃生机。作者历经一个多月艰苦现场采访,与高层对话,参加军民活动,深入陕甘宁一线,获得一手珍贵资料,向世界报道了一个崭新而有活力的边区政府。

在这本书里,作者直接采访高层,高层人物的许多故事都由此第一次公开。读来让我们亲近了这些伟人。这部书曾被国统区列为禁书,新中国后,作者也多次来访中国,并再次与中国高层见面,关注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与中国建立了深厚友谊。作者去世后,后人遵照其遗愿,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6.林语堂 著  京华烟云(上、下两册) 江苏人民出版社

这部小说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跨越30多年时间,讲述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这部小说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作,原著《A Moment in Peking》,张振玉翻译,后来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反映了从晚清到民国大户人家的悲欢离合,有着《红楼梦》的意蕴,明显受着《红楼梦》的影响,日常琐事显示了人间冷暖,读之让人感叹不已。

林雨堂本来想翻译《红楼梦》,奈何故事离他们那个年代有点远,干脆写一本《京华烟云》,里面每个人都有红楼梦的影子。有人誉之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木兰的哥哥迪人有着贾宝玉的性格,爱近女色,吃掉银屏的口红。银屏带着晴雯的色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红玉则像林黛玉,才高八斗,体弱多病,最后焚烧诗稿,投湖自尽也是和黛玉“寒塘渡鹤影”一样的下场。

小说的结尾喷发在抗日战争壮怀激烈的情绪中……

7.张恨水 著  虎贲万岁  重庆出版集团

常德保卫战是一场惨烈的战斗,8000国军对抗着60000多日军,号称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被拍成电影《喋血孤城》,国军英勇的抗日故事影响世界。著名作家张恨水,没有到过常德,受常德保卫战幸存者的委托,被虎贲的抗日故事深深打动,扔开写惯了风花雪月的笔,靠着一大包一大包的资料和幸存者的口述,开始还原这部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故事。

全书除极个别借用文学形象外,大多用真人真事,真姓名真地名,沉浸式叙写着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为这些抗日勇士们树碑立传。

身为常德人,身处常德地,我都不能像张恨水那样,那么深切地了解常德城以周围的山山水水,更不能了解抗日勇士们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那些日子,我一直被余程万率领的57师官兵们保家卫国感动着,画面感强,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虽不在刻画人物,但在给我们增添崇高的精神养料。

我觉得每一个常德人都应该读读这部作品,以更加珍惜我们这个时代和生活。

8.武向南 著  听南怀瑾讲佛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

《听南情瑾讲佛学》的讲述者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老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作者将南怀瑾先生的佛学思想择其要点,重整体系,融入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验,从佛学综述到中国禅宗大师,从中国禅茶到佛学经典,分门别类,寻章摘句,给初学佛教者一个导引,既有理论的解读,又有学者的思索,适合细读。

9.[奥地利]茨威格  著 高中甫等 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光明日报出版社

茨威格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著名作家的身份和第一人称写法,讲述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我”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写得哀婉动人,又低迷失望,满溢着人性的光辉。2005年,徐静蕾改编导演成中国版同名电影,姜文、徐静蕾主演。难得看小说的人,可以看看中国式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过,味道完全不一样了啊!

10.[日]太宰治  著   烨伊 译  人间失格  武汉出版社

太宰治是年轻人喜欢的作家,以“私小说”的自我告白而著称,这是女儿留在家里的一本小说,大约是她曾经阅读过的。闲来无事,我也捧读起来,读着读着,似乎有了郁达夫早期留学日本的小说味道,一样的抑郁质,一样的某种年轻人的病态心理,小说细腻而真实,解剖自己,解剖社会。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终1948年成功自杀,在自我放逐和沉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39岁。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向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著作。本书是其代表作,可以一读了解不同作家的风格和生活。

11.刘雅玲 主编    溯源澧水  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刘雅玲 主编    溯源沅水  湖南文艺出版社

《溯源澧水》《溯源沅水》是《常德晚报》记者和摄影师们团队的大手笔,也是常德市地方政府对沅澧大地的一次深度考察和调研。记者们分组从澧水和沅江的尽头逆行溯源到这两条常德母亲河的源头,沿途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地理现状等等,被如椽大笔跨越时空,挟着风雷,五彩描绘。故乡事,故乡人,故乡情,读来亲切自然真实,余味无穷。

这两本书出版近10年,但其文化价值无限。我觉得,可以作为广大中小学生走进常德、了解常德的教科书,也不啻为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两本最优秀的地方乡土教材,更是值得所有常德人认真看看我们头顶这这片天,脚踏的这寸土。

13.陈丹青  著 退步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即是自我解嘲回应对人对他的“退步、颓废”批评,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陈丹青在国内火爆,即在于他的独立精神和口无遮拦,在于他从纽约归国任教清华,又从清华毅然辞职去美。读这本书,一笑了之也好,会心一笑也好,还是值得国人对文化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做冷静思考。

14.[美]梭罗  著   潘庆皊 译  瓦尔登湖  作家出版社

梭罗的《瓦尔登湖》这一经典名著,似乎是众生诗意栖居的代名词,文章引用的多,朋友谈论的多,但真正认真一字一句读完的少之又少。因为《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更是一本智慧的书。作者是一名难得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在瓦尔登湖筑庐而居,与草木、鸟兽、山川为伍,自说自话,自思自悟,自给自足,写下关于自然、草木、鸟兽、社会、国家的精美散文。这一篇篇既生动细腻又深刻精粹的心灵文字,要求读者只能在寂寞和恬静时候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很久,一字一句咬文嚼字,也难得理其精髓,恨不得再来一次两次的细读精读,但太费时间费脑也费眼了,不然,大多数的读者刚看了开头便翻到了尾,表示到此一游即止。不信,你试试看?能慢慢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有几人?

15.刘瑜  著 送你一颗子弹  上海三联书店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

这本书很有意思,写了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观点和看法,适合碎片化阅读。刘瑜妙语连珠,不拘泥学术,不炫耀才华,用接地气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有腔调。很容易产生共鸣,解决自我分析的焦虑,文笔中透露出来的孤独和偏执,不造作反而很温暖。

16.陈徒手 著  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本薄书,我暑假买来即一口气读完,对“文革”爆发前的50、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了更具体而真实的了解。作者是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校友,后在《北京青年报》当编辑,陈徒手是笔名,真名陈国华,收集中国知识分子专题资料是他的主攻方向,曾经十多年到各图书馆和档案馆亲笔摘抄几百万字的原始资料,正如著名作家邵燕祥在序言里说的第一句话“没有真相就没有历史”,作者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更加客观而真实的还原这段不可言说的历史。作者重点用文件、用记录甚至用真实细节说话,尽管作者不煽情,冷静客观,读者读后也会感叹唏嘘,一身冷汗,甚至汗不敢出。

作者专题记录了俞平伯、马寅初、陈垣、冯友兰、汤用彤、贺麟、周培源、傅鹰、王瑶、蔡旭、冯定等11位学界大儒在历史大潮中沉浮挣扎的故事。

17.陈徒手 著 人有病 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为作协机关年轻人,对作协前人的是非曲直心存敬畏,想轻轻拂去历史的灰尘,走进了解他们的前生后世,作者用了十年时间,采访了数百活着的知名人士,查阅并抄写了大量档案、会议纪录,真实地再现了俞平伯、沈从文、丁玲、老舍、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作家在一九四九年后的遭际和故事,以及他们的心理历程,让读者了解到那一段段尘封而伤感的往事。

这本书读得很压抑,很痛苦,很漫长,很无望,常常要掩卷深思,让心休息片刻,才不至于心疼难受。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气和胆识,更佩服作者的虚妄的求真精神,好在作者是在世纪交替之际做着这件惊人骇俗的工作。书出版20余年,作者不停修改和补充,在知识界特别是在文学界长盛不衰。我也读中文系,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命运特别关注,特别是有拙著《我说民国大师》以后,中国作家解放后的思想动态、写作现实和命运遭遇更是我特别特别关心的事情。于是,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胃口,我在网上淘到的这本书的时候是第18次印刷,大有岳南《南渡北归》的盛势。毫无疑问,这本厚厚的大书是作者一辈子最大的收获,可以告慰那些远逝的文学先人了!

18.皮远文 著  跑跳笑乐教育  团结出版社

这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用几十年的心血,占有大量的理论材料和实践材料,提炼出的有关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好教材,用“跑跳笑乐”四字为纲,系统性地提出“让孩子们享受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理论和策略,忌空谈,实践性强,操作性强,有案例,有经验,适合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阅读。

我越认真阅读,越打心里佩服在浮躁之风盛行的教育环境里,皮远文老师能够静下心来,拜师求教,读书探索,不为浮名,不为功利,心心念念为教育做实事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为之汗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