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追悼会上,100多万人默然肃立,只有一个人坐着

 历史客栈 2024-12-05 发布于山东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北京市民共100多万人,参加了这场举世同悲的追悼会。

追悼会长达几个小时,全场所有人都默然肃立,即使是腿有残疾、坐着轮椅来的罗瑞卿,也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直站着开完了追悼会。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坐在椅子上,也是全场唯一一位坐着的人,就是宋庆龄。

宋庆龄与毛主席是同龄人,一个出生于1893年1月27日,一个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正好相差11个月。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一生都在遵循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因此,她对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有好感的,把共产党人当成同路人。

毛主席也对宋庆龄非常尊敬,数次派人或写信慰问宋庆龄,关心她的安全,不过,两人很长时期都没有见过面。

直到1945年8月30日,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才第一次去拜访了宋庆龄。

毛主席在重庆期间,会见过上百位各界知名人士,跟所有人都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但是在宋庆龄面前,毛主席却始终毕恭毕敬,以最高礼仪相待。

几天后,宋庆龄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也是提前就到门口等候,亲自迎接宋庆龄。

通过这几次会谈,宋庆龄对毛主席也有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回忆说:“国共谈判时期,我在重庆初次和他会见,就感到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他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

可见,宋庆龄对毛主席也是非常敬重的,对他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全国人民的导师”。

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时,毛主席先后两次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共同建设新中国。

第一次是在1949年1月19日,毛主席与周总理联名给正在上海的宋庆龄发去一封电报,写道: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臻意,伫盼回音。”

不过,当时上海的形势仍然很紧张,宋庆龄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动身,并给毛主席回了封信,写道:“接获大札,敬悉伟大的主席和全党同志对我的关注,至为感激,经长时间考虑,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根据我的预计,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到了1949年6月19日,毛主席又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写道: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这次,宋庆龄没有顾虑了,就在邓颖超的陪同下,一起北上。

宋庆龄到达北京时,毛主席率领几乎所有在京的领导人,一起去车站迎接,毛主席还亲自走上车厢,把宋庆龄接了下来,这在毛主席的一生中,还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新中国成立时,宋庆龄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后来回忆说:“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我能成为这个政府的一员,是我一生中莫大的光荣。”

在建国后的20多年中,毛主席与宋庆龄一直互相敬重,毛主席听说宋庆龄身体不好,就会派人组成医疗小组,去给宋庆龄看病;宋庆龄听说毛主席缺乏营养,也会派人送去补品,给毛主席补充营养。

毛主席的摄影师侯波说:“毛主席对宋庆龄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重,甚至可以说表现出了对其他任何人都不曾有过的尊重。”

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也说:“宋庆龄同志一向敬重毛主席,在她北京和上海的客厅里,一直悬挂着她亲自挑选的孙中山和毛主席的照片。毛主席的照片都是生活照,显得十分亲切。”

1976年9月9日,当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宋庆龄悲痛欲绝,不顾自己的身体正患重病,立即从上海赶赴北京,送毛主席最后一程,并为毛主席亲自守灵。

9月18日那天,宋庆龄很早就去了天安门广场,参加毛主席的追悼大会,因为她的身体非常虚弱,再加上站的时间太长,宋庆龄渐渐站不住了,只能靠旁边的人搀扶着。

到了最后,宋庆龄连搀扶着都站不了了,身体一直在往下滑,工作人员就给她搬来了一把椅子,让她坐在了椅子上。

就这样,宋庆龄成为全场唯一一位坐着的人,但是,没有人会说什么。

(参考资料:《宋庆龄往事》《回忆宋庆龄》《毛泽东书信选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