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生活在一个与生俱来的圈子里。这个与生俱来的圈子是由每个人的父母、家族决定的。 一个人面对这个与生俱来的圈子从理论上讲,只有两种态度: 一是保持这个与生俱来的圈子,二是不断打破与生俱来的圈子。 刘邦的父亲太公是第一种人的代表。高祖六年,刘邦称帝后,在太公家臣的启发下封太公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然住进了皇宫。 据《西京杂记》 记载:太上皇移居长安后,住在深宫里,天天闷闷不乐。刘邦很奇怪, 通过左右一打听,原来太上皇自幼所喜欢的是和一些屠户、 商贩,卖酒、卖饼,斗鸡、踢球(蹴鞠),一生以此为乐。 现在搬到这儿,所有爱好都消失了,所以很不开心。刘邦一听,好办,把老家搬过来!于是,刘邦仿照沛县丰邑造了一座新城,并将丰邑太公的故交全迁过来。太上皇一看,乐了! 这座新城后来改名新丰。新丰城修建时,完全按照原沛县丰邑的老样子,街道、房屋,一切照旧。男妇老幼,齐聚新丰, 每个人一看都知道自己的房子在哪儿。街上到处跑的狗、羊、 鸡、鸭也都能认出自己的家。 《西京杂记》不是信史, 所记仅可作参考。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征引了《括地志》 的一段记载: 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 高祖乃作新丰,徒诸故人实之。 太上皇乃悦。按前于郦邑筑城寺,徒徙其民实之,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日新丰。 《括地志》的记载应当可信。参照《西京杂记》,可知《西京杂记》所说大体不差。 太公当了太上皇,自然可以拥有一个新的生活圈子,这个圈子就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忠臣良将。当时愿意结交太上皇的大有人在;但是,汉高祖的老爸拒绝这个新圈子,恋恋不舍原来的圈子。身为皇帝的刘邦权力无边,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将沛县丰邑搬到京城都市圈!皇帝一声令,新丰应声起。 汉高祖刘邦是第二种人的代表。 刘邦原来的生活圈子是他当亭长时的圈子,这个圈子里多是下层吏员、编户平民,也有不法之徒。但是,刘邦并不甘心这个圈子。他起兵反秦, 投靠项梁。这样,他有了一个以项梁为首的义军圈子,项羽也是这样新圈子的重要人物。 项梁战死后,义帝成为楚地义军的最高统帅。刘邦成为以义帝为首的楚地义军圈子的重要成员之一。 秦帝国灭亡后,刘邦成为项羽分封的十八诸侯之一。刘邦又有了一个新圈子:诸侯圈。 圈子有大有小,圈子之中往往又有圈子。 刘邦作为天下诸侯圈的成员之一,他还拥有自己的圈子。 这个圈子是以丰沛故人为主的功臣集团。他接纳天下贤士, 张良、陈平、郦食其、陆贾等一大批忠臣,韩信、彭越、 黥布等一大批可用之人都进了他的圈子。最终他利用了天下人才这个新圈子,打下了刘姓江山,当上了西汉帝国的开国皇帝。 刘邦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他的圈子。秦国旧臣叔孙通、 汉军戍卒娄敬,都成为刘邦新圈子里的重要成员。 走太公之路,还是走刘邦之路,其实是一个人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一个人接受某种选择。但是,圈子的扩大、更新,是一个人不断尝试一种新生活的必然结果。有了新圈子不一定要抛弃旧圈子, 但是,没有新圈子,可能就不会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换言之,追求事业的成功大多要不断更换圈子,追求做人的成功就不一定了。 圈子有大小之分,有雅俗之别。但是,不论大小、雅俗, 是圈子,都有门槛。 对自己向往的圈子,不要急于往里进,因为你还未达到进人一个新圈子的水平。水到渠成,花熟蒂落,功到自然成,春来花自开。当你具备一切条件之时,这个圈子会自动接纳你,欢迎你。此时,进人一个圈子的时机才真正成熟。 圈子的划分非常复杂。 有的圈子以职业划分。比如娱乐圈、学术圈、书法圈、 绘画圈等。只有从事这个职业, 并且有了同行的认可,你才可能人圈。 有的圈子以财富划分。比如富人圈。只有你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你才可以进人这个圈子。 有的圈子以个人的成就划分。比如名人圈。这也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圈子。 名人圈最为庞杂,它包括娱乐界、体育界、文化界、科技界等。 打破圈子很难!因为圈子是群体公认的,所以,得不到群体的公认就很难进人一个圈子。我们没有必要刻意追求进人某个圈子,因为你想进也进不去,既然如此, 何必苛求呢?顺其自然是对待圈子最好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