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5年被《商旅杂志》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又有了新玩法:把机场网红地标「森林谷」作为运动场所,并定期在此开设锻炼课程。在森林谷的繁茂枝叶下,迎着雨漩涡瀑布带来的氤氲水汽,戴上耳机,在候机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动感单车课,或者来上半个小时的普拉提,不失为一种独特体验。只不过,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的场面好像有些眼熟:夜晚街头,一群人戴上耳机,在路人侧目中陶醉热舞——这种叫做「无声舞蹈」的群体活动,曾一度因为「紧绷松弛感」而被嘲上热搜。但事实总是最好的回答:自2023年在樟宜机场首次举办,这一系列锻炼课程已经运营一年多,每月课程节节爆火,更有人为了体验机场的锻炼课程,特意选在樟宜机场转机,足以证明它的成功。不仅如此,这种开设在机场公共空间的运动课程,还有可能会成为各大机场拓展健康业务的可复制道路。樟宜机场锻炼课程背后的主办方是一个叫做Minmed Wellness的健康检测管理机构,其集合式门店就开设在临近的商场星耀樟宜四楼。运动课程是机构下设的服务类型之一。在入驻樟宜机场之前,Minmed Wellness就已经在新加坡热门商区,用锻炼课程频频「试水」。Minmed Wellness会提前在社媒放出月度课程安排,体验者可以通过官网预约购买包括瑜伽、动感单车、普拉提等锻炼课程。据官网介绍,体验者无需具备先前经验,课程面向所有水平的运动人群。而课程单价在19-45新币(约合人民币102-243元)不等,相较于新加坡20-63新币(约合人民币108-314元)的团课均价,这个价格相对公道。 无门槛、价格适中、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这些特点似乎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引流。课程完成后,体验者就能获得一次免费的全身健康检测,可以到达Minmed Wellness门店完成体检。而这,才是这家机构的核心业务。机场的锻炼项目更像是「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手段。用锻炼项目拓展更多的客户群体,把「散客」转移到长期项目,培养品牌依赖度。以「流量」反饲核心业务,才是他们更长久的目的。Minmed Wellness Collective位于樟宜机场的门店 换句话说,在机场公共空间的锻炼课程,更像是品牌在机场的设置定期「快闪」推广。虽然品牌在机场开设快闪店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用运动承载宣传,并不多见。樟宜机场内部的其他品牌似乎也嗅到了这种模式的宣传潜力,纷纷向Minmed Wellness抛出橄榄枝,将自家品牌融合到运动课程中,完成一次完美的「软植入」。本土瑜伽工作室Freedom Yoga、连锁健身房Absolute等健身品牌率先联动,主动提供指导教练和免费体验课程;开在星耀樟宜的运动装备品牌也不甘落后,为体验者提供品牌礼品套装;就连主打健康茶饮的霸王茶姬也要来蹭一波热度,在运动空间放上奶茶小车…… 迪桑特为顾客发放的运动社群邀请券 图源:小红书@Hans在人流密集的机场地标,完成一次低成本高质量的品牌露出,谁能不心动?这种「快闪式」的锻炼课程已经成为了一个高质高效的非传统广告位。其背后蕴含的商业价值,早就超出了单一的运动功能。 ACI World发布的2024全球旅游者调查报告显示,旅客对机场提供的鼓舞有更高个性化合娱乐性需求,其中就包括对健身房和健康设施的兴趣。机场健身,其实也早有实践了:国内的部分机场已经在贵宾厅设有小型健身房;机场的酒店也基本配置了健身空间。但二者都仅仅服务少部分人,并无标准化的商业健身空间。作为全球首家「安检后」健身房,ROAM Fitness于2017年在巴尔的摩-华盛顿机场开设首店。其目标是向更多机场拓展,最终成为全球机场连锁健身房。但事实并不如所想一般美好。七年过去了,ROAM Fitness的商业版图只拓展到了费城国际机场一家。在机场开设健身房的确面临着重重困难,而其中最难翻越的两座大山是成本和效率。据界面新闻报道,2018年上海浦东机场与日上免税行签下7年租约,1.7万平米7年410亿元,平均每平米的7年租金高达241万元;同时,据枪枪了解,目前大兴国际机场某商铺的月租金可达百万量级,而根据不同的类别和点位,租金还会更高。除去高昂的租赁成本外,机场商铺的面积有限,也难以完全实现商业健身房的功能。此外,机场商铺的租赁合同期大多为2-5年的长约。签下长约后要面对的,是不稳定的客源、不稳定的需求——毕竟机场客流也分淡旺季,有机场健身需求的人也在少数。由此一来,健身房的坪效自然不能与餐饮、购物等其他商业空间相匹敌。但樟宜机场的Minmed Fitness给出了机场健身的新思路:跳出传统的机场商业模式,把健身场所由纯商业空间向公共空间拓展。Minmed Wellness「跳出来」的好处足够明显:公共空间无需水电,却自带灯光布景等基础设施,租赁成本大大降低;开设的运动如普拉提、动感单车等,运动器械类别单一,简单易操作,布置成本并不高。这种「快闪」式健身空间更大的优势其实是「灵活」。一方面,间断不定的课程安排带来了「短租」的可能,随办随走,根据经营状况和机场安排可以随时撤出,降低了一定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机场长期可用的公共空间又为运动业务提供了周期性、常态化的经营可能。Minmed Wellness 每年都会配合机场节假日进行假休,但第二年重新恢复营业后,依然热度不减。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种既「短」又「长」的模式,已经部分克服了机场经营的低效难题。Minmed Wellness运动课程配合机场进行假休公共空间的属性为机场运动提供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背靠机场,天然有流量优势。机场为运动业务拓展客源的同时,运动热度也给机场带来了更多消费,岂不双赢?而这种高效的机场运动模式,同样有着可借鉴可复制的可能。机场作为一个庞大的功能综合体,完全可以利用好合适的公共空间,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再拓展一项健康业务。同样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商区之外,大兴机场的公共空间宽敞又温暖。甚至因为设计前卫、功能齐全而被来往旅客睡成了「洗浴中心」。倘若真的能在这些公共空间开设锻炼课程,让旅客在无聊候机时还能运动放松,那么大兴机场作为「生活空间」的含金量,恐怕还得再翻一番。再将视线放长远来看。据贝哲斯咨询调研数据,2023至2029年期间,全球机场飞航空收入市场规模将以6.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同时,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24年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将突破4亿人;作为头部健身连锁品牌,乐刻健身在国内的门店数量也已经超过了1700家……可以看出,机场商业继续向综合体转型,伴随着健身人群持续增长,由此,开发机场的运动功能,的确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某一天,我们是不是也能在大兴、白云等众多机场,预约一节普拉提课,在登机前锻炼锻炼,放松身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