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修心宝典《定心心经》,全文仅56字,字字珠玑,常读豁然开朗,心定神宁!

 王心雨 2024-12-06

原创 古翰 古韵翰林 2024年11月20日 07:45 广东 42人

图片

 点击蓝字『古韵翰林』关注古翰


《定心心经》是道家的一部修心宝典,强调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境界。它倡导万变犹定、神怡气静,主张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点养气、无私无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内外无物、心神净明的境界。这部宝典有助于修道者宁静心神,实现心静如冰、定心如水的至高境界,是道家静心安神的重要秘籍之一。

图片

《定心心经》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戒点养气,无私无为; 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图片

【壹】: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释义:内心纯净如冰,冷静自持,即便遭遇天崩地裂,亦能泰然处之,波澜不惊。

心得感悟:心若冰清,是超脱尘嚣、不为外物所动的至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云:“君子坦荡荡”,意指君子胸怀坦荡,不为外物所累。于今之世,信息洪流、生活快节奏,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尤为难能可贵。这要求我们不断修炼心性,不为外界喧嚣所扰,从而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理智,此乃现代人心理素质之考验,亦是应对复杂世界之智慧。

图片

【贰】: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释义:面对世间万变,心神依旧稳定,气息平和,不为外界所动,泰然自若。

心得感悟:万变犹定,是对变化无常的深刻洞察与从容应对。《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唯有不断自我提升,保持内心平和,方能顺应时势,把握机遇。此心态启示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内心都应保持坚定与宁静,如此方能在变化中寻得自我,实现价值。

图片

【叁】: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释义:忘却自我,专注于本心,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达到极致的定静。

心得感悟:忘我守一,是修行至高无上的境界。《庄子》提倡“逍遥游”,意指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而今,我们常为自我与物质欲望所困,忘我守一提醒我们,唯有超越自我,方能实现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这是对自我的深刻反思,亦是对现代人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的智慧启示。

【肆】:戒点养气,无私无为

释义:戒除杂念,涵养正气,达到无私无欲的自然状态,顺应自然,不强求。

心得感悟:戒点养气,是自我修养的必经之路。《道德经》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常被私欲与功利驱使,戒点养气则告诫我们,唯有放下私欲,方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这是对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与精神富足的启示,亦是对功利主义的深刻反思。

【伍】: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释义:上下相互关照,精神与面色相互依存,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怀与精神共鸣。

心得感悟:上下相顾,是人际和谐的相处之道。《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社会,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上下相顾提醒我们,唯有相互关怀与支持,方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是对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中应有的态度与行为的启示,亦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解。

【陆】: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释义:于内心深处积蓄意念,控制纷乱思绪,使心灵归于平静。

心得感悟:蓄意玄关,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与掌控。《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被各种思虑与焦虑困扰,蓄意玄关则启示我们,唯有通过内省与自我控制,方能实现心灵的平静。这是对现代人在面对压力与挑战时应保持的心态的启示,亦是实现内心平和的智慧。

【柒】: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释义:内心与外界皆无所执着,心神达到清净明亮的境界,超脱世俗纷扰。

心得感悟:内外无物,是至高无上的心灵自由。《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指超越物质追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中,我们常被物质欲望所束缚,内外无物则提醒我们,唯有超越物质执着,方能实现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是对现代人追求精神富足与心灵自由的启示,亦是对物质主义的深刻反思。

与君共勉!

END

图 |古韵翰林 

文 |古翰整编,仅供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