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种姿势,这种姿势我们把它叫做圆肩圆背或者叫C形肩,胸是含进去的,背是被牵拉的、肩胛骨是展开的,人是非常颓、非常丧的一种状态,这是很多朋友因为过度劳累、精神疲倦,造成的身体状态,这种姿势会形成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诸多症状: 首先,当做含胸动作的时候,比如现在很多朋友经常会伏案工作,坐也不坐直、站也不站直、不会挺胸抬头,此时含胸就影响肺的呼吸、心脏的搏动,于是心肺功能自然就处于低落的状态,人特别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 第二,肩胛骨会被动的展开,因为很多人特别是比较瘦弱的女性,经常出现心慌的症状,就是心率不齐的情况,往往就是因为这块肌肉比较薄,而穿行在其中的脊神经,就是从胸4胸5胸6出来的脊神经,这是调控心脏节律的神经,它受到不良刺激而诱发心率失常,我们看到很多更年期的女性或者过度劳累的女性,经常出现功能性的心率失常就是源于此。 第三,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枕部、后项部以及胸椎之间的力学关系出现紊乱失衡,于是入颅的血管就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刺激,就是颈侧肌肉容易过度痉挛紧张,进而刺激入颅的血管以及调控心脏功能、调控血管收缩的一些神经丛,因为颈部的肌肉是一个悬吊结构,它往前有肌肉,比如胸锁乳突肌,往后也有肌肉,比如前中后斜角肌,这些肌肉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悬吊样的结构,前面跟胸廓相互产生关联,后面跟肩背产生关联,于是两股肌肉相互交错汇合形成一种悬吊的结构,人体就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不管是前还是后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力学平衡,所以,如果人是含胸的状态,后背肩胛部的肌肉群,背是一个高度张力牵拉的情况,那么,在颈侧部肌肉也容易失衡,于是,肌肉就容易刺激到颈侧的入颅的血管,以及调控心率、调控血管收缩的那些神经丛。 胸廓是一个悬吊结构,如果能找到这个悬吊结构当中几个关键的开关点,只需要一些轻轻点揉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缓解这种疲劳的拘急状况,精神也会快速的旺盛起来,这个方法由几步组成: 第一步,要找到一个特殊的穴位,这是一个经外奇穴,叫臂丛神经点,首先找到锁骨,锁骨内侧端上方约一拇指宽的位置,在肌肉的侧面,按住了以后跟它做对抗的动作,坚持10~15秒钟再做另外一侧,通过这样的动作可以快速缓解颈部前侧的肌肉张力,这是一个快速缓解肌肉紧张,改变肌肉力学平衡关系的有效穴位。 第二个穴位是中府云门,手插腰、肩前倾,在锁骨下窝,也就是沿着锁骨,在它的外下的那个巨大的凹陷之内,将手的拇指塞到这个位置上,用力点下去,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圆形的骨性隆起,找到这个位置,在这个位置用手指点进去点揉,也会非常的酸痛,通过这样的点揉,因为点的位置恰恰是胸大肌和胸小肌的附着点,点揉以后酸胀感会放射到前胸,两侧都点揉之后,觉得原来前胸部出现的拘急的、气结的、闷胀的感觉迅速的缓解,人好像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样,胸也抬起来了、头也仰起来了,感觉气能够吸到底了。 做完这两步以后,就要做第三步更为重要的一个操作,这个方法是一个满血复活的组合动作: 双手握拳,两肘夹住两腋,垂直向后,顶到极限,两个肩胛骨开始做内收的动作,收到极限,头向右仰仰到极限,腰部使劲儿,足跟微微上提,坚持5~10秒钟。 这三个方法,组合应用,也就是说通过前两个方法,让胸前颈侧的肌肉力学失衡的状况得以缓解,让我们能够挺胸抬头,再做第三个让您满血复活的动作,这时候不仅可以收缩菱形肌,而且让斜方肌枕下肌群都得以牵拉而缓解痉挛,这时候头部供血自然也会得到改善,头脑也会迅速的清醒起来,因此,经常伏案工作的朋友、缺少锻炼的朋友,不妨把这个组合应用的穴位刺激方法,锻炼起来吧。 文字 | 程氏针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