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说在十几年以前,提起莫言这个名字相信有不少人都不是特别了解,也许只有在张艺谋所拍摄的《红高粱》这部影视作品当中才会或多或少的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自从在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就让他的名声大噪,一时间变得家喻户晓。 虽然这个奖项给莫言带来了数之不尽的荣誉,但是同时也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中,引起了不少学者、读者的热议甚至批评。因为有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应该获得这个奖项,甚至有很多读者和学者却对他非常鄙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中国人对于这个奖项内心非常矛盾虽然诺贝尔这个奖项在国际上面的知名度非常高,也有很多学者对这个奖项非常重视,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奖项的感情却是充满了矛盾的。一方面来说,大家认为这个奖项是在西方的标准之下制定的。 所以对于这个奖项并不是特别接受,甚至觉得这个奖项无法评判中国人的文学水平。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个奖项在世界上面的知名度非常高,并且具有着极高的含金量,所以有不少作家也都渴望能够获得这个奖项。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这些学者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态度非常矛盾。有部分人认为莫言给中国人争气了,毕竟这是中国籍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有更多的人对他却表示讽嘲讽和鄙夷,认为莫言是因为崇洋媚外才最终获得了外国人的奖项,觉得它没有了文人的风骨。 莫言的文章里面只有黑暗,没有光明莫言在自己的作品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在过去一段历史当中的一段黑暗的岁月,在那段岁月当中确实是有着非常多,让很多人觉得并不是特别舒服的地方。并且整个社会当中的负能量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从这里也无法说莫言丑化了我国的形象。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也并非没有美好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为国家作出过很多努力的人。可是如果我们来阅读莫言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作品当中只写出了过去历史当中黑暗的一面,但是却没有写到任何阳光。 这就给很多外国人形成了一种印象,就是在当时的我国社会当中是没有任何阳光的,所以在这里也迎合了西方学者的口味,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研究文学就会发现,其实揭露旧社会的文学奖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鲁迅先生。 但是鲁迅先生创作目的却是为了能够让中国朝着更加先进的文化方向进行前进,可以说他的作品是在冲破黎明之前黑暗当中的惊涛骇浪。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原因所以有不少朋友对于鲁迅先生充满了尊重,觉得他还是有骨气的文人。 虽然莫言也是做出了揭露历史当中一些黑暗地方的行为,但是他的做法却并不是以这样的出发点,同时也没有引起大家的思虑,那么从这个地方大家对于这个作家自然也就不是特别尊重了。 莫言获奖是不是只有政治因素,没有文学因素呢?有很多人在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后,就觉得莫言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不过是他的作品正好契合了西方的需求,所以才会能够获奖,这和他的文学素养没有任何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原因所以才会引起更多人的鄙夷。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毕竟诺贝尔奖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并且它所颁发的奖项也是在某个领域当中最高荣誉,所以从这里来看莫言能够获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一定得到了多数评选委员的认可。 如果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因为政治需求而推崇莫言还是大家能够接受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说大多数学者都这样做就让大家感觉到不可思议了。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莫言的文学水平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国内的很多批评声音对于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而是把所有的话题和观点都指向了在莫言作品当中充斥着对于中国人性问题的鞭挞。其实这个问题在莫言所创作的多数作品当中都曾经出现过,也并不是只有这个获了奖的作品才出现这种情况。 在莫言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数量是非常多的,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说。在他所创作的很多小说里面都有对于人性的描写以及我们在人性当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残酷的情节。有不少朋友在看到这些残酷情节时都觉得不能够接受。 但是莫言却说他这样写是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温柔的语言永远没有这些残酷的情节有冲击力。如果连作者也都开始迎合大众,那么在这个社会当中就有更多的人变得麻木不仁,没有办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都会变成一潭死水。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对于作家来说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很难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也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就忘记了过去悲痛的历史。 但是作为作家他们却通过了自己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对过去历史当中的残酷依旧记忆非常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社会在进步当中更有意义。 结语: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作家只知道书写歌功颂德的作品,虽然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这样的作品却没有意义。在这位作家的作品当中,不只有残酷的情节描写,更是有很多在残酷的情节当中奋力前行的人,这种对抗的精神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这些残酷的情节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发布于:新疆 |
|
来自: 徘徊求知 > 《评论人物 人物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