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斑汤是南通市中医院姚寓晨主任中医师的名方,我于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兹用临床体会与大家分享,请同道指正。方药:菟丝子20克 仙灵脾15克 地黄15克(血热用生地,虚寒用熟地)当归12克 川芎12克 芍药12克(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12克 红花12 僵蚕10克 黄褐斑是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关于黄褐斑形成机制,姚师认为以《诸病源候论》较为全面:“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依其所论,血虚则表里不荣,邪滞则血气不和。虚而纵其邪,络脉瘀滞;邪滞袭其虚,皮肤不荣。血不荣于面而面络瘀滞,故面生斑。 方解 仙灵脾辛甘性温,滋养精血,温补肝肾,温而不燥,补而不烈。菟丝子辛甘性平,功补肝肾,益精血,《本经》有“去面䵟”。两药从源泉上共奏益精生血之功。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地黄、白芍阴柔养血和营,当归、川芎辛香活血达络,配以桃仁红花,增其行血驱邪之功。僵蚕,祛风化痰,善搜络邪而走头面,携同诸药共达病所,《本经》载能“灭黑䵟,令人面色好。”诸药同行,使血荣于面活络化瘀,皮肤得养而红润,瘀滞得化而斑消。 益肾化斑汤常用加减法如下 1:凡形体偏瘦,常见咽痛口干、心烦恶热、便燥腰酸、舌偏红、脉细带数者,是偏于阴虚。加知母、黄柏。 2:凡体形虚胖,常伴怯冷神疲、腰酸带稀、舌胖淡、脉沉带迟者,是偏于阳虚。合四逆汤。 3:凡既有神疲畏寒、面浮足冷,又见心烦烘热、自汗耳鸣等更年期症状者。合二仙汤加减。 4:凡额部独见褐斑,属瘀结心经者,加丹参、交泰丸;凡左颊独见,属肝经有风者,加柴胡、白蒺藜;凡右颊独见者,加桑白皮、杏仁清金肃肺。 中药祛斑外用祛黄褐斑 1、产妇消斑方 猪胰、羊胆、细辛各等份,用清水煎沸,冷却后再烧沸,如此烧沸3次,夜间洁面后涂于面部,第二天清晨再洗去即可。猪胰滋润肌肤,羊胆可治疗热毒疮疡,细辛通经脉、行郁破结,常用此方可治疗黄褐斑,尤其是妊娠引起的黄褐斑。 2、仙少女膏 仙少女膏(《鲁府禁方》):黄柏脾9克,土瓜根9克,大枣21枚,共研细为膏。每日早起化汤洗面,可祛皱。同样有减肥护肤效果。 3、白芷香肤保健液 白芷、白芨、白术、白附子、白蔹,密陀僧,三七等,将以上药材研成粉状提取,夜间洁面后涂抹于长斑处。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芨滋润肌肤,生肌治疮,白术抗氧化、延缓衰老,白附子对各种疔、毒、疮、疖均有特殊治疗效果,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三七活血化瘀,故此方可帮助祛除黄褐斑。 4、红花桃仁祛斑 柴胡、红花、桃仁、土元、苍术各10克,生地20克。肝郁火旺者加丹皮、栀子;因病程较长,肾气受损,偏肾阴虚者加二至丸,虚甚者加知母、黄柏;偏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鹿角胶。1日1剂、水煎3次。第1~2次煎液约300毫升,分2次温服。第3次煎液薰洗患处,1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祛斑内服祛黄褐斑 1、三白汤 白术、白芍、白茯苓各150克,甘草75克,将上述药材用水煎服。白术抗氧化、延缓衰老,白芍养血除淤,白茯苓祛斑增白,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此方可祛斑去黄,滋补养颜,适用于黄褐斑、肤色暗沉的女性。 2、菟丝祛斑汤 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何首乌12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滋肾养血,祛斑 3、薏苡仁醋方 薏苡仁300克,米醋500ml,将薏苡仁洗净浸于米醋中,密封10天后,每天取薏醋液15克取用。薏苡仁既是中药也日常食物,可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美白祛斑,尤其对黄褐斑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4、活血散风汤 当归12克,益母草9克,泽兰9克,白芷9克,荆芥穗6克,羌活6克,川芎4.5克,柴胡4.5克,柴胡4.5克,蝉蜕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活血散风,祛除黄褐斑秘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