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碑 四通碑指的是陕西耀州(今铜川)黄堡镇立的《德应侯碑》、河南焦作修武县当阳峪村头立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河南禹州东张镇《百灵庙碑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街道天心村白岩自然村建窑遗址”遇林亭”碑。 4.1中国陶瓷第一碑——耀州《德应侯碑》 《德应侯碑》的发现颇有传奇色彩,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陶瓷专家陈万里(1892~1969)与《中国陶瓷史》的主要编写者冯先铭(1921~1993)到陕西铜川考查耀州窑址,在一所区立小学的窑神庙故址,发现师生用膳的石桌竟是一块刻有“德应侯碑”4个楷书大字窑神庙石碑。 《德应侯碑》立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全称《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碑文详细记述了宋熙宁年间,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一事。德应侯就是窑神的封号,《德应侯碑》碑文全文585个字,详述了耀州窑的发展史,以及制瓷、烧成的工艺技术,黄堡镇的自然环境、居民的从业结构、陶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耀州窑和中国陶瓷史的史实石刻资料,对于中国制瓷技术的发明(特别中国青瓷的起源)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德应侯碑碑文如下: 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 三秦张隆撰并书及题额 熙宁中,尚书郎阎公作守华原郡。粤明年,时和政通,奏土山神封德应侯。 贤侯上章,天子下诏。黄书布渥,明神受封。庙食于古,不其盛哉。 侯据黄堡镇之西南,附于山椒,青峰四回,绿水傍泻,草木奇怪。下视居人,如在掌内。居人以陶器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煅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人犹是赖之为利,岂不归于神之助也。至有绝大火,启其窑而观之,往往清水盈匀,昆虫动活,皆莫究其所来,必曰神之化也。 陶人居多沿长河之上,日以废瓷投水,随波而下,至于山侧,悉化为白泥,殊无毫发之余,混沙石之中,其灵又不可穷也。 殿之梁间,板记且古。载柏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而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由是匠士得法,愈精于前矣。民到于今,为立祠堂,在侯之庙中,永报休功,不亦宜乎。一方之人,賴侯为衣食之源,日夕只畏,曾无少懈。得利尤大者,其惟茂陵马化成耳。岁以牲豚荐享之,义喜施財,为之完饰。 此真所谓积善之家,宜有余庆者也。易曰:“显诸仁,藏诸用”,正合侯之功矣。 隆退栖林泉之下,久不弄笔砚。一日,太原王从政至于门,且言马君事,侯之勒碑为文,刻诸石,将使万古之下,传知无穷。又皆知侯因阎太守而列位于王公之下矣。斯诚可纪,固无惜荒唐之言,直笔以书之。 大宋元丰七年九月十八日立石 镇将刘德安、张化成 三班奉职监耀州黄堡镇酒税兼烟火吕闰 茂陵马化成施石立碑,男马安、马信、马明 太原王吉掌勅看庙清河张昱州人刘元刊 《德应侯碑》将合土配方、制坯成型、装窑烧制、成瓷成品,整套的制瓷工艺流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德应侯碑》还记述了提升耀州窑制陶工艺的一位姓柏名林的制瓷专家,柏林是东晋时人,并在晋永和年间(345-356)将制陶技艺传入耀州。 《德应侯碑》的发现颇有传奇色彩,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陶瓷专家陈万里(1892~1969)与《中国陶瓷史》的主要编写者冯先铭(1921~1993)到陕西铜川考查耀州窑址,在一所区立小学的窑神庙故址,发现师生用膳的石桌竟是一块石碑,碑首“德应侯碑”4个苍劲的楷书大字。能够促使陈万里到耀州考查发现“德应侯碑”的前因是,1051年,陈万里在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的窑神庙里,发现了另一通碑,就是我们下要讲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 4.2中国陶瓷第二碑——修武《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 比耀州《德应侯碑》迟十几年的焦作《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就是焦作陶瓷行业从耀州所请窑神德应侯之庙记。1951年,陈万里在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一座破旧不堪的窑神庙里,发现了该碑。碑高1.87米,宽0.67米,厚0.2米。整个碑身刻满文字,正面有,背面也有。碑文刻于不同时期,一个刻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一个为元符三年(1100年),一个为皇庆二年(1313年)。正面碑文正文上部分记载碑刻的主旨、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正文下部分镌刻了程公歌序。石碑下部及背面还镌刻了许多资助人的姓名。一通石碑,三次镌刻,跨越了宋元两朝200多年。如图 图十一当阳峪窑德应侯碑拓片(来源百度百科) 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碑文: 碑首篆额铭文: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 碑正面铭文: 解牛之技,以神而遇,庖丁得其妙理。削鐻之能,以神而凝,梓庆全在性觉。然则,士有独见之智,固足以创立万世法。大哉!百灵之智也,造范磁器,乃其始耀郡,立祠则其先也。 性天内观,神心反照,因土山之所,宜假陶甄之作器。大朴既茧于红炉,造化巧成于天地。器范一成,利用周世。虽有智者无以过也,述之而已;虽有能者无以踰也,继之而已,兹天下后世之赖也。虽利用其材,有时而废,吾之器无时不用;百工之械,有时而缓,吾之器无时不急。是宜有功于民,故以祠之。百灵之功,为利于世,岂小补哉? 时惟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户。或作一日,当阳都户温良昆仲,聚众而议。曰:尝闻水之有派,必因其源;木有枝,必根其本。吾徒世事此业,岂可忘其本乎?于是,允协众意,欣然翕从。遂蠲日发徒,远迈耀地,观其位貌,绘其神仪,乃立庙像于兹焉。春秋祀之,自此始矣。 斲轮至于轮扁,飞鸢至于墨子,天下之绝工也。吾尝观当阳陈立子基之徒,造范磁器,皆得百灵之妙意,亦天下之绝工也。因而作歌以赠焉。 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闰二月十五日建扈庆雷顺杨贵立石 碑正面下部铭文: 施庙地:陈应男陈翔。盖庙:都维那温坦男温玉。同维那任守和。同维那张谨姪张生。张润、吕简、王凖、崔秀、李贇、陈仲、眭万、宋应、魏贇、陈荣、李京、王应、赵贇、阎善、王素、王仲、卓真、姚润、姚通、雍客、刘清、王权、郝谨、秦润、魏立、李吉、崔应、崔景、郭乂、王万、郭仲、刘泉男、刘宝、崔万、眭周、眭应、扈庆男扈安。元符三年七月十五日盖庙毕。 庙令:陈浩。保正:胡万。大保老人:赵进清,刘义 居户:贾彦,王安节。居户:贾润男贾彦。都务:孟琼,本居山阳北。 居户:王宣、赵寅、郭宗、李宪、张永言、陈遇、王安、田清,元立。 碑背面铭文: 怀孟路修武县当阳村重修土山德应侯百灵庿(庙)记 维那头:李义弟李顺。维那头:赵成男赵国用。维那头:李荣弟李贵。冯成、宋真、王德、赵义连、王成、刘天瑞、陈荣、王定、刘德、郭林、郭琼、刘真、赵顺、赵贇、赵顺、赵林、赵彬、冯义、杨秀、元忠、元清、任信、牛忠、牛漕、逯贇、高全、高清、高源、侯全、余云、高喜、刘成、刘典、王七、秦傅士、李林、赵义、瞿忠、王真。 蔺村石匠:田秀刊 4.3中国陶瓷第三碑——禹县《百灵翁庙碑》 河南禹州东张镇的百灵庙碑其碑石不见,其碑文载于民国《禹县志》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当地陶业者,意在百灵翁的庙宇旁边立碑,所请当地的一位隐居者张克己撰写了碑文。 图十二《禹县志卷三.山志》所载东张镇百灵庙碑碑文 张镇百灵庙碑碑文:(注:残缺不可识字用符号□代替) 夫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百工。炼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州之西北二十五里曰东张,古今以为陶甄之所。其地东连大隗,北枕大礴,西接大仙,南附杏山。泼蓝堆翠,不啻屏列。所居之民,皆以烧造瓷器为业,乃所谓凝土为器者。其所由来远矣:是镇金国末年最为繁盛,人稠物充,几有万室;市井骈阗,不减城邑。逮壬辰兵烬之余,百不存一。□□□复业之家,相继而至。陶氏所用石炭,穴地数百尺,下为水势所夺,人力不敌而弗可易得。于是乎供公之家,□□□□□其力役匠石者流,运其妙用,施其技巧,以薪以蒸,用代烧变。其瓷之优,比之他所,实为拔萃。远方之人,竟来兴贩,车载驴驼,恒无虚日,散而之四方者,不可胜计。爰自破宋之后,浮于颍蔡,达于淮汉。诚百家必用之物,一日不可阙也。俾是乡之民,不耕不商而衣食自足,其润民济世之利,不亦博乎? 比者冯亨、韩相、敬□、□□、张松、常德诣门来高于余,曰:“我辈世业陶甄,有本镇德应侯柏灵翁之庙,□□圣之像,乃司土工之神也。顾兹殿宇严肃,积有年矣。闲闲公书额在焉。于岁时致祭之余,我辈欲树一碑,反先生为文。一则表神明之功德;二则表官府供张之善政,可乎?”余曰:“文则不能,乃心可谓笃于敬神而不忘其本,兼深上司之念,善莫大焉。”公等乃具酒澧,会乡人同业之愿从者,鸠工聚材而乐输者众。 噫!圣王之制祭祀也,德施于民则祭之。山谷川林丘陵,民所取材用,则祭之常。以耀州黄堡镇碑文考之,德应侯乃宋熙宁间所封之号,实主山林川谷土地之神也。柏翁者,乃晋永和中□人耳,讳林而未闻其字,识土地所生,风气所宜,授时人烧变甄陶之术,为立祠堂,设配享于□□,以报其功。 予谓诸子曰:“若辈求财帛于火烛之中,实赖神休暗保佑,刻铭之心,此固不言而可知。请问更张之善政,何也?”公辈曰:“我等各家埏埴以为器,早作夕辍,不胜劳苦,衣食仰于斯,赋役仰于斯,人事凡百,皆取用于斯。日就月将,久乃底绩。逮夫开窑之日,官取十一之税。或出卖于他方,复以起税税之。至元十九年,敬奉宣慰司剳:付窑货客人起税三十分之一为率。至元二十二年,又催□□使州榜文,仍革起税重税之弊。此乡之民受惠良多。斯不亦更张之善政乎!先生生吾闾里,此中事迹,能曲尽其故。恳恳见嘱,勿多让为幸。”辞之不获,尤嘉其用心之良,略记其大概云耳。 时至元二十三年岁次丙戌二月十五日。冯亨等立石。 4.4第四通碑——遇林亭窑址碑 遇林亭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山西北部,紧邻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莲花峰,分布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据说约九百年前,当时遇林亭窑址所在地(星村)。崇安的官道所贯穿,为方便行人,当地善人捐资搭盖有一风雨亭, 据说武夷山市星村镇莲花峰风雨亭建在崇安的官道旁。相传北宋时期,有个北方烧窑师傅林某携家眷逃难,路过武夷山风雨亭避雨,遇到两人,一为建州水吉窑制坯师傅,一为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因言及此地山形宜窑,山上松柴、瓷土等原料充足,且交通便利。三人谈的投机,遂决定合伙在此地营造窑场,一人出场地及制陶设备,一人负责制坯,一人专责建窑烧制。三人齐心协力,加上条件得天独厚,致使窑场越办越火,产品销往四方,声名远播。为了纪念林某,便将风雨亭更名为“遇林亭”。现在吗,遇林亭不但成了窑场的名字,也成了地名。1961年,"遇林亭窑址"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纪念。如下图 图十三遇林亭窑址碑(来源:百家号/岁月如梭方正) 1998年10月对该处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取得重大收获,据出土的文物显示宋代古窑所制的,正是"建窑"系列的产品。其中有两个窑炉:1号窑炉是一座沿着山坡斜上而建的"龙窑",全长73.2米,每窑约可烧制 5万件瓷器。2号窑炉的结构与1号窑炉为同一类型,也是沿坡而建,只是比1号窑炉更长,更宏伟、容量更大,全长约113.1米,此窑一次可装烧8万件瓷器,其产量惊人。产品以黑釉器为大宗,兼烧青、青白釉,产品胎骨浅灰、灰白、灰褐色,器形有碗、碟、洗、杯等,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制年代为宋代。其中黑釉碗数量居多。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遇林亭窑址"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