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黄土高原苍凉雄浑,在脱去一层绿装之后,裸露出的岩石衬映着塬、梁、峁的深沟巨壑,释放着斑驳的表情。猎猎嘶鸣的寒风,以粗犷而豪迈的姿态肆意地吹过荒野簇拥的草丛,贫瘠、荒凉的土地上,相较于依靠雪色,渲染而成的白色,灰,似乎是冬天的主色调。
12月2日,太阳吝啬他的光,阴沉着脸。在列车上,窗外灰黄色的土峁是生命的底色,它是深埋于地下的壮阔历史,亦是雕刻在黄土地上的独家记忆。熟悉的色调、风景,熟悉的感觉抑或味道,甚至是沟梁里的几抹草丛,都能在一瞬间将回忆重新激活。
对抗时间,我内心的力量,依然来自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何所惧,但向山中行,“到源头寻初心”。是的,因为初心,才有前往“朝圣”的滚滚车流、人流。
说也奇,到达延安时,次日早晨太阳就露出了他的笑脸,冬日的宝塔山,虽然冷风习习,但心是火热的,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前行的路。
瞻仰宝塔,登上烽火台,仰望摘星楼。深刻感受当年烽火岁月的不易和峥嵘岁月的豪情。凭栏远眺,视野内,有延安的昨天和今天,青松下,主题党建活动凝聚了情怀。
一路走,探寻历史纵深;一路悟,信仰武装头脑。
从凤凰山到杨家岭,到枣园,到王家坪,再到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在几百平方米的空间和十三载春秋的时间里,演绎着举世瞩目的革命传奇,在一处处简陋的窑洞中,在一张张普通的书桌前,老一辈革命家用一支笔、一张纸,山沟沟里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下榻房间内,与延安、陕北革命相关的书籍摆满了书架,《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陈列》,《为人民服务》,《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雄文篇篇,枢轴之范,这些在窑洞中、油灯下创作出来的丰富理论,这些发源于延安的光辉思想,超越了历史烽烟,铸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经典。
当然,干部学院的老师讲得精彩、讲得感人,《烽火岁月家园情》《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盛开在党旗下的马兰花》《天快亮了》,一个个真实的党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把“大党史”变成“小课堂”,独特的视角,让学员在“沉浸式”的场景中学习党史,在情感共鸣中感悟精神的澎湃。
跟随培训安排,乘大巴穿过杨家岭隧道浏览了建在延河北侧大山上的延安新城。新城位于清凉山的北侧,是在33座大山削平后,投资数千亿元,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的方式规划建设的一座比旧城区面积还要大两倍的新城。透过窗外,突然之间,延安新城扑面而来,道路宽敞而现代、高楼大厦井然有序,商业设施齐全,气势恢宏,却又气定神闲,静静矗立,默默地注视着延河迤逦而过,无语东流。
我想,“圣地”确实承载着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奇迹。但这样的奇迹唯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非是此地风水好,自古困苦出英豪。在这片热土上,每一处地标都是一段红色记忆,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延安之行,给了我深深地思考,艰难困苦创造伟大业绩,是什么?是精神,是信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同困难做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朝圣让我收获什么?我想:延安精神的伟大,是语言无法尽述的,坚定永远在路上的初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去杂念,行致远,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