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理与物理——喻建十的创作观(第一百六十四期)

 三品美术馆v1 2024-12-12 发布于北京

三品寻美丨画理与物理——喻建十的创作观

上一期喻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书画艺术道路上的一些故事。这一期我们对他的作品展开聊聊。

映入眼帘的这一幅作品是喻老师的山水画作,具有宋代山水画特点的同时又非常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喻老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幅作品的创作心得吗?

这张画的素材来源是在天津附近有一个叫盘山,跟当时乾隆有一句名言叫“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北京的后花园,也是京津冀一带风景名胜的地方。我这个素材来源就是在这儿,根据一个速写稿,后来衍生出来的这么一张作品。

▲喻建十作品

刚才主持人说有宋画的一种感觉。我的理解是有一种感觉到很静谧、很淡然、甚至有一种超然的透亮的意境。实际上中国的绘画,它在现实的表现过程当中,是要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在保持距离的过程当中,把自己主观的情思揉到了你对客观景物的理解和观照当中去,它实际上画的更多的是胸中的山水。

那么刚才我在上一期也说,我在回国以后由于价值观的改变,导致审美观的改变。最后形成了我在艺术表现语言上的改变。这个艺术语言,就像这张画所显示的一个就是一种弱化矛盾的对比,弱化色彩之间的冲突。在技术上来说是搞了一种弱对比、灰色调的一种大场面的小景致,虽然场面很大,但是景致很小,色彩变化很多,但是都是灰色调的,色彩的微差,没有明显的大红大绿大对比。这样整体上来说,它就容易显得比较淡雅、比较清新甚至超然静谧,形成了这么一种画面的感觉。在具体的艺术语言的应用上,我再通过点线面的一种交错的组合,形成了画面的节奏。

作品局部图

我们看这个树它有聚有散,形成了参差错落的一种感觉。石头我通过线条组织的疏密,石头块面的大小这样的组合,在石头上也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节奏。记得苏东坡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我也在追求。他就说什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要静了,你就会把万物所有的动都容纳进去了,你只有空了,所以你把世间万千的变化都包含在里头了。所以他这个诗境,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文化,诗文所追求的境界,也是中国的绘画所追求的境界,既空且静。

作品局部图

那么在以前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当中,它的风景画和山水画区别是截然分开的。现在尤其经过一些院校系统的训练,都是在西方素描的造型手法训练之下,来进行培养一些造型观。再加上过于强调深入生活,过于强调反映现实。

由于这一些人没有真正的深入到对于传统山水画深入生活反映现实,结果就变成了“坐对奇峰打草稿”,就是变成了风景画的写生一样,坐在那儿画眼前所见。实际上中国的山水画应该是画心中所想,所以更讲究叫什么?叫目识心记,就是眼睛看完了,心里就记着,回去画那种感受,讲究“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我转完了一圈,把整体的对盘山也好,对黄山也罢,整体的这种自然景观的一种认知,画到我的画面上去。而不是像西方的风景画一样,我能找出什么地方,找出这个地方在上午画的下午画的,包括天气的变化,太阳光的变化,四季明显的变化都能找出来,这个不是中国的山水画所追求的。

所以现在很多的有识之士,有识的山水画家们也开始在反思这个问题,也开始了重新再探索,如何既有受过系统的造型训练,带有西方式的这种造型,尤其学院派的画家们来说,同时还要保持住传统山水画中过去古人对生活的表达的这种特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点。因为前几十年应该说很多山水画过于强调写生,对于笔墨的锤炼,对于造境的意境的表达,不是特别的重视。

那么现在值得可喜的是,注重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寻求一个新路径,探索一个新时代的新风貌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了,是一个非常值得欣慰的变化。

喻老师从构图、用色、意境方方面面给我们讲解了一下这幅画,让我们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喻老师心中独一无二的盘山风景。

我们看下一幅画。这一幅画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师用色是非常沉雅的,我们《三品寻美》也是一直在寻美的道路上,喻老师可以从美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这一幅画美在哪吗?

这张画的取材是三清山,我依据这个题材画了几个不同的构图,大同小异,大的构图线是一样的,但是表现手法使用的语言方式不太一样,这是其中的一张。

喻建十作品

在中国山石、松树这两个题材,一直被古人和今人画的万千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那么在这里,山石要反映出它的坚韧不拔,要反映它的刚硬耸立,要反映它这种人格的特征,那么松树也同样要反映它遒劲......

孤傲。

孤傲的这么一种感受。其实这些就是把客观景物人格化,是我们在中国绘画里一个很独到的特色。那不光山水画是如此,花鸟画也是这样,就是拟人化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我在这个画面当中也采取了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方式,就是要竭力的表现出山石的挺拔坚硬,而且山石还很洁白,不污浊。所以在这个石头上我用了挺拔苍劲的、遒婉的比较有力度的线条来表现出了山石的这种人格特征。

那么反观在松树上,你要表现它一种苍劲,遒婉不屈不挠的一种个性。其实它原来的那个松树是笔挺的,但是我在这就人为的加了一些曲折,尽管有些曲折,但是它都要内含筋骨,它应该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形象。

作品局部图

主的松树有这么一个搭配,在视觉上我为了得到一种呼应,在底下那个又增加了一个小一点的松树,这样在画面上形成一个节奏上的呼应。在白的石头上也增加了几块重颜色的黑石头。这个黑色的石头,它实际上在我们现实当中也是存在的。因为石头的质量不一样,它会有颜色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巧妙的用到画面上,也会形成画面的节奏。我在这里就通过了所谓的大小、疏密、长短、曲直,通过这样种种的对比语言,形成了这样一个画面的节奏。

作品局部图

现在有些作品为了寻求一种所谓的构成的意识,他就人为的把矛盾对比关系拉得过大或者不自然。他只合画理不合物理的时候,就感觉到不自然。所以在进行这种对比手法处理的时候,既要合画理在画上感觉到刚才说的粗细、疏密、大小、长短、曲直、方圆这些对比,要符合画理,同时还应该符合物理。那么我也尽可能在寻求这方面探索一些解决的方式方法,让画理和物理能结合的越自然越好,这是我的一个追求吧。如果观者朋友们能够从中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我想我创作就算感觉到欣慰了,就是达到我的创作目的了。

一定可以的。上一个问题,老师刚刚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下,您对当代一些山水画的看法。那可以请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中国传统绘画未来的展望吗?

中国的文化咱们过去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句话貌似是老生常谈,但实际上是一个确实颠覆不破的。因为文化和科技不一样,科技是在不断的否定过去,来进行突破性的发展。

有了5G,4G就完全不存在。现在又有了人工智能,以前的那些个很多的东西又进行了突破性革命性的改变。科技是这样的,但是文化不一定是这样,尤其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逐渐的积淀这么传承下来的,所以完全的割断历史,进行历史虚无主义的创造和创新,至少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是不实际的,是不现实的。

那么同样我觉得在中国书画的这个领域当中,割断历史,割断过去优秀的传统也是不实际不现实的。所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山水画也好,书法也好,还有戏曲也好,它一定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发展。

所以我总形容书法也好,绘画也罢,甚至诗词、歌赋、戏曲等等,都是属于带着镣铐跳舞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他要有规矩,你突破的过大被认为不是这个,你就不是中国画了,可是你完全没有突破,又没有你自己。所以中国的文化艺术的各种样式,不光是书画,实际上都是在纠结的过程当中,为那些有悟性肯努力,而且有一定创新精神的这些文人学者艺术家来准备了一条路径。这个路径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断探索,最后会枯竭了或走到头了。其实不会的,永远会有变化。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有篇文章,李小山发这篇文章,它的题目叫《中国画走向穷途末路》。他这个言论文章并不长,但是在当时振聋发聩,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赞同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两个阵营。那么从那个80年代初期,有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到现在,我们看中国画仍然在发展,并没到穷途末路。

但是整体来说,我们时代的发展永远是大浪淘沙的,永远会把一些不成功的探索淘汰掉,留下来的都是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和传统有某种藕断丝连的,或者某种联系的,这样一种艺术样式和艺术语言会留下来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具有几千年深厚传统文化关联性的一个社会大背景文化背景下,这种历史的传承,承继性是抹杀不掉,而且割断不了的。

老师刚刚讲的跟我们三品四并重里面,其中一并重“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并重”是非常契合的。

嗯。

跟喻老师相处了短短几十分钟,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位有极强自律意识的一位老师,即使天赋异禀但前路漫漫,以及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的精神,使得他有了今日的成就。《三品寻美》,我们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