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发热病,两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认识与处理的?|《素问·热论篇》

 熙越 2024-12-13 发布于上海

若见到李东垣,别人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是要跪的,还要多拜几下…因为他是继赵老孟英以后我的第三位气机老师,也是助我尝试贯通古今医理的老师,更是为我打开《内经》之门的老师。

之前为了准备“解构脾胃论”系列,我找来《内经》开始阅读。虽然这场穿越两千年的旅行才刚开始,古人却已给予了我诸多问题的答案。

本系列我会不定期的更新,分“单篇解”与“专题解”,算是我个人阅读学习《内经》的笔记。尽管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总得从第一步开始走起吧。

“热论篇”,是《素问》的第三十一篇,讲伤寒发热的症状、转归与处理。

可能是我阅读面还不够,我印象中围绕这篇内容的后世文章,大多把眼光放在了细枝末节上,比如各种天数。而没有抓住真正的重点,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篇文章,真正空前绝后之处,其后两千年都望尘莫及的,恰恰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本篇的介绍顺序为:一伤寒是发热病;二、三阳受之;三、三阴受之;四、死证/不治的情况;五、不死/转愈的情况;六、正确的治法;七、发病期与转愈期的禁忌;八、其它两点内容;九、本篇的重点。

一、伤寒是发热病

【原文】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原文解】

大白话。

【吾按】

我读《内经》最强烈的体会是,古人非常理性。尽管他们受限于所处的时空,但始终在尽力用当时所具备的眼界与语言,来理性而直白地表达医理。没有丝毫花里胡哨,弯弯绕绕,试图以胡诌掩盖混沌的弊病。

伤寒是为发热病,这是医理中最基本的常识,可惜直到现在都还没能普及。

二、三阳受之

【原文】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原文解】

伤寒初起,太阳受之,因此,太阳经所循行之处,如头部、颈项、腰背、脊柱附近等处,会有疼痛强硬感;

接下来,阳明受之,阳明经循行挟鼻,络于目,且阳明主一身肌肉,因而会出现全身发热、眼睛疼痛、鼻子干燥、静卧不得等症状;

再接着,少阳受之,少阳经循行于胸胁,络于耳,且少阳主胆,因而会有胸胁疼痛、耳聋等症状。

【吾按】

结合《素问》第二十九篇“太阴阳明论”中写道的“阳受之则入六腑”来看,虽然上文只明确提到了少阳主胆,但已隐含了太阳主膀胱/小肠、阳明主胃/大肠。阳经受邪时,会同时波及到对应的六腑。

三、三阴受之

【原文】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原文解】

阳经受之过后,就是阴经受之了。

阴经中先是太阴受之,由于太阴之脉布散于胃中,又上络于,因而会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滞感;

随后少阴手指,由于少阴之脉贯行于肾,上络于肺,又连系舌本,因而会出现口舌干燥,渴欲饮水,(结合下文,还有腹满)等症状;

最后是厥阴受之,由于厥阴之脉,循行阴器,又络于肝,因而会有烦满、阴囊内缩等症状。

【吾按】

我们首先要能看到的是:三阴症状里,都有“满”!

三阴的发展,从文字上来看就是:从较轻微的布津不利、到明显的津液生成输布不足、再到几乎完全壅塞气化丧失。

气化不利,湿滞逐步从中焦发展到,遍布壅塞于上中下三焦,气机因受邪阻而偏于升逆难降。

四、死证/不治的情况

【原文】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原文解】

除了上文所说的按照顺序从阳经发展到阴经以外,也有直接阴阳两经一起受邪的。古人这里就例举了三对表里经: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

若是兼具阳经与阴经的壅塞症状,三阳即阳经流通不利并波及六腑功能,三阴即上中下三焦皆壅滞闭塞。如此便是原文说的,五脏六腑皆受病。外则荣卫不行,内则五脏不通。

【吾按】

我引文里说的不要困在细枝末节里,主要针对这段。古人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死证的发生是因:内部气血不流通,外部气血不流通,内外互相不能流通。

全都不能通了,人最基本的生存,所须臾不得离开的升降出入,就没法继续进行了,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五、不死/转愈的情况

【原文】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原文解】

如果不是里外皆壅塞的情况,那即便是热势很盛,也不会死亡。

古人说,等到头痛减轻了,就是太阳邪解;等到全身热势减退了,就是阳明邪解;等到耳聋症状改善了,就是少阳邪解;

等到腹部不胀满,开始想吃东西了,就是太阴邪解;等到不腹满不口渴,舌头也不干,且能打喷嚏了,就是少阴邪解;等到阴囊回复原位,少腹气机得以顺降,就是厥阴邪解。

如此也就是病都好了。

【吾按】

这里不要拘泥于具体症状,而是,对于阳经而言,凡是相应的阳经症状消除,皆是该阳经恢复气血正常通行的标志;对于阴经而言,凡是相应的阴经症状消除,皆是该阴经恢复气血正常通行的标志。

邪除→气行恢复/升降出入恢复→气化恢复→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恢复。

这里有个很特别的点,即“恢复打喷嚏”。

当少阴受邪时,由于湿滞三焦,从下向上波及到肺气,因而肺气受困,便不再能进行正常的喷嚏。当少阴邪解,三焦转畅,肺气重新打开,也就能正常喷嚏了,甚至是以出现喷嚏为肺气转愈的标志。

六、正确的治法

【原文】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原文解】

凡是三阳受邪的,都可以令其从表解散出去;凡是三阴受邪的,都可以令其从下通泄出去。

治疗的总原则就是,令经脉恢复畅通,令脏腑恢复畅通。如此便能使病邪日益衰减了,身体日益转愈了。

【吾按】

这是本篇另一大重点,既然死证是因为不通,那么相应的活法自然是令其得通。

病势在外的从外解,病势在里的从下解。但不管从外从下,都是要给气机以及病邪(有形无形)以出路。

七、发病期与转愈期的禁忌

【原文】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原文解】

外感发热病势虽已退,有时仍会留有一些后遗的热象。古人认为这是因为在发热过程中,胃口与消化能力不及正常时期,却仍勉强进食所导致的。这部分积食未完全运化掉,因此会因阻滞气机而留有郁热。

这时根据正气与邪气两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调理手法,就可以解决该遗留问题了。

另外,不仅是在发热过程中,即便在刚转愈后也要注意少吃肉食,否则就很可能发生“食复”,而致郁热滞留。

八、其它两点内容

【原文】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原文解】

内外壅塞,三日之后死亡。这是因为最后支撑人体生存的,是最多气多血的阳明经。在全身壅塞的情况下,虽然神识已模糊不能识人,但还留有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阳明经所提供的。一般还要经过三天,阳明经才会全部耗尽。待其耗尽,就是生命的尽头。

【原文】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原文解】

温病学的老祖宗,简单定义了温与暑。古人治温的宗旨,是强调要给出路,不能见汗即用止涩法。

【吾按】

这里的阳明经耗尽才是生命的尽头,与《内经》里“胃气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

另外就是,无论寒温之名,凡是发热病,皆要给出路,这是两千年前古人定下的规矩。

九、本篇的重点

上文都已提及,这里再提炼总结下:

1、伤寒是个发热病

2、出路就是活法,有出路就有活路

3、没出路就是死法,没有出路就是死路一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