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处西陲之地,是三江源头,东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腹地,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连河西走廊、蒙古高原,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东中部地区的纽带。羌、匈奴、月氏、氏、白兰、鲜卑、党项、苏毗、多弥、回纥、吐蕃、撒里畏兀儿等20余个民族曾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复杂的民族结构,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6000余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博物馆。该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还承担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多项工作。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共四层,馆藏文物总数为15627件。 镇馆之宝: 距今约5300-4700年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 同德宗日遗址出土 复制品(原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泥质红陶,敛口,卷沿,略鼓腹,小平底。黑彩纹饰。在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群舞人体图形,分别为11人和13人。人物身着圆球形装束,形象与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的人形略有不同,但画面都用简洁明快的构图,生动描绘出一幅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场景。 距今约5300-4700年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圈点网文彩陶瓶 民和县拱北台遗址出土 距今约5300-4700年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同德宗日遗址出土 彩陶盆的内彩主体纹饰是四组双人抬物图案,每组两人面对面,背微弯,两腿分立,两臂前伸共抬一圆形物。 四组人像间以横竖条纹相隔,下面饰以五条弦纹。 整幅画面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简练,很多学者认为,它生动地勾画出了远古先民共同劳动的景象,是远古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图案可能是多人共同从事祭祀的场景。青海省博物馆的标志就是以它为原型设计的。 辛店文化 条纹彩陶靴 乐都区柳湾墓地出土 彩陶靴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并以黑彩绘制几何形图案。靴筒绘有对称双线回纹,靴帮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 距今4200-3600年 齐家文化 七星纹铜镜 贵南县尕马台墓地出土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面铜镜。 魏晋 玄武铜砚滴 互助县高寨魏晋墓出土 砚滴龟蛇合体,作站立状。龟头前伸,双眼圆睁,口衔一件小铜碗。小碗浅腹,平底。 龟甲铸痕晰,形象逼真,有长蛇曲卧龟背,蛇头曲伏在龟颈右侧,花纹呈点状分布蛇身。龟腹中空,龟背中央有一管状孔直通龟腹,一用作注水口,二可能作为笔插用。 汉 鸾凤铜熏炉盖 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出土 鸾凤熏炉具备中国传统鸾鸟造型与西亚工艺相结合的特征,代表中原与西亚文化的传承性与艺术性。 此物具有东方神韵、诗意、美感,运用西方剪裁、捶揲、焊接工艺制造而成,充分佐证该文物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见证,说明青海在“一带一路”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 汉 匈奴狼噬牛金牌饰 1994年青海省祁连县出土 金牌饰高9.2厘米、宽14.7厘米,重365克,为纯金制作。整器器形如起伏的山峦,用浮雕和透雕的方法表现出山峦、森林、狼、牛等自然形态,画面中有一只狼在森林中正咬噬一头牛的情节,牛作痛苦挣扎状,似乎在后退,将大自然中的“弱肉强食”展现于其中;金牌的背部略平展,有两个矩形横扣,应为系挂之用。 金牌饰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器物,多以动物为题材,是显示身份等级的标志性佩物。该金牌饰件反映了北方匈奴文化进入河湟流域,开始和羌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事件。在铸造技术方面,此器工艺十分精湛,工匠先用黄金铸造成型后,经錾刻修整,再采用透雕手法,雕刻出灌木枝干和动物肢体间的镂空部分。复杂的工艺,让金牌饰更显层次丰富,具有强烈的浮雕效果。 匈奴由戎、狄等多个少数民族融合而来,它兴起于战国时期,衰落于东汉初年,是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强盛的的时候,其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大兴安岭,南到秦长城,西到中亚咸海一带,北到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为“百蛮大国”。因为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我们只能在汉族人所写的史书——《史记·匈奴列传》中找到历史足迹,它记载匈奴是一个逐水草迁徙的民族,凡有泉源、沟谷、湖泊以及水草丰美的地方,都是匈奴人理想的牧场。 明 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 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高1.46米,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永乐金铜造像。 观音像为铜质,通体鎏金,站立在莲花座上。 头戴佛冠, 全身装饰着璎珞和飘带。 手持莲枝, 袒胸束腰, 下部着裙, 跣足而立。 体态细腰收腹,脐窝深陷,呈现“S”形的优美曲线。 手脚的刻画灵活纤细,展现出一种女性的柔媚之美。 左手施说法印, 右手施与愿印。双手各牵莲花长茎, 局部 局部 莲座上用汉藏梵三种文字刻“大明永乐年施”款识。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中央经营西藏的重要时期,宫廷制造了大批金铜佛造像,用于赏赐赠与。 此尊造像便是明成祖朱棣赠送给瞿昙寺活佛“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班丹藏卜的礼物之一。 馆藏系列: 距今约5300-4700年 马家窑文化 双孔石刀 距今4700-4300年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葫芦纹彩陶壶 局部 距今约4300-4000年 马家窑文化 折线纹人头彩陶壶 民和山城遗址出土 彩陶壶为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双耳,平底。黑彩纹饰,颈部饰竖直线纹,肩部饰菱形纹一周,腹部为宽带折线锯齿纹。颈下方一侧捏塑人头像,五官俱全,并有意刻划出圆张着的大嘴,似乎在呐喊。这是在青海境内发现最早的一件以人体作装饰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 弧线宽带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 蛙纹彩陶壶 局部 马家窑文化 蛙纹内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 同心圆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 鸭形彩陶壶 距今约5300-4000年 宗日文化 牙饰 距今约5300-4000年 宗日文化 鸟纹彩陶壶 宗日文化 鹿角器 距今约4200-3600年 齐家文化 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 刻划网纹陶盉 距今约4200-3600年 齐家文化 玉璧 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 距今约3200年 唐汪类型 涡纹彩陶壶 距今约4200-3600年 绳纹鸮面粗陶罐 齐家文化 距今约4200-3600年 齐家文化 圆銎宽叶倒勾铜矛 距今约3500-2600年 卡约文化 鹰纹骨笛 用动物肢骨制成,表面线刻七只展翅飞翔的鹰纹。 距今约3500-2600年 卡约文化 铜铃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中庄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卡约文化 鸟形铜铃 汉 木轺(yáo)车 出土于彭家寨汉墓 整辆车拼接而成,是给上层贵族使用的小型马车。 侧面 汉 木马 木马 汉 条纹彩绘镇墓兽 汉 带流铜鼎 汉 铜灯 汉 卧式羊形铜灯 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汉墓出土 局部 十六国时期 金扣蚌壳羽觞 羽觞即耳杯,也称羽杯。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羽觞杯是从战国开始就有,这种器形首先被发现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到了汉代以后便被定名为羽觞杯,双耳杯,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秦汉至魏晋时期盛行。到唐代绝迹,至明清又有出现,不过这时形制已有改变,用途也已不作为实用器,只作为礼器或摆件。 此杯为蚌壳材质,黄金扣,椭圆形,双平耳,圆底。这件器物材质特殊,华丽珍贵,是一件难得的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的生活器具。 汉 波斯银壶 汉 禄松石珠 汉 红玛瑙珠串饰 汉 金花饰 汉 “长乐未央” 瓦当 南北朝 木舞俑 唐 羽人瓦当 正中为双翼飞人,双手合十于胸前,双翼平展。羽人形象为西亚文化的本土化反映,丝绸之路古道上也有带翼天使小像出土。 唐 三彩骆驼 唐 三彩碗 唐 男木俑 唐 女木俑 唐 木骨黄褐地三色斜纹丝织锦鸟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于1982年发现,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也是首次中国发现的吐蕃墓葬,共有墓葬200余座。 唐 嵌松石金覆面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唐 骑射形金饰片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饰片整体轻薄,周缘有钉孔,形象是一名胡族武士策马飞奔。 唐 骑射人物包金银饰片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局部 局部 局部 唐 象纹金饰片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唐 奔鹿纹金饰片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唐(吐蕃)时期 金胡瓶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血渭一号大墓是青海都兰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年代在8世纪中期左右,推测其墓主为吐蕃统治时期的一位吐谷浑王族。 这座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的大墓,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从东西绵延过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则像一颗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墓堆下有3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墓冢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共有9层之多,一律为粗细一般的柏木。当地农牧民群众也称它为“九层妖楼”。 据计算,修这样的大墓需一万人修建一年以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说,墓葬的这种构筑形式和风格,在中国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墓葬中出土的丝绸质地良好,图案清晰,色泽鲜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而粮食陪葬品也只有显贵墓中才有发现。因此,他们推测这座墓葬应为吐谷浑或吐蕃王公墓,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 唐 鋬指金杯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局部 唐(吐蕃)时期 镶绿松石金凤钗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局部 唐 双师日月金牌饰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唐 镶绿松石金链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此金链出土于主墓室棺板西侧,压于棺板下,两端为镶嵌绿松石的方形搭扣,搭扣一侧有环,中间为链身,由三根链条组成,每根链条由四股8条金线编织成“人”字形结构的花纹,工艺复杂,总重729克。 唐 嵌宝石金耳环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唐 玛瑙串珠 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 热水联合考古队提供 宋 人面纹瓦当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元 鎏金铁矛 元 瓷龛 元 磁州窑兰草纹束颈瓷瓶 明 铜鎏金大国师印 乐都区瞿昙寺 侧面 瞿昙寺模型 明 “真修无碍”象牙印 乐都区瞿昙寺出土 明 玉雕葡萄笔插瓶 乐都区瞿昙寺出土 明 玉卧马 玉卧马 明 青玉双耳杯 明 彩绘漆器盒盖 明 德化窑梅树瓷插瓶 乐都区瞿昙寺 明 西宁卫指挥使司“封诰” 西夏 剔花牡丹纹瓷罐 西夏 褐釉剔花牡丹纹瓶 陶质,褐釉。器形小侈口,束颈,溜肩,收腹,平底,双肩耳。剔花显花工艺,缠枝牡丹纹饰。工艺娴熟自然,纹饰自然生动。 清 粉彩百鹿纹瓷尊 侧面 清 八宝缠枝纹贲巴壶 清 雕兽珠地白釉天球瓶 清 素三彩八仙人物瓷炉 局部 局部 清 绿釉蟾蜍瓷洗 局部 清 景泰蓝莲瓣纹带盖执壶 清 青花红彩龙纹瓷盆 清 螺钿红木盒 清 木架铜錾刻蝙蝠纹水桶 清 铜火锅 藏传佛教文化 清 铜鎏金骑羊护法 清 铜鎏金宗喀巴大师像 清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立像 清 木雕彩绘象宝供器 清 木雕彩绘将军宝供器 清 木雕彩绘马宝供器 清 铜曼扎盘 清 金刚杵铜法铃 民国 象牙供器 清 木雕坛城 坛城又名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既是一种供器,也是一种法器,源于古印度的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 铜五股金刚杵(上) 刺绣五佛冠叶(下) 铜金刚橛(左) 木雕金刚橛(右) 金刚橛是藏传佛教法器,一头是佛像,一头是三棱尖,顶部通常有三个怒相神头饰,密教修法时于坛四隅所立之橛,用以结界,使道场之地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侵入。 金刚橛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后来随着密宗佛教的传播传入西藏,成为重要的法器,通常呈现为短小的三棱锥形,底部较宽,尖端锋利,其梵文名称是“Vajrakila”(或作“Vajrakilaya”),其中“Vajra”意为“金刚”或“雷电”,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力量与智慧;“Kila”意为“橛”或“楔子”,象征着能穿透一切障碍的利器;结合在一起,“Vajrakila”象征着通过不灭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斩断一切束缚和障碍。 金刚杵是藏传佛教“八大法器”之一,代表佛的力量和智慧,可以帮助修行者去除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住持、方丈修法时戴着的,象征五智如来的宝冠。 局部 清 法螺 藏传佛教“八大法器”之一,通常由天然贝类制成,形状类似于圆锥体,表面有螺旋状的纹理,代表佛的声音和慈悲,可以帮助修行者感化众生,达到解脱的境地。 清 镶珊瑚颅骨法鼓 藏传佛教“八大法器”之一,通常由木头制成,代表佛的教诲,可以帮助修行者提高警觉性,也可以警醒世人。 清 骨雕八宝臂饰 清 骨雕骷髅冠饰 清 骨雕串珠裙 华热藏族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聚居于青海省门源县仙米、珠固的藏族被称为华热藏族,意为英雄的部落。 男式藏袍宽、长、大、衣长过体、不用纽扣,在穿着时提到膝部,劳作时坦露右臂,右袖空垂于后。妇女夏季戴白色尖毡帽,穿布袍。冬天戴“四片瓦”的四耳皮帽,身穿狐皮领、水獭皮嵌边的貂面皮袍。 蒙古族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蓝、红、黄、绿色。按用途可分为:冬季服饰、夏季服饰、生活服、婚礼服等。蒙古族服饰离不开刺绣,男女服饰各有特色。 塔尔寺酥油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酥油花是用酥油塑造的艺术形象,其制作分六道工序,即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酥油花构图严谨、造型准确、比例协调、色彩艳丽、人物众多、景物繁密、场面宏大,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展出。 现代 热贡六月会龙鼓 现代 蒙古族达罗木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