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4年4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感染研究所发布“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国内多省市医疗机构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感”术行动,术前备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备皮工具的选择也成了重中之重,同时在感控圈展开了激烈讨论,有很多老师表示在医院推电推子了,结果患者特别是孕产妇不接受,所以又取消了。备皮用一次性备皮刀还是电动推刀,如何抉择。跟着国家文件与一些老师的反馈,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得掌握本次行动涵盖的手术范围: (1)有切口;(2)进行组织、器官切除(含部分切除)。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并将内科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和实验室检查操作,如活检、穿刺、植入血管支架、介入等不计入。 行动主要内容 一、改进策略 1.通过本行动提高各医疗机构围术期感染防控意识。 2.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3.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4.强化围术期感染防控措施落实。 二、完成指标 1.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逐步提高。 2.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降低。 3.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降低。 三、行动监测要求: 1.指标概念: 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是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的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手术例次数的比例。 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 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的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手术例次数×100% (1)皮肤清洁合格率=术前皮肤清洁合格的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手术例次数 (2)去除毛发正确率=术前去除毛发正确的例次数/同期执行去除毛发例次数 该指标分以上两项指标分别统计 2.术前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合格是指: (1)手术切口部位和常规划定区域内的皮肤清洁; (2)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无损伤、无影响手术切口的病变; (3)皮肤准备范围符合手术要求; (4)去除毛发正确是指: ①不影响手术视野区域不去除毛发; ②如需去除毛发使用非损伤皮肤的方式,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③术前去除毛发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④去除毛发工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或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同一住院患者一次手术多个部位计算为 1 个例次;同一住院患者一个住院周期多次手术,每次手术计算为 1 个例次。 四、围术期感染防控关键措施 1.术前规范完成皮肤清洁。 2.不影响手术视野区域不去除毛发;如需去除毛发使用非损伤皮肤的方式。 3.术前去除毛发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4.去除毛发工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或一次性使用。 5.使用合法有效的皮肤黏膜消毒剂,规范进行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 方案内容较多,目的无非是通过提高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和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而在备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需去除毛发应使用非损伤皮肤的方式,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其实早在2010年原卫生部下发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到了“术前去毛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2014年中华医学会下发《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建议“酌情去毛,手术前日先剃去腹部汗毛及阴部阴毛同时要避免损伤皮肤。” 2019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痿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下发《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提到“不推荐对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去除毛发;如果确有必要,只能使用剪刀去除毛发,无论是在手术前或在手术室中,任何情况下均强烈反对使用剃刀去除毛发。” 国外2016年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联合外科感染学会(SIS)共同更新发布了《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中提到“备皮并非术前必须,只有在毛发影响手术操作部位的时候才需要备皮。除非是对头皮或者阴囊部会进行备皮,否则不使用剃刀。”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第1版提到“接受任何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应去除毛发,如果有绝对必要,应该只使用剪刀去除毛发,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剃刀剃毛。” 无论国内外,对备皮的核心要求是一致的:①非必需不备皮②要备皮,最好不使用剃刀。 鉴于以上要求,再借助本次行动,各医疗机构开展了换备皮工具的工作,由原来的一次性备皮刀换为电动推刀。用电动推刀确实能减少皮肤的损伤,但也慢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A老师:备腋窝部位的皮肤用电动推刀根本剃不干净。 (并分析了原因:1.皮肤有汗不干燥;2.没有把局部皮肤绷紧;3.局部皮肤不平整,推的时候力度又大) B老师 :我们基本也是做剖宫产用,其他没说啥,就是充电老有问题,使用中经常没电了掉链子。 C老师:试了几个,产妇嫌震动人家不舒服,有一个直接让停了,不让用了,护士害怕人家投诉,就又用成一次性备皮刀了。 D老师:医院手术科室少,用量太小,设备科说电动刀没法集体采购,让科室自己去买,这部分费用科室肯定不想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