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家孩子诺诺4岁了,最近她正在“训练”让娃自己一个房间睡。快10天了,每天晚上都上演着痛哭流泪的场景。 诺诺夜里哭着醒来跑回妈妈的房间,琳琳反复哄孩子入睡。第二天,琳琳一脸疲惫的顶着黑眼圈去上班。 琳琳说,诺诺晚上过来敲房门,一会说有小虫子,一会又说自己害怕。宝爸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学着独立,赶紧回去睡觉,不然就打你的屁股了。 结果,一晚上,孩子的房间都没有关门的声音了,夫妻俩非常放心的睡着了。第二天早上琳琳打开房门的一瞬间,发现诺诺躺在门口睡得正香。 原来,他半夜从房间拿出来小枕头,怀里还抱着妈妈的一件衣服,就这样睡在门口了。 看到这里,琳琳的眼泪就出来了。怎么分床睡,这么难啊!难道是自己错过了,最佳的分床时间吗?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经历过,想着让孩子自己单独睡,也会更独立,却没有想到孩子这么抗拒。 都说“3岁分床,5岁分房”,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不好分了。妈妈和孩子分开睡,是不是越早越好呢? 欧美国家,很多家长主张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房睡,这样孩子会变得更加独立,听话,也不粘人。事实上,过早的和宝宝分开睡,会发生许多问题。国外有个“哭声免疫法”的教育理念,就是从宝宝刚出生就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就孩子哭了不要立即安抚和拥抱,要让他们自己学会适应和修复,孩子在襁褓之中就实现了分房。利用这种理念教育孩子,虽然培养了独立性,但是娃对家长不那么依恋,缺失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淡漠,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和家长说。一位母亲特别热衷于国外的各种育儿理念,宝宝一出生她就和孩子分开睡了,即便是小宝宝哭闹,她也坚持这样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习惯了一个人睡,但是也变得沉默,不爱说话。一次,她听到孩子说,我不想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妈妈也不喜欢和我在一起。那个瞬间,她非常后悔。小小的宝宝粘在妈妈身后,被家长一次次拒于门外。陷入了黑夜里的恐慌当中,该多无助啊!
有的家长白天上班,不能陪孩子。晚上下班到家,陪伴孩子时间非常短。做好晚饭,再搞家务,可能和宝宝做游戏、读绘本的时间,就只有十几分钟,接着就要休息了。白天的时候,孩子可能跟着奶奶或者是姥姥,晚上特别需要妈妈照顾和安抚。这个阶段,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睡,亲子关系就会更亲近。小宝宝习惯性想靠近母亲,因为,妈妈的身体是婴幼儿真正适应的环境。母亲一摸宝宝的身体,他就会感到很安心。所以,如果妈妈白天上班,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建议晚上尽量陪娃一起睡。这是很好的,亲子关系维系时光。Tips:孩子和妈妈一起睡,可以深刻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味,也有助于提升婴幼儿的睡眠质量,在妈妈身边睡得更踏实。跟孩子分床睡,虽然没有明确时间,但也不建议太晚。因为,会带来下面的三个影响。一直不和孩子分开,他们独立性差,过分的依赖父母,导致孩子心智不成熟,考虑事情简单幼稚,什么事情都要找家长解决。心理学家费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任何一位妈妈,都要接受和孩子的分离,让他们慢慢的成长,学会勇敢独立,这才是母亲给孩子最好的爱。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了宝宝后,要不要和老公分床睡?有妈妈说,因为宝爸忙,每天晚上都是自己陪着孩子一起睡。当有一天,丈夫想一起睡,却发现自己成了孩子眼中的外人,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第三者。的确,有些妈妈,生了孩子之后自己照顾宝宝,觉得老公工作了一天非常辛苦,就选择分房,自己带孩子。有数据显示: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夫妻亲密关系和对彼此的满意度逐年下降。 因为有了孩子后,女人不知不觉就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如果晚上再分房,根本了没有了夫妻的二人空间,渐渐也没有了共同的话题,从夫妻变成了室友。说真的,即便不分开睡,房间里多了个小宝宝,妈妈也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一切都以孩子为主。忽视丈夫,两口子之间缺少交流,关系越来越淡,还可能会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分道扬镳。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最晚在7岁左右,就应该和母亲分开睡了,再晚不得晚于10岁,最好在上小学之前,能分床睡。当然了,孩子的性格不同,成长的环境也不一样。并不是说一定要“3岁分床,5岁分房”,还得看下面的几个指标!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了这些表现,就可以考虑分床睡了,年龄并不是唯一标准。刚开始可以先分床,也就是说,房间里再放一个小床,慢慢过渡到分房。分床睡的前一周,可以先不关门,等到孩子适应了自己独立入睡之后,再关上门,各睡各的。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玩具抱着睡,把孩子的房间布置成他喜欢的样子,都能增加分床睡的成功概率。“3岁分床,5岁分房”,家长和孩子分开睡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过度关注这个时间,按照宝宝的成长轨迹来引导,顺其自然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