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63:董仲舒下帷讲学处——故城董学村 梅庆吉 离开董故庄,我们又驱车前往故城县董仲舒讲学的地方——董学村,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故城县。2012年我第一次走孔子路,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故城,那次是为孔子的弟子子游、澹台灭明而来,写了两篇文章,一是《澹台灭明故里大坛村》,二是《关庙村里的子游庙》,收在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里。这次是为董仲舒而来。 董学村里有片沼泽地 我们到达董学村的时候,已经是12:00多了。进村后我们就打听“董子讲学堂”,村民告诉我们其位置在村外,要过一片沼泽地。到了那个地方才发现,这是一个废弃的小学,大门两侧的柱子和围墙还在,到处长满了杂草。院里分前后两趟平房,教室门窗都已破旧不堪,里面堆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个屋子里还堆着一堆棉花。董子讲书堂在后一趟西头,比教室要高一些,红墙红瓦,房脊上有二龙吸珠装饰。我们到的时候,董子讲书堂的大门锁着,从门上可以看到里面有董仲舒像。院里有位妇女在晒辣椒,我们去问她钥匙在哪,她说在村民苏蓝云手里,说着就起身去给找。 董子讲书堂在一个废弃小学院里 不一会儿她就领着苏蓝云来了,还给带来了一本他们村里编的书《董仲舒下帷讲诵》。他十分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一边说着话,一边打开讲书堂大门。屋里的内容不多,正面是一尊董仲舒汉白玉坐像,头戴官帽。背后墙上挂着“天人合一”横幅,两侧有副对联曰:“秦灰炼就儒纲经;殿对三策定乾坤。”前面两个童子,即东聋西哑,东聋手捧一方印,西哑手捧一卷书册。周围墙上,挂着一些董仲舒名言书法。 董仲舒讲书堂 《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董仲舒传》都说:“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童年时期的董仲舒,学习十分刻苦,整天埋在书堆里,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家有个后花园,曲径通幽,鲜花塞路,树木披覆,假山隐现,拱桥卧波,美不胜收。可小小的董仲舒竟然三年没有到花园走一次,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称“三年不窥园”。据苏蓝云说,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地点就在董学村这个地方,那时候这个村子叫十里长村,有一所很有名的学校,讲学的多是研究孔孟学说的饱学之士,正合董父的治学理念,就把七岁的董仲舒送到这里读书。 村里出的一本书 董仲舒在老师的教导下,头悬锥刺,三年不窥园,惟精惟一,遍览儒家经典,终于学有所成,尤其是在“公羊学”方面,更是造诣不凡。《史记·儒林列传》说: (董仲舒)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当时有个治公羊学的瑕丘江生,名气很大,但宰相公孙弘经过比较,还是采用了董仲舒的学说。董仲舒二三十岁的时候,就以学富五车而名声远播,纷纷从远近各地来请他去讲学。但像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名师,十里长村的人们怎么舍得让他走,而董仲舒也想报答十里长村人民的养育之恩,便留下来从事教学工作。 跟苏蓝云合影 因为到他这里来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传授,就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先来学习的教后来学习的,这就是《史记》上讲的“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有的学生甚至到学习终业,也没见过董仲舒一面。董仲舒讲学,很少面对面,而是在前面拉上一面帷帐,即“下帷讲诵”。只有特别优秀的,他才面对面地教。由于董仲舒教学有深度,因此培养出了许多出类拔萃之辈,《史记》就罗列有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等。其中褚大官至粱国的国相。而吕步舒更是了得,官至长史,曾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拥有对诸侯王自行裁决的权力,不用请示。他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当朝天子都认为他做得对。弟子中官运通达的,有的做到了大夫的高职,做到郎官、谒者(为天子传达指示)、掌故(掌管礼乐制度)的官员有一百多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们,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董仲舒在此讲学一直到45岁,即公元前134年,被举荐为贤良,受汉武帝之召,才离开这里,去了长安。后人为纪念董仲舒在此“下帷讲诵”,曾一度将十里长村改名为“下帷村”。 因这里曾是董仲舒讲学之处,所以很早就建起了董子祠。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代。明周士选《重修董子祠堂记》中讲道: 董子之生,实汉广川,今入景州版图。所谓广川镇者,即其故居也。吾邑城西北三十里所有村曰董学,去镇仅数里,相传为董子下帷地,旧有祠在焉。毁于兵燹,故址茫不可识,宏正间,居民得断碑地中,字划多漫灭不可读,隐隐辨“董祠”数字,以是知名村之义以董子下帷故,无疑也。 据《畿辅通志·故城志》上讲:“董学村东旧有董子祠。”明永乐二年(1331),苏姓人家因慕董仲舒之名迁来此村,并于嘉靖五年(1526)重建董子祠。到了清同治九年(1871),文林郎苏鸿生又重建。关于此座董子祠的格局,在《董仲舒下帷讲诵》一书里,曾有记载说: 董仲舒的坐像有两米多高,东聋西哑也有一人多高,彩绘泥塑。董子左手握玉带,右手平握于右膝盖上,面向远眺直视,两眼炯炯有神。身穿博士服,头戴博绫冠,美髯垂胸,英尊庄重。座前摆一牌位,蓝底金字云头花边,上书“西汉鸿儒董仲舒大夫之灵位”。东聋手捧文房四宝,西哑手捧书简,独木供条案上摆有香炉、木鱼。其建筑为朱红色四梁八柱,灰砖灰瓦坡顶,起脊两头有镇庙龙头,坡沿各有五只神兽。室内面积有五六十平方米。整个建筑,坐落在一个一米多高的杏台上,宏伟照人。台上能坐近百人。据说是按下帷讲诵模式而建。 这一段话,让我们看到了当年董子祠的规模及样式。书中还记下了1947年土改时董子祠被破坏的情景: 学生们用铁镐拆解时,腹内有铅或锌制做的五脏一付,另有一包高梁米大小的珍珠,可能是代表食物的。山门上最后一副楹联同时被撕下。楹联是苏森荣先生所写:“殿对三策承汉昭;倒背五车出秦灰。”横联“学富五车”。石碑被砸成两半,一半做为福昌门前井台,后落井底;另一半不知去向。龟座埋在原地或庙前坑底,以待后人考证。将近一米五左右高的大铁钟被军方拉走,炼做弹壳。 我们在董子村,还看到了当年董子祠残留的一段墙壁。董子祠被拆之后,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他们多想再把董子祠恢复起来呀!可终因囊中羞涩,凑不起这笔钱,没有得到落实。2001年,在天津手表厂工作的苏丙寅先生回乡探亲,得知这一情况后,慷慨解囊,出资5万元。经过紧张的准备与操办,一座崭新的董子祠又出现在了董学村里,改名为“董子讲书堂”,并于2007年8月31日上午举行了落成典礼。我们在董学村的时候,还能听到村民们念念不望苏丙寅先生为村里的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 村里保留的一段古墙 在故城县,除董学村建有董子祠之外,在城里,还曾建有二贤祠,供奉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和董仲舒,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当时的名称叫乡贤祠,万历十九年(1591)改称“二贤祠”,康熙六年(1667)重修。地址在县城“卫河边城守营东壁”,“一区设堂三楹,肖二先生像于其中。前后各五楹,为岁时奉祀、祝人栖息之处”,日久塑像毁圮。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建于西南街,年久倾圮”。道光六年(1836)重建,“专祀澹、董二贤”。同治八年(1869)重修,“至于文教,有澹、董以濬其源”。 二贤祠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大门坐北朝南,面阔丈余,两侧各有石狮一尊。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门额上有“二贤祠”匾额。大门左右各有配房一间。进大门后有二门,二门之内是一长宽各约40余米的方形院落。院中有铸铁香炉一尊,高约1.5米,直径约0.8米。正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四步青石台阶,前出廊厦,廊厦中四根红漆园柱耸立其间,檐下外檐绘有彩画,色彩华丽,雕花门窗,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殿正中是澹台灭明和董仲舒的塑像。正殿前东西两侧各立石碑一座,均为《重修二贤祠碑记》碑。 明洪武三年(1370)修建的故城县学宫大成殿,除供奉孔、颜、曾、孟和子思以外,东西庑廊还分别供奉着91位先贤、67位先儒牌位,董仲舒列西庑第三位。说明董仲舒在故城县,有着十分重要的贤圣地位。 与董子讲书堂并列的,还有“苏氏宗祠”。这是苏丙寅出资建董子讲书堂的同时,一并建起来的。门前有一尊女子塑像,她的怀里有个男孩。那位女性就是李氏,怀里的孩子就是董学村苏姓始迁祖苏成。据董学村《东大门长支门谱序》记载,明永乐二年,始祖母李氏为避花子军之乱,带着她的儿子苏成,从献县的文大夫村迁到此处,定居下来。因李氏为存续苏成这一支功不可没,所以在祠堂前专门塑了她的像,以表木本水源之意。祠堂内周围的墙壁上,悬挂的条幅与书法,都跟董仲舒有关。其中《夫子志》《学子路》等内容,都出自苏丙寅之手。 苏氏宗祠 在董学村附近还有村名叫“梧茂”,据说也跟董仲舒有关。有一次董仲舒在村里讲学,很晚才往回走。走在路上,不小心把笔帽掉在地上,因天黑看不清楚,便摸索着寻找。有人见状,问他找什么,他连说“吾帽也,吾帽也”。人们才知道他在找笔帽,也帮他找了起来。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件事,就把村名命名为“吾帽”,音转为“梧茂”。后来因有多姓人家搬来此地,便纷纷在梧茂前加上自己的姓氏,所以这一带便有了杨梧茂、霍梧茂、齐梧茂、吴梧茂、大梧茂、小梧茂等多个村子。 我们离开董学村,又回到了枣强县城,已经快两点了。刘部长在“好吃再来”饭店请我们吃枣强名吃熏肉大饼。这家熏肉大饼的饼很薄,有点大,把菜和肉卷在里面,就可以拿着吃。这张饼好有质量,使劲吃也没吃完。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这家“好吃再来”,说是熏肉大饼的发源地,怪不得门脸上写着“正宗”二字。 枣强名吃熏肉大饼 在枣强,不但在旧县村有举世闻名的董子石像,在县城,也有许多董子元素,“董仲舒艺术碑廊”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吃完熏肉大饼,就来到了董仲舒艺术碑廊。这是一座仿古城门建筑,下部为方形,有三座拱形城门,上有城楼。前有一尊董仲舒坐像,手执笏板,两眼正视前方。正门上方写着“董仲舒艺术碑廊”七个金石味极浓的隶书大字,出自著名古文字学家康殷之手。门两侧有对联一副:“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为老舍夫人胡絜青所书。门两边的墙上,分别刻着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和《沁园春·雪》手迹。两侧有台阶可上到城楼上,后面是延长的碑廊,书写着中国当代一些书画名家的笔墨。站在城楼向南望去,可看到京九铁路枣强火车站。从碑廊前言得知,此楼始建于1997年,位置在枣强县枣强镇东关村。 董仲舒艺术碑廊 在枣强,还有董子公园,位置在枣强县建设北路。公园的面积很大,我们到的时候还没有完工,树木和草坪一看都是刚栽上的。远处一座假山上的“三策楼”十分显眼,周边有流水淙淙。三策楼为两层亭式建筑,一层挂着“三策楼”篆书匾额,二层悬挂着“正谊明道”匾额。这座建筑在董子公园里,就像三军统帅,雄视着整个园区。 枣强县董子公园 “三策”指的是董仲舒跟汉武帝的三次对话,因这三次对话都提到了天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又称“天人三策”。汉武帝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到他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大汉江山在他祖辈的治理下,已经是国泰民安。但汉武帝不想坐享其成,还想有更大的发展。但他知道,干事业离不开人才,所以他让“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推荐给朝廷。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一百多位贤良方正来到长安,汉武帝亲自跟他们对话。这里面就有董仲舒。 三策楼 汉武帝最关心的是巩固政权,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儒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董仲舒也在其列。他提出国家要想长治我安,首先必须“一统”,一统必须“尊君”,因为“君权神授”。天是最尊贵而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受命于天来统治天下的,所以君主的意志也是至高无上的。反过来说,如果君主违背天意时,上天就会以灾变进行“天谴”,对其发出警告。 看了董仲舒的回答,汉武帝十分兴奋,然又意犹未尽,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册书。董仲舒接着上面治国理念,重点讲到了德与刑的关系,德是阳,刑是阴,一年四季,从春种夏锄秋收,都是阳在起主要作用,而阴只是在一个角落里起着辅助作用。如果用刑罚来治理天下,只能越治越乱,只有德才能使社会和谐。那么若想在天下推行德政,就需要有懂得德政的人才,而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培养。因此董仲舒向武帝建议:“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随着汉武帝的第三次册问,董仲舒的理念也随之完善起来。国家需要一统,需要国君的权威,但必须有一种作为统治的思想。他认为,能使国家定于一统、定于一尊的,只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所以他说: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上三篇策书,集中表现了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思想、教育的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他的思想理论体系,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社会秩序结构提供了基础模板,使儒家文化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影响了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塑造了观念中的中国大共同体,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19年11月30日第一稿 2019年12月16日第二稿 2020年1月26日第三稿 2024年12月16日第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