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蟅虫丸论:土鳖四兄弟,能治“瘀血堵塞”一大堆病

 lrbsklq 2024-12-18
01
好好的虫子,怎么叫土鳖

对于“土鳖”,可能很多人以为它跟爬行动物鳖是近亲,其实不然,土鳖是一种药用昆虫。

好好的虫怎么被冠以“土鳖”之名?这大概跟其外形和生活习性有关。

《本草经集注》称之“形扁扁如鳖,故名土鳖,而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

图片

而且土鳖虫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对居住环境的选择颇为挑剔,钟爱幽暗的角落,湿润、有机质丰富、略显碱性的松软泥土更适合它们繁衍生息。

《中国药典》规定了中药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也就是说土鳖入药用的是雌虫。

其实雌性和雄性土鳖虫在外观上不太一样,雌虫体型更大,缺少翅膀。更有趣的是,当你将它们翻过身来,仔细观察它们的腹部,会发现雌性土鳖虫的腹部有4条横纹,雄性则有6条。有药理学研究表示,雌性土鳖虫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其中还含有雄性土鳖虫所没有的化学成分。

图片

土鳖,其实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做“蟅虫”。《金匮要略》中就有一首以蟅虫命名的著名方剂,叫“大黄蟅虫丸”。

02
金匮虫丹,四虫移山

常言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吴鞠通称“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虫类药有着本草类药物所不能比拟的攻坚破积、活血祛瘀、搜络解毒功效。

大黄蟅虫丸中就有四味虫类药,除了蟅虫外,还有虻虫、水蛭、蛴螬。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四味虫药的功效。

01 蟅虫

大黄蟅虫丸以蟅虫命名,说明蟅虫是其中最重要的虫类药。

蟅虫,除了也叫土鳖虫外,又叫土元、地鳖、地乌龟等,是治疗伤科很常用的一味药。

蟅虫味咸、寒、有毒,归心、肝、脾经。《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

图片

能逐瘀、破积、通络、理伤。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痈肿、木舌、重舌。对于体内瘀血凝滞或者是瘀血导致的疼痛、经络闭塞有着很强大的功效。

02 虻虫

虻虫也是一味破血消癥特别强力的药。

味苦、微寒,有毒。归肝经。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血瘀肿痛。

《药征续编》言之'不谓一身瘀血也,但少腹有瘀血者,此物能下之,故少腹鞕满,或曰少腹满,不问有瘀血否,是所以为其证也。'可见虻虫的逐血之功有多强。由于虻虫逐血消积的功效太强了,以致其还有堕胎的作用孕妇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要服用虻虫以及含有虻虫的处方。

图片

03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味咸、微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

用于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等。

图片

图片

▲ 央视金龟子姐姐

04 水蛭

水蛭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能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水蛭就是我们常说的蚂蟥,但不是所有的蚂蟥都能入药,《中国药典》规定了真正能入药的水蛭只有3种,因此市面上水蛭的伪品也很多。我们问止中医用的是顶级的清水吊干宽体金线水蛭,以优质的品质来实现疗效。

图片

金匮虫丹,四虫移山。“金匮虫丹“是指大黄蟅虫丸,出自于《金匮要略》,那“移山”又是指什么?

“四虫移山”就是类比以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形象地比喻了大黄蟅虫丸强大的破血消积、祛瘀生新作用。

03
化瘀血的祖宗,身体的洗洁精

“化瘀血的祖宗,身体的洗洁精”,这是某天小文查阅资料时看到的一个描述大黄蟅虫丸的很有趣的标题。

我们看一下大黄蟅虫丸的核心功效,祛瘀生新。以“洗洁精”来比喻,确实很是形象。那这丸剂的祛瘀生新的能力到底有多强,才会被这样描述。

大黄蟅虫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图片

五劳虚极?缓中补虚?祛瘀力量这么强的一个处方,为什么能治疗虚劳这类听起来很虚的病证?

《金匮》原文所描写的症状后世称之为“干血痨”,体质赢瘦虚弱又有瘀血,类似如现代所说的吸血虫病、慢性白血病、脾肿大。

究其功效,大黄蟅虫丸以祛邪为主,除了四味虫药外,方中还配合大黄、干漆、桃仁、黄芩来增强破瘀逐血通经的功效,更重要的是用上了地黄、芍药、杏仁、甘草等濡养之品,使整个处方既能祛瘀又能生新,攻血而又养血。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代名医尤在泾言:“此方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察,通以去其闭,而以地黄芍药甘草和旁其虑,攻血而仍滋大血也”。是对此方药理的精辟阐释。

也就是说《金匮要略》中所描述的更多的是指虚劳内有瘀血的情况,由于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而劳热煎熬,使经络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内有干血,肌肤不润而如鳞甲之交错;内有干血,气血不能上荣,故两目之色黯黑,瘀血聚于少腹,则少腹硬满,痛而不移,脉多见沉弦涩。

图片

图片

大黄蟅虫丸从仲景时代一直留存至今,经过历朝历代名医,以及现代名家的临床实践,反复“捶打”,被运用于各类型的疾病范畴。对于体内有瘀血,包括直观能看到的瘀血、出血后引起的瘀血、脑淤血、月经瘀血、皮肤以及黏膜瘀血、肢体关节瘀血等,都是大黄蟅虫丸的适用病症。

不通则痛,不通则成癥结。大黄蟅虫丸也能治疗由于瘀血导致的固定性疼痛,以及气血停滞后形成的局部症瘕积聚、病理性肿块,包括各类结节、囊肿、肿大、肌瘤、肿瘤

图片

小文精选了几例名家运用大黄蟅虫丸治疗不同病症的医案,以供大家学习。

04
名家运用大黄蟅虫丸医案分享

01 岳美中用大黄蟅虫丸治早期肝硬化

张某某,男性,49岁。1968年秋出现肝区疼痛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消瘦。1970年1月突发高热,体温达40℃,昏迷24小时,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肝昏迷,抢救后转入院住院治疗。

入院检查:肝肋下4.5厘米,血压110/56mmHg,黄疸指数14单位,谷丙转氨酶220单位。经治疗症状缓解出院。1个月后,又因高热、昏迷,肝区疼痛,恶心、腹泻入院治疗。此后常常反复发作,屡经中西医药治疗无效。于1972年发现脾肿大,体有肝臭味,肝区疼痛,经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变。

图片

▲ 当归

于1972年10月来诊。脉大数有涩象,面黧黑,舌边尖红有瘀斑,目黄,胁痛。肝炎虽然多数由湿热为患,但日久失治可以有多种转归,或肝肾阴虚,或脾虚肝乘,或阴损及阳,或气阴两虚。当求其本以治,不可概用清利湿热之剂。此例病久入络,结合舌、面黧黑、胁痛、肝硬、脉有涩象等,诊为血瘀气滞。处以大黄蟅虫丸,日2丸,早晚各服1丸,并用化瘀汤,日1剂。

图片

▲ 瓦楞

药后体力渐增,疼痛渐减,药病相符,遂以此法进退消息,计服大黄蟅虫丸240丸、化瘀汤180剂,其间间服柴芍六君子汤加当归、瓦楞、橘叶。1年后肝脾已不能扪及,肝功化验正常,面华神旺,恶心呕吐消失,纳佳食增,胁肋疼痛基本消失。至1974年4月基本痊愈,恢复工作。(以上摘自《岳美中医话集》)

图片

▲ 橘叶

02 仝小林运用大黄蟅虫丸治疗糖尿病肌肤甲错案

刘某,男,45岁,2003年1月初诊。下肢皮肤鱼鳞样改变5年余,血糖升高20年。患者20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开始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血糖控制尚可。自1998年起,出现双小腿部皮肤变暗,伴斑片状脱屑,且病变范围逐渐扩大,程度渐重。

刻下症:双下肢皮肤紫暗枯槁,与余处白皙光泽之皮肤对比如若两人,病变皮肤泛起片片白屑,如鱼鳞状,每日白屑大量脱落,如下鹅毛样雪,沾满衣物,患者极为苦恼。面色晦滞,双目干涩,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暗,舌下络脉瘀闭,脉沉弦涩。

图片

西医诊断为糖尿病皮肤病变。中医诊断为肌肤甲错,糖尿病络病。

中医辨证为虚劳干血,络脉瘀损证。以养血破瘀通络,缓中补虚为治法,予以大黄蟅虫丸。

患者坚持服用大黄蟅虫丸3年,下肢皮肤紫黑、鱼鳞样改变及大量脱屑症状逐渐好转,其间曾配合汤剂、散剂调理血糖。至2006年8月,双下肢皮肤紫黑、脱屑等症已完全治愈,双下肢皮肤白皙光洁,面色红润,与余处皮肤无异。(以上摘自《糖络杂病论》)

图片

03 刘渡舟运用大黄蟅虫丸治疗闭经一案

王某,女,28岁,未婚。闭经3个月,肌内注射黄体酮无效。患者常感周身乏力,心烦,性情急躁,少腹拘急,大便干结不爽,小便赤黄,口唇干燥,不时舐润。望其两目黯青,面色不荣,皮肤干燥角化,舌色红绛,无苔,中有裂纹,脉沉。

辨为血热相搏,日久变成干血内结。治当泻热逐瘀,嘱购服大黄䗪虫丸180g,每次服6g,1日服3次。

图片

▲ 党参

二诊:服药不久,月经来潮,持续5天,经量中等,颜色黯红,其他诸症亦随之减轻。视其舌色仍然红绛,脉沉而略涩。此乃干血尚未尽化,瘀热犹存之象。令其仍服大黄䗪虫丸。观其诸症皆愈,又疏圣愈汤一方(党参、黄芪、生地、川芎、白芍、当归)3剂,以善其后。(以上摘自《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虫类药作用效果好,但是味道也较难闻,入汤剂难以入口,同时虫类药中的活性蛋白酶不耐高温,入汤剂煎煮也容易破坏其有效成分。

图片

▲ 黄芪

仲景将处方做成丸剂,很好地避免虫类药难以入口以及入汤剂易破坏有效成分的情况。

此外,仲景所说的“内有干血”,后世也称之为“久瘀败血”,属于病程较长,缠绵难治的疑难症。“丸者,缓也”,制成丸剂也可以是药效更加持久,缓缓进补。

对于大黄蟅虫丸,问止中医也是现场调配,遵循古法,炼蜜为丸,再送到患者手上,以保证疗效。

图片

▲ 白芍

大黄蟅虫丸作为著名的经方,也是问止中医临证常用的处方之一,常配合汤剂一起使用,来对治临床各种病症。如用于子宫肌瘤、肝脾肿大、腹腔淤血、不明原因水肿等多类病症。

05
土鳖不“土”,这可是个宝

土鳖,现在被人作为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与之相反的则称为“海龟”。

土,本土的、土气的,这为什么就会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社会,一直和泥土是分不开的,我们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光荣历史。

中医中药,也是从中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本土文化。

图片

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有人就提出了“废除中医案”,全盘否定中医中药。在大量有识之士的请愿抗议下,最终未能获准施行。

但仍有人执迷不悟,提出要将中医改造成西医。之后卫生部开始推广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将中医开始西医化,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取缔行医资格。

但还好,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发展日益向好。

图片

而至今仍有人刻意地抹黑中医,认为中医缺乏科学性,甚至将其视为迷信。

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医的疗效和价值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从古至今,无数的病例证明了中医的神奇和有效。

土鳖不“土”,它可是个宝。同样,作为本土国粹的中医药,也是个宝。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 ·  END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