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秉持“内圣外王”之道,其心传可追溯至《尚书·大禹谟》中,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彼时,儒道尚未分家,历经唐宋,衍生出“传心法要”,那时圣人因得道而圣,道之核心便是这“心法”。 中国古文字简约,一字一音含一观念,迥异于外文多音组字词表意,无优劣之分,仅表达方式有别。 “人心惟危”里,“惟”作介词连接“人心”与“危”,无实质含义,“危”兼“危险”与“端正”意,如“正襟危坐”,看似相悖实则相通。 《尚书》所讲“人心惟危”,指人心多变、恶念易生,可怖可惧。那如何转恶念为善念、化邪念成正念,让“人心”进阶“道心”? 此间学问微妙,常人难自省洞察,能做到者,便触及圣贤之道、人之所以为人的真谛,道家称此类人为“真人”,反之则徒有人形。 “道心”又是什么模样?“道心惟微”,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 舜传大禹修养道心之法为“惟精惟一”,意即专精专注,恰似佛家“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与戒定慧,道家借此达“精”“一”境界,转化人心为道心,趋近天人合一,这“天”含形上本体与形下本能。 得道不能无用,需“允执厥中”践行于世,把握中道,不落空有二边。 此道统自尧传舜、舜传禹,经诸多圣贤传承,与他国文化殊异,融合天人、入世出世、政教三者,上古伏羲、神农、黄帝等皆循“内圣外王”路径,以事功泽被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