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敢谏直言三次被贬的范仲淹 2022-10-25 10:56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岳阳楼记》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天下,然而让范仲淹扬名的不仅是他的飞扬的文采,还因为他有一个因直言敢谏而三次遭贬的传奇经历。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名闻天下,然而他的童年却十分不幸。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迫于生计改嫁长山富豪朱文翰,范仲淹遂改名朱说(yuè)。年龄稍长,当他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后十分伤感,便不愿再寄人篱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遂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范仲淹在商丘这段求学生涯十分艰苦,有个形容刻苦学习的“划粥割齑”典故就是此时留下的。经过数年寒窗苦读,范仲淹不仅通晓儒家经典要义,而且树立了报效国家、为民解忧的远大抱负。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6岁的范仲淹登榜及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升至文林郎、集庆军节度推官。此时范仲淹认祖归宗,改回范仲淹本名。范仲淹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劝谏而屡遭贬谪。 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当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晏殊极为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应天书院,为地方培养人才。听闻范仲淹博学多才,便力邀他到书院讲学、任职。范仲淹不负厚望,勤勉督学,以身示教,顿时使应天书院风气焕然一新,同时范仲淹本人的声望也日渐远播。范仲淹始终心怀忧国忧民之心,守丧期间,毅然破除“守丧不言国事”的习俗,“冒哀上书言国家事”,1029年奏请朝廷进行政治改革,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在时任宰相王曾和晏殊的大力举荐下,范仲淹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负责校勘和整理皇家图书典籍。 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贬。宋真宗晚年,因“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宋史》卷242《后妃传》),章献太后刘氏实际上已经操纵了朝政。宋仁宗继位之初,由皇后刘氏垂帘听政。刘氏作为实际的执政者,非常具有权力欲望,在其62岁大寿那天,想让仁宗带领文武百官给其祝寿。一时文武百官均敢怒不敢言,只有范仲淹上书刘太后,说这是皇家的私事,没有必要让文武百官给其祝寿,并趁机向刘太后请求还政仁宗,遂惹怒刘太后遭到贬离京城,外放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通判。次年,调任京城稍近些的陈州(今河南周口淮阳)通判。这就是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贬。虽然遭到贬谪,但仍受到诸多亲朋相送,称其“此行极光”(虽遭贬谪,但非常光荣)。 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二次被贬。1033年,刘太后驾崩,宋仁宗才开始亲政,此时的范仲淹再次受到宋仁宗的青睐,遂召范仲淹入京,官拜右司谏。当年冬天,郭皇后与宠妃尚氏发生争执,失手伤及宋仁宗,皇帝龙颜大怒,要趁机废掉平时不怎么喜欢的郭皇后。宰相吕夷简因与郭皇后平时即有矛盾,此时便趁机力主废后,但此举遭到范仲淹的极力反对。吕夷简为讨好宋仁宗,竟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实在看不下去,和吕夷简遂当庭辩论,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然而,由于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加之宋仁宗此时年轻气盛,也一直想废郭皇后。庭辩第二天,46岁的范仲淹即被外放为睦州知州(今浙江淳安),次年调任苏州知州。这是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二次被贬。 在范仲淹第二次被贬谪期间,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因治水有功,次年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因才华出众很快便提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之后范仲淹对开封府大胆改革,剔除弊政,使其“肃然称治”。时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赞誉(范仲淹字希文)。可见口碑甚佳。 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三次被贬。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通过自己的调查,向皇帝进献了《百官图》,尖锐地指出哪些官员的升迁是合规合法的,哪些官员是违规违法的,毫不留情地对宰相吕夷简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吕夷简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反诬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接连四次上书,论斥吕夷简阴险狡诈的行径。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这是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三次被贬。此次遭贬,因范仲淹秉公直言不为私利的上书而遭贬,仍有诸多好友不顾把持朝政的权臣吕夷简打击而来相送,称其“此行尤光”(意为尤其光荣)。范仲淹听后遂说,我已经“三光”了,无所畏惧。 北宋文学家、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和范仲淹是同朝为官的好友,当得知朋友被贬后,于是写了《灵乌赋》寄给范仲淹,劝他要学报喜鸟报喜,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意思就是让范仲淹紧闭嘴巴,少管闲事,明哲保身。殊不知,范仲淹收到朋友的劝说信后立即回写了同题的《灵乌赋》,送给梅尧臣。在信中,正被贬官的范仲淹认为读书人报效祖国,就应该“一言为先”,并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承认自己就是一只喜欢“鸣叫”的乌鸦,而不是什么只会报喜的报喜鸟。他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呐喊来惩恶扬善、为民请命。此种精神在封建时代实属难能可贵!《宋史·范仲淹传》曾对范仲淹如此赞道:“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范仲淹去世后,谥号“文正”,这一古代文人最高的谥号,大概也是对他忠于国家、为民解忧的最好诠释。这就是范仲淹,一生因直言敢谏,虽然三次遭到贬谪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直到今天还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此文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治未病”廉政建设专题研究项目《运用历史智慧着力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机制》(HZYLZ2022-7)阶段性成果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治未病”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 谭备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