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的悲壮四帖

 李叔狠生气 2024-12-21
《颜真卿》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颜真卿忠义照千古,为万世楷模。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先后仕于梁、北齐、北周,终于隋,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除了楷书,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图片

《乞米帖》 

代宗广德年间,当时的权臣元载定下制度——俸禄使外官厚京官薄。由于京官政地位高于外官,索取钱财贿赂轻而易举,以致腐败滋生。这时颜真卿恰好也在京城,虽是官至刑部尚书,却不愿与那些贪腐官员同流合污。

不得已,一家人为了节省粮食,只好吃粥充饥。这样持续几个月后,家中却连一碗粥也熬不出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颜真卿自嘲“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不会别的“创收”之道。无奈只好向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

图片
【释文】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 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 济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译文不擅长谋求生计的我,全家人吃粥,已经几个月。现又用尽没有,仅有的是忧愁煎迫,能够的只能依靠我们的深厚情谊。因此无奈写信投奔告助,恩惠一些米粟,渡过艰难辛苦。还请宽容我的打扰。真卿书。

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米芾也评其“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鹿脯帖》 

恰巧这段时间,颜真卿的夫人韦氏染病。医生开出的药方中有一味药是鹿脯,比较昂贵,也难买到。连米都要借的颜真卿, 自然是难以负担。

无奈,颜真卿再次提笔写下了《鹿脯帖》,希望能有幸从好友处求得一点可以入药的鹿脯。

图片

此帖著录首见宋米芾《书史》,刻本存《忠义堂帖》。帖原为安师文旧物,《忠义堂帖》刻本当是墨迹摹勒上石者,远胜其他宋拓。

为颜真卿与李光进书。李光进是李光弼之弟,官至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帖中称:“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颜夫人韦氏其时正在病中,需鹿肉佐药,可见其家境艰难。

《守政帖》 

此帖又称《与绪汝书》,刻本首见留元刚《忠义堂帖》。未见真迹著录。此帖仅有50余字,但杂揉了楷、行、草书体。在法度严谨的唐朝,能写出颇具形式感的作品是不多见的。相比也糅合了楷、行、草诸体的《裴将军诗》而言,此帖更容易让人接受,但仍不失为一件奇品

图片

《守政帖》

书于大历二年(767年),凡9行,计52字。

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是帖约书于吉州别驾任上。帖中称“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并告戒绪汝等人,身处逆境时,“当须谓吾之寸心,不可不守也”。词恳情郁,虽贬不耻,尚念念不忘为人守心、为国守政,忠义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敬畏。

《移蔡帖》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叛军李希烈部攻陷汝州,骚扰东都洛阳外围。七十五岁的颜真卿被任命为宣慰使,深入敌营安抚李希烈,却被扣留拘禁。

滞留在叛军之中的颜真卿自感难以活命,于是自己写下了上朝廷的遗表,又自作墓志、祭文。这段时间,他时常指着寝室的西墙下,对人说“吾殡所也”。后世人认为,这是因为长安在西面,即使死后,也要向着朝廷所在。

被囚禁长达几年后,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正月五日,颜真卿被移囚蔡州龙兴寺,他留下了平生最后一纸书帖《移蔡帖》。

图片

图片

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

此时的大唐虽已千疮百孔,各地藩镇叛乱不已,但颜真卿作为李唐臣子,仍写下了“有唐之德,则不朽耳”的句子。《移蔡帖》不仅可以看见颜真卿的铮铮铁骨,更是给人一种庄重雄浑的气度感。

八月,颜真卿被辛景臻等缢杀,享年七十六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