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到唐宋时期的书法大家,几乎每一个人都跟佛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抄写过于佛学有关的内容。 从王羲之的《佛遗教经》到唐代孙过庭的《佛遗教经》,从张旭的《心经》到怀素的《四十二章经》,以及“初唐四大家”的抄经类作品,不胜枚举。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到了宋元时期,书法与佛学题材的内容也更为多见,“宋四家”几乎每个人都抄写过大量的佛学题材,也是他们四个人一生当中水平最高的题材之一。 而尤其以米芾晚年在一块墓碑上写的书法最为耀眼,可以说王羲之见了此作,也应该道一声惭愧,王羲之也应该很难想到,700年后的一个学习自己书法的人,能够把书法写到这种地位。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这件作品就是米芾晚年写给“义怀禅师”的“墓志铭”——《天衣怀禅师碑》。 从书法的技法体系上来看,可以说当你看懂了这幅字,中国书法你就懂了一半。 为什么这么说呢?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的核心乃是“笔法”。对于每一个书法人而言,书法要想入门,首先要过“笔法”关,不懂“笔法”,你就很难走进真正的古人书法的大门。 而米芾的书法是解读“笔法”最好的教科书。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是王羲之的书法呢? 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乾隆皇帝有八个字最为贴切,他说“龙跃天门,虎卧凤阙”。 这几个字原来是命理学当中形容有富贵气的人,形同王羲之的书法是说的他的“动”与“静”和“方”与“圆”,王羲之书法的总体风格是“平和中正”的,是一种中和之美。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之人学习王羲之,总能够从中生发出千人千面的风格来看,而很多人学习当中的“某楷”,却终究千人一面的缘故。 苏东坡形容米芾的书法也有八个字最为恰当的评价“八面出锋”、“风樯阵马”。 米芾的性格是一种极度张扬之人,他的书法也是如此,无时无刻不是在炫技。 而恰恰是这种“炫技”的表现,使得他的技法体系犹如一部经典的教科书一般,为世人解读着王羲之的技法体系。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在用笔上的“八面出锋”是对于中国书法当中传统“笔法”的最好解读,如何调峰,如何换面,如何发力,如果解决线条起收的动作,如何在线条的中断发力,都能够在米芾的字当中有着完美的解读。 在字形上的“风樯阵马”更是将结字与章法的阴阳之变示范地极度到位,从这两个层面而言,米芾是超越王羲之的。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而在米芾生平传世的作品当中,尤其以这件《天衣怀禅师碑》堪为其中的代表作,可惜此作历代仅有刻本传世,很多人难以从中领会其真实用笔。 米芾行书《天衣怀禅师碑》 人物介绍: 米芾 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