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其先生 赖少其(1915.5.16--2000.11.28),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广东普宁市人。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在国画、版画、书法、篆刻和诗文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出版有《创作版画雕刻法》、《赖少其自书诗》、《赖少其山水画册》、《赖少其画集》等。 后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历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华北文联秘书长等。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科长、第三野战军纵队宣传部部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鲁迅倡导的木刻运动,是现代版画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34年为“现代版画研究会”主要成员,编译中国新兴木刻史上第一个介绍版画技法的书籍《创作版画雕刻法》(上海形象出版社出版),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38年1月,在武汉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任桂林《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刊物编辑兼发行人,1939年10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0月,与邵宇从上饶集中营越狱。1943年1月,与曾菲在苏中解放区结婚。 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联主席,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美协副主席,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书协主席,福建省文联主席、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赖少其先生学习书法的第一个阶段在早年,他曾学习过郑板桥的书法,但是这一阶段只是对书法的懵懂体验。第二个阶段在1950年代,他在与黄宾虹老人和海上书画名家的接触中,感受到书画之间的紧密关联,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特殊价值,再度临池。这时,他选择的是千古杰作《兰亭序》,持续临摹多年,可谓用心良苦。不过,由于秉性不合,他始终未能深入《兰亭序》的技法轨辙,难以取得理想的进展。第三个阶段大约开始于1960年代,他转而悉心研究风格怪异独特的金农“漆书”,这一阶段他取得了巨大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作品已逼肖金农。第四个阶段是1980年代,个人风格明显。 赖少其调傅抱石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的信函 赖少其的书画艺术 文/谢稚柳(1910—1997) 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现代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历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顾问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西泠印社顾问 久已闻名的书法家、画家、版画家赖少其,几十年来,一直是忙里偷闲地度着他的艺术生涯。 赖少其的一生,是艰苦卓绝的一生,如今已是年过六十了。也可以说是一种常理,不论什么事,大都出于信仰和爱好。如果不然,则总会对所从事的事业,感到苦,感到乏味,最后一事无成地把它抛弃;唯其是被信仰、爱好所吸引,所驱使,那么,愁的会变成乐的,苦的反会感到甜,这样,他就会忠诚于他的事业,终老于他的事业。赖少其对艺术的成功,不正是明证吗? 要特别提出的是,赖少其所从事的艺术,在于多方面的爱好,多方面的追求。他数十年如一日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清幽的书室或宁静的幻梦;他是在终日驱驰的时光里,在读书行路的时光里,来坚守他的信仰与爱好。数十年来,所谓“锲而不舍”,他的艺术成就,正是“求而得之”的。 欣赏艺术的人,也有多种。喜欢书法者,欣赏着赖少其的书法;喜欢绘画者,欣赏着赖少其的绘画;喜欢版画者,欣赏着赖少其的版画;而爱好面广的人,欣赏着赖少其多样的作品。这是很自然的,原因正在于赖少其的艺术魅力! 怎样来欣赏赖少其的艺术作品呢?我是这样认识的: 赖少其的版画,总的说来,与一切版画的表现形式并无二致,这自然是版画原理上的共通性。但在技巧、风格上,却显示了它的独特性。他曾经刻过如六尺宣纸那样大的版画,这令人感到惊奇,单是这样大,从版画史来说,就是前所未有的。有幅版画题为“淮北变江南”,内容包含富有意义的风景画,它强烈地接近着中国绘画的铺陈结体,而在色调方面,也结合了中国绘画的着色法与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结合中国绘画的形式,开创了版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面目;因此,它给人的艺术感受,是富有现实意义而带有中国绘画气氛的别开生面的新颖风格。 从生活到创作,赖少其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版画,同样又以大量的精力,付诸绘画。从他的着色花卉到水墨的、墨和色彩的纷华,笔与意的精妙,流露的是一片赋予花本色,又使花美丽地升到艺术高度的幻境,是真实的艺术升华;从中可以看到,这一艺术表现、艺术思想,是从传统绘画健康的笔情墨意中来,而或多或少,有意无意之间,自然、蕴藉地散发出西洋绘画艺术的情采,这样的结合于浑然一体之中,显示了新奇的高度艺术性。至于墨梅花,也是赖少其经常形诸笔底的题材,而与前者的风采有异,是纯属传统画派的流衍,更明显的是自清代“扬州八家”之一的金冬心所从出,进而分道扬镳,自出新意,来体现梅花的清标高韵。赖少其的绘画是多方面的,花卉只是他精工的一科。 近数十年来,他对山水画的兴趣,看来更浓。赖少其本来是行万里的作家,近几年来,在黄山停止了他的行履。他对黄山,真有些流连忘返,前前后后来去了多少次。唐人有两句诗:“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他对黄山的峰峦岭壑、云海松涛,探幽览胜,真是画尽了丘壑之美。石涛的黄山诗写道:“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赖少其之于黄山,真可谓既师且友。石涛是写黄山的专家,他不是说要“搜尽奇峰打草稿”吗?赖少其与黄山结为师友,为的正是搜尽黄山的奇峰来打自己的草稿。因此,黄山,是赖少其热衷于山水画的眼前据点。 从事绘画的人,他的艺术行径有三:一是生活的深入,一是借鉴,一是创作实践。从艺术创作而言,这是必经之路,不可缺一。有了生活之后,怎样来表现生活?借鉴就提到了主要日程上来。从生活到借鉴,而后,艺术的大海波涛,就在创作的实践中奔腾澎湃。赖少其的山水画,显示出他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行程,然后才在艺术天地里驰骋翱翔的。 传统的绘画,历来强调笔墨,这是绘画的生命线。不讲求笔墨,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清初画坛,除“四王”、恽、吴的画派而外,石涛、石溪、渐江、八大山人,这四僧的画笔,又都独立出各自的门户。歙人程邃(号垢道人)的画派,与上列画派有分庭抗礼之势。赖少其所接受的是石溪与垢道人,这是他对笔墨的追求和对流派的崇尚。此外,他也非常欣赏近人黄宾虹的画笔。 ◎ 临垢道人《山村泊渔船》 赖少其作 谢稚柳题 1964年 十年前,赖少其曾寄示其所临摹的垢道人山水,深得垢道人的笔墨旨趣,叹为乱真。他对借鉴的深入研究,从流派的实践基础上,让自己的创作脱化了它,是非常成功的。近来又见赖少其所写的黄山山色,不下数十幅,从水墨到着色,变化多端,风貌不一。在这些作品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真实的概括,纸上的铺陈,是如此的变幻生动,迷迷茫茫的松云烟景,浓浓淡淡的峰峦晴色,曲尽了黄山之美。它之所以获得这样效果,是因为笔、墨与色彩,促成了对真景表达的高度艺术性。石溪画派浅绛的色调,苍厚的笔势,是乱头粗服的形体;垢道人讲求焦墨干笔,是一种清空淡宕的情景;黄宾虹接受了他的先辈清初沈樗崖的画笔而形成千笔万笔,是一种浓郁深重的形体,他的论证是产生气韵的是墨。这些不同的艺术风貌,都在于笔和墨的变幻,使真实的情景得到艺术的升腾幻化。赖少其的画笔正是从此中熏沐而来。然而,就所见到的数十幅画作中,却找寻不到一笔是石溪、垢道人、黄宾虹。可以想见,赖少其所欣赏的那些前人画派,只是他借鉴的对象,是他艺术的倾向所在,而不是因袭;只是艺术的融合,是自己对真实的情意境界,这是高明的艺术接受与发展。 书法与绘画是同源的。元代赵孟頫有一首诗,论证他对书画同源的见解:“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赖少其对书法,也是从传统中斩过五关,金冬心、伊秉绶是他的旧时“相识”,万纸千行,漆书、正行书,“挥毫落纸如云烟”,都是从金冬心、伊秉绶发抒而来。“自古善画者,必善书”,这是唐代张彦远对书画同源的论证。赖少其既然善画,便不可能不善书。 生活、借鉴、创作,这三者的关系,从赖少其的艺术创作中,可得到典范的显示。 本文原载于《羊城晚报》1981年3月9日 选入本刊时有修改 赖少其的书法艺术 文/邱振中 当代艺术家、书法家 诗人、艺术理论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九七六年以后,书法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生于二十世纪前期的书家,热情迸发,成为八十至九十年代书法创作的重要群体……其时赖少其(一九一五——二〇〇〇)刚过六十岁。赖少其早年即醉心于金农的书法。 金农(一六八七—一七六三)的风格源自唐人楷书,但夸张了提按,有时横画与竖画粗细对比强烈,由此而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金农的时代,书法技法基本上被发掘尽净,难以新创,人们只是在过去的技法里挑选一些来打造自己的风格。笔法几乎无人能跳出藩篱,于是结构便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后人每每认为结构比笔法更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是笔法的简化,使结构的重要性凸现出来。金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笔法并不复杂,但结构颇有特点,因此而造就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金农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折笔处粗细突然变化,以及起笔与收笔时端部的平崭,普通毛笔几乎无法完成;但另一类作品笔画完全不同,笔画中部虽然平直,但起笔收笔处圆转浑朴。 赖少其青年时期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已经无法追踪,从他的创作来看,拙朴中透露出灵动、机智,贯彻他的一生,而这也正是金农绘画和书法中的特点。金农的绘画与书法或许是赖少其早年学习艺术阶段最重要的凭靠。 金农书法风格鲜明,但技法并不复杂,临写方便,模仿亦非难事。书法中的前辈每每告诫后来者,面对如此强烈的个人风格要保持警惕,赖少其应该熟悉这种观点,但对于学习绘画的人,始终是以绘画为选择的依据,金农绘画格调高华,书法与绘画相辅相成,学习绘画的年轻人兼学金农书法,应该不是一个问题。这种选择造就了赖少其。 赖少其青年时期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身处文化部门领导岗位,无法像社会边缘的画家,如黄秋园等,一心钻研自己的传统山水。赖少其的身份使他的绘画必须配合形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就留存的画稿来看,即使是临摹前人作品,也未必心怀坦然,面对传统,他不可能有更多的投入。但是对于书法,从来没有谁提出过与绘画类似的要求,因此他在书法上与金农一直不曾远离。这样,赖少其在数十年的生涯中,通过书法,通过金农,一直保持着与传统紧密的联系。 赖少其的书法作品主要有两类:隶书和带有隶书意味的楷书,还有行书。前者由金农脱胎而来,后者受到潘天寿的影响。依傍一种风格,能较快进入创作,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人由此走上成熟之路,守着这种风格,几无变化;一种是风格初具以后,更多关注节奏、运动、结构与内心感应的关系,由此而慢慢生长出自己的东西。赖少其是后者。 金农以隶书见长,楷书从隶书中化出,结构匀称、端正,但行笔灵动,特别是隶书中夸张的弧形笔画,成为个人的突出特征,而赖少其落笔沉稳,飞扬处多在笔画的尾端,因此对整个字结构的影响不大。 赖少其对结构的匀称、稳定总怀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大部分作品中都故意变动笔画的位置,挪动内部空间,使其“不平”。这种“不平”成为他控制书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书体的混搭,也是他追求变化的一种手法,不仅隶书与楷书笔法混合,而且作品中还经常使用草书的结构。这是书写中很少见的情况。 他的作品章法亦避免匀齐、规整,即使是以隶书为基础的作品,亦常常避开行列的概念。赖少其在章法上多有尝试,如上线平齐(下线错落)、诗歌卷子短句单独成行等等。 他八十岁以后的书写,上述特征尤为明显,但构成机制不变。这种隐藏在深处的构成机制,成为一位艺术家强烈而鲜明的个人特征。 金农的行书与他的隶书、楷书密切相关,但赖少其的行书另有来源。其一,赖少其的日常书写,如《论邓石如》文稿,书写流畅,折笔清晰,端点和折点没有明显的停顿;其二,潘天寿的行书,包括潘天寿行书的节奏与章法。潘天寿的书法以行书为多,个性强烈,与他的绘画在结构和章法上关系密切棱角分明,衔接如累石。 潘天寿的行书,从感觉的深处生长出来,与绘画同出一源,也可以说是依附于他绘画的图形特征,而赖少其的图形感觉与此不同,因此方截的感觉稍有缓和,转折时的棱角被淡化。 赖少其对潘天寿艺术成就的推崇,使他折服于潘天寿的书法,从而使他的行书有了一个独立的凭靠。这是赖少其的行书与楷书、隶书路径完全不同的原因。 赖少其尽管保留着清晰的金农和潘天寿的影响,但书法创作中仍然多有新意,其主要贡献有如下三点:其一,新的章法的探索,如横幅;其二,新题材的采用,它带来新的书写心理、书写状态;其三,个性的坚持,晚年在完全放松的部分作品中,人与书写合为一体。当代并不多见。 也许,当年龄渐长,使人逐渐脱离对工具的依附与对立,那种放松的感觉带来一生中最不受羁绊的书写,但每人所带来的蕴含完全不同—赖少其带来的是他毕生对力量、节奏独特感觉的积淀。 书法比绘画对线的厚度、力量,对结构与经典的联想要求更高。书法中笔法的复杂性是极高的理想,标准严苛,众多杰作在前,又要汲取把握,又要写其所未有,所谓“未经人道语”。 在很长的时间里,绘画一直把书法作为自己取法的榜样,事实上也是绘画在笔法上一直遥遥领取书法的养分。 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美术史上兼善绘画与书法的艺术家不在少数。 但是在艺术史上,两者的关系不断地变化。随着中国绘画中的技法不断发展,从明代中期开始,绘画中的笔法逐渐与同时代书法的主流拉开了距离。中国画家的书写朝他们绘画中的用笔和构成方式靠拢,逐渐形成“画家字”的概念。徐渭、八大山人、虚谷、潘天寿等为其中的代表;也有一些画家,书写始终与绘画中的用笔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他们的书法仍然属于另外一类,如金农、黄宾虹、齐白石等,这里显示出他们与书家不同的对结构、笔法、风格的另一种理解和追求。 绘画与书法对笔墨的要求不同。绘画中的“用”笔,质感、节奏、趣味比复杂性更重要;对于结构,松动、变化、临机应变比准确重现经典更重要。 所以画者不要求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好”,只要求从书法中获得“那一点”:驾驭笔和线的敏感—这一点的来源可能是多样的,而且不一定通过书法来表现。 这样画家的书法训练与书家亦不同:书家一定是通过多种、几乎是无休止的临写碑帖来求得高超的技艺,而画家可以只靠少量临摹前人作品即可在书写上达标,即使挪用某某人的书写模式,稍加想象,亦能获得充分的理解。 有了这种认识,再来看赖少其书法与其晚年绘画的关系。 赖少其晚年绘画大变,但书法改变不多,成熟、老到而已。 他作品中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到晚年亦未能融为一体—绘画极少题字是个证明。按理来说,这样的画家兼书法家,题字原本是他的长处,但他没有关注过这个方向。他的书法能力用在另一层面上—更深刻的一个层面:笔触的质量、运动的得心应手、结构向抽象空间的转化等等。 赖少其的个性、笔触,都是在书法中获得解放,而为晚年绘画做好了准备。 他晚年最好的若干书法作品,与他晚年的绘画有另一种默契:构图的质朴、线条的松动、空间既训练有素又不斤斤计较;算计是不存在的,作品的均衡由不经意而获得;内里洋溢着一种活力,一切细节都在控制中,没有衰老的迹象,也没有受到世俗的影响;笔笔衔接紧密,从下笔一直到作品完成。 他晚年顿挫夸张的隶书和楷书,虽然笔法简单,但与他的绘画契合。古质、拙朴,顿挫与流动兼而有之,而且随心所欲地变换。 赖少其感觉、性格、艺术见解中有朴实的一面,但也有另一面。例如他不守规矩的例子—诗歌经常不遵守平仄;书法章法不守常规,总喜欢加进一点异样的东西;字结构拒绝规范化—实际上他所凭借的书体、风格都是容易导致规整的要素,但他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尽力抵制着这一切。他感觉深处始终有一个不安分的人格,与他外貌的平和、恬静是那样的不一致。回头来看他早年的作品,绘画中这种东西是被掩藏起来的,但是在书法中却栩栩如生,并暗示着他晚年绘画无法预料却又是必然的演变。 赖少其书法欣赏 一木一石(书法)赖少其 年表 1932年7月,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系。 1934年,为“现代版画研究会”主要成员,编译中国新兴木刻史上第一个介绍版画技法的书籍《创作版画雕刻法》(上海形象出版社出版)。 1936年,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毕业。为“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抗日学生救亡团体)领导人之一。 1937年,在广东、广西举办巡回抗日木刻漫画展览。 1938年1月,在武汉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任桂林《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刊物编辑兼发行人。 1939年10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0月,与邵宇从上饶集中营越狱。 1949年7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9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秘书长。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联主席。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教授。 1952年4月,任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 1954年,任华东、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1956年,兼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 1959年2月,调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期兼任安徽省文联主席、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亲自设计并领导创作大型版画,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1961年9月,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参加保加利亚国庆和美术交流活动。 1963年,当选安徽省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4年2月,收集、编印了明清徽州艺人珍品《套版简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72年,创作的一批大型套色版画《陈毅吟诗》、《金色的秋天》等,被版画界称为“新徽派”。 1979年,第二次主持设计、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赴南斯拉夫参加美术活动。 1980年,应日本书道协会邀请,与舒同等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筹委会访问日本。9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10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12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香港九龙狮子会在香港丽晶酒店举办“中国名画家书画展览”,为代表团团长。 1981年1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浙江省文化会堂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3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 1982年5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花卉册》。11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在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展览厅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12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在福州市西湖美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 1983年,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l月,厦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2月,汕头市中山公园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3月,广东画院举办“赖少其新作观摩展”。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画册《楚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作品选集》。11月,泰国中华总商会、潮州会馆暨十县同乡会在曼谷京华银行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12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画集》。 1984年1月,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校外部举行讲演“我创作道路的摸索”。在澳门举行“谈美术创作”讲学,并放映幻灯片《赖少其作品选》。12月,深圳博雅画廊举办“赖少其、唐云书画作品暨藏画展览”。 1985年4月,应日本书道教育学会邀请,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并出画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自书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赖少其山水画册》。聘为汕头大学名誉教授。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 1986年1月,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在天津美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2月,回广州市定居。聘为安徽大学名誉教授;提出“丙寅变法”;任广东省、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顾问。3月,增补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7年5月,被选为“黄宾虹研究会”(南方)会长。10月,被选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12月,由广州市文化局、市美术家协会等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 1988年3月,继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4月,被聘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7月,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举办“赖少其书画展”。12月,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聘为高级艺术顾问。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代表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授予赖少其和李桦等六位30年代著名版画家“贡献金奖”。 1989年7月,在中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中,所创作的中国画《孤云与归鸟》获“优秀作品奖”。11月,中国经济出版社,香港联华出版印刷有限公司出版《赖少其自书诗续集》。 1990年2月,编撰《中国画精英》录像片,在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选中荣获“优秀风光 文献片”奖。6月,应日本友人、大阪天际株式会社皈本精造先生邀请赴日本访问,分别于大阪、京都的“OMM”展览中心、“近铁画廊”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8月,赠新华社香港分社《陋室铭》大幅书法。9月,香港翰墨轩有限公司于台北翰墨轩举办“赖少其书画展”;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上海市政协华厦画苑等单位于广东画院举办“赖少其、唐云书画展览”。中国版画家协会安徽版画研究会授予赖少其“功劳杯”。 1991年8月,香港艺苑画廊举办“赖少其书画展”。9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杰出贡献奖”。11月,应美国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邀请赴美访问,在该会画廊和WENDER画廊同时举办“赖少其书画展”。 1992年10月,应邀赴法国访问和文化交流。 1993年3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赖少其书画集》。 1994年2月,获得经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5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举办了“庆贺赖少其同志从艺60周年暨80寿辰、赖少其与曾菲伉俪金婚系列纪念活动”;在广东画院举办“赖少其书画回顾展”。在东方宾馆举办“赖少其从艺60周年研讨会”。安徽书法家协会授予赖少其最高荣誉奖“邓石如杯”。6月,被广东省政协书画艺术交流促进会聘请为顾问。9月,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回顾展”,并在安徽省委礼堂举办“赖少其作品研讨会”,安徽省政协书画社、安徽饭店联合举办“书画界欢迎艺术大师赖少其同志从艺60周年联谊会”。10月,重上黄山写生。 1995年10月,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局邀请,赴上海举办“赖少其书画回顾展”。12月“赖少其捐赠书画作品展开幕式暨赖少其捐赠书画作品交接仪式”在广州美术馆举行。将在上海举办的“赖少其书画回顾展”的89件236幅(页)展品,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12月,《赖少其传》(贺朗著)出版。 1996年10月,将曾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巨幅国画《黄山桃花溪畔》捐给广州艺术博物院。 1997年12月,原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彭炎、著名作家阮波夫妇将其珍藏的一幅赖少其国画《万松图》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 1998年5月,广东画院举办“赖少其八十后新作展”,展出新作画81幅、书法4幅。由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筹)编辑,广州市文化局出版的《赖少其八十后新作》画册发行。 1999年5月,广州市文化局、广州美术馆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了《赖少其近作展览》,展出了他八十五岁所创作的作品。 赖少其先生是书画大家, 也是坚定的革命者, 曾为民族解放、祖国发展 和党的文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壮士,请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