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逝世,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刘邦还是亭长时,小时候的刘盈便跟着母亲吕雉下田劳作。若是父母恩爱,家庭和睦,清贫点倒也罢了,偏偏碰上的是刘邦这样一个爹。
刘邦彭城大败逃走时,因急于逃命的刘邦多次将刘盈推下马车,若不是夏侯婴一路逃跑一路捡,刘盈难以活命。后来,刘邦逃至荥阳之时,将刘盈封为太子,派回关中,镇守栎阳。
所以,被封为太子的刘盈,自此就一路顺风顺水了吗?并没有,因为他不得刘邦的喜爱。
我们都知,刘邦最宠幸的是戚夫人,而戚夫人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刘如意,这刘如意生性活泼,长相极似刘邦,刘邦常说“如意类我”,对他是恩宠有加。
刘邦登基后,废了女婿张敖的赵王,将刘如意封为赵王。刘如意虽然是赵王,却一直没有去往自己的封地,只因刘邦想将其留在京中,可常常看到。
而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据史籍记载,戚夫人经常跑到刘邦跟前“日夜啼哭”,哭诉万一刘邦去世以后,他们孤儿寡母该如何是好。
撑不住美人的哀诉,刘邦也向来对刘如意偏爱得很,终于,在某次朝会之时,试探性地提出了要改立太子。这一句话,就立刻在群臣中激起了万千浪花。
首先是御史大夫周昌极力反对。这周昌由于为人口吃,且又盛怒,于是说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刘邦见重臣是如此反应,知不可再多说,于是说道此事再议。而亲耳听闻了这场风波的吕后,在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然而,此次被周昌堵住了口的刘邦,竟又多次有意无意提出了想要改立太子,即使有张良还有叔孙通等重臣的极力劝谏,刘邦似乎都铁了心要换太子。
然而令众人没想到,尤其是令刘邦没想到的是太子刘盈请到了一群非同一般的帮手。就在铲除了当年并肩打天下的三位异姓诸侯王韩信、彭越、英布之后,尽管刘邦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依然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
就在这样的一场庆功宴上,四个老人跟随着刘盈出现在了刘邦面前。这四个老人“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看上去很有道骨仙风的模样,颇有些神话里的太上老君的意味。
对于这四个人,刘邦并不陌生,他们是秦末有名的隐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 [lù]里先生,他四人也被称为“商山四皓”。对于这四人,刘邦早已是钦慕许久,但他曾多次请四位先生出山都无功而返,如今却出现在了自己这个并不看好的儿子刘盈身后,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看着四人恭恭敬敬站在刘盈身后,刘邦甚至有些嫉妒,不禁出声问道:“朕求诸位先生多年而不得,为何如今跟了我儿刘盈?”
商山四皓行礼,淡淡道:“皇上傲慢无礼,而太子恭敬仁孝,因此天下士人没有不愿意追随太子的。”说罢,不等刘邦反应,便飘然而去。
什么意思呢?刘邦平素对待儒生傲慢无礼,没什么素质,并没有得到商山四皓的认同,但太子在他们眼中却是“仁孝、恭敬、爱士”,所以,良禽择木而栖,这答案也是显而易见了。
面对这样的场景,刘邦对于换太子一事也是绝口不提。戚夫人因此哭,刘邦也只能陪她喝酒唱歌,别无他法。
但故事讲到这里,忽然有个疑问:不读书、没文化的刘邦向来轻视儒生,什么时候开始敬仰这些世外高人了呢?难道商山四皓的几句话就磨灭了他给予戚夫人的承诺吗?他还是那个当初项羽要煮了老太公时笑说“记得分我一杯羹”的刘邦吗?看上去,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