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4305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为人处世真的是一门学问,有些我们看似很欣赏的词汇,诸如正直、直率、清高、才华横溢等等,并不见得能够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和谐。 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自身的脾气秉性而伤害到其他人。这时候就需要中庸之道去平衡那种尖锐影响。 所以,《道德经》中就讲: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方而不割 做人有原则有底线是好事,但是万不可太过方正而不知变通。 你可以很圆通,自己有一套原则,会因为周遭的东西,来跟大家发展这种推移,就是我们表面所讲的推拖拉的功夫。 这个不是坏,而是妥善地应用。 因为方正的人一般都很坚持,你的原则别人不一定听得懂,别人也不一定认同,就算认同,也不一定心服,所以你只能管自己,无法管别人。 你太方正了,就跟别人格格不入,就伤害了别人,反而不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于是在那里自我标榜,用今天的话叫作自我感觉良好,完全没有用的。 所以一定要“方而不割”,虽然很方,但是不会去刺伤别人,不会去宰割别人,不会让人受伤,即外面很圆通,这就是我们标准的内方外圆。 “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 太过方正的人在对待道德问题时,往往忽视了现实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却忽视了在现实世界中,有时需要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用一颗平和包容的心去对待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更加从容不迫,更加自在。 廉而不刿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个人很清廉、清高,最忌讳不能和光同尘。 我很清廉,但是我又很亲近,我无为,不会到处去说。 你自己做,这是你的本分,别人要不要学你,这是他的事,你不要为了表扬自己,就到处去伤害别人。 清廉是好事,但是因为你的清廉,你就开始急躁,开始张扬,开始拿别人来做自己的垫底,这会伤害到别人,就不好了。 太自命清高,就很难与人合作。因为清高的人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自尊。 一旦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就对别人的行为表示不齿、不屑。这样一来,周围的人也战战兢兢,再不敢接近你。 自己做人有标准,但是不能对他人太过刻薄,人无完人,得学会容得下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君子谋事,小人谋利。能坚持操守,又有灵活的度量,才能干出一番大事。 直而不肆 “直”是很正直,但是绝对不放肆。内心很诚信、很坦直的人最容易出口伤人。 伤害人以后就说没有办法,我太直了,我讲话不会拐弯,我就是这个样子,还标榜自己正直,那就不好了。 太直率坦诚的人,一定要学会谨言慎语。 对中国人来说,听的一方处于听得进去、心平气和以及有面子的状态时,即使说话人有话直说、有话实说,也能够做到沟而能通。 什么时候听得进去? 就是关系够、交情深以及场合对时。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时、地、事都合理时。 关系够不够,自己心中有数。关系够的人,交情未必深厚。也许平日少往来,亲戚的交情反而不如挚友那样深厚。 关系够、交情深,若是场合不对,也不能直言、说实话。 对于社会中正面、负面的状况,也要多看、多听、多问,暂时先不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少开口并不是不开口,而是看准了、想明白了才开口。 这样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正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优良条件。胡言乱语只会让人家看不起,降低自己的信用。 够条件、有本事,还要加上时空合适,才能够有话直说,不然的话,说出一些话来固然痛快,却无可避免地会承受某些痛苦了。 光而不耀 你有光芒,但不要去刺激别人,不要让人家的眼睛受到你的照耀而感觉到受不了。不彰显自己的功劳,不到处去吹嘘。 比如,亲戚之间最忌讳比来比去。亲友的可贵在合理的互相关心、彼此帮忙,而不是夸耀自己的成就,或者存心把别人比下去。 因为个人的成就无非是家人亲友善意成全的结果,感谢都来不及,有什么好炫耀的? 所以说,多关怀、多协助才是亲人的样子。 以前的有钱人,家里的墙都很高,里面怎么奢侈,外面人都看不到。 现在不行了,要透明,要炫耀,让人家知道,这样就会面临危险,是自己找来的麻烦。 有钱人越有钱,穷人越穷。其实那是人类的羞耻,有什么好炫耀的? 人类最大的美德就是分享,大家相互照顾。 以前我们家里杀了一头猪,街头巷尾大家一起分享。现在不是,买台特大冰箱或者租一个冷藏库存起来,宁可把它存到坏了也不让隔壁邻居吃。 这样下去人还有什么价值? 然后隔壁邻居就开始毒害你家的猪,开始诅咒你出门被车子撞死,那都是你自己找来的。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