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唐玄宗的心腹太监,高力士忠诚地执行了玄宗将杨玉环缢杀的命令,高力士义父高延福处事圆滑谨慎

 笑溜达 2024-12-23
文章导读

《高延福墓志》是唐代的一块墓志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图片

一、出土背景

《高延福墓志》全称“大唐故中大夫守内侍上柱国渤海高府君墓志铭并序”,于清乾隆年间在陕西长安(今西安市附近)出土。这块墓志铭最初被农民发现时,几乎被当作基石使用,幸得金石学家毕沅以二万钱购得,并移置于灵岩山馆。后来,这块墓志铭又归吴县蒋敬臣所藏。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加之出土后拓印次数过多,导致碑面残缺受损,但初拓本仍保留了其原始风貌,并成为了书法界珍视的瑰宝。

图片

二、铭文内容

《高延福墓志》由季良撰文,孙翌行书,共27行,每行27字,志长74厘米,宽75厘米(也有说法为长70厘米,宽71厘米)。铭文详细记载了高延福的生平事迹和家族背景。高延福生于唐龙朔三年(663年),原本是岭南高氏,后因罪入宫,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皇帝,深受宠信,曾担任过宫廷七种职务。他一生忠诚谨慎,为人处世极为圆滑。高力士(本姓冯)入宫后,拜高延福为义父,并改姓高。高力士曾说,自己这一身本领,都是养父教给的。开元十四年(726年),高延福去世,唐玄宗极为悲痛,授予他中大夫守内侍上柱国的荣誉。墓志铭的撰写和镌刻,无疑是对高延福一生功绩和品德的颂扬。

三、书法艺术

《高延福墓志》的书法艺术是其最为人称道之处。该墓志铭以行楷写就,笔画遒劲灵动、秀润婉约,行笔以中锋为主,笔力爽逸豪健,楷行结合,结字紧凑欹侧、潇洒飘逸,给人以精严灵动之感。这些特点使得《高延福墓志》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和审美价值。

图片

具体而言,《高延福墓志》的书法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笔法精湛
    :该墓志铭的笔画起收转折处均处理得十分细腻,藏锋起笔,衄挫、调锋等笔法运用自如,使得笔画既遒劲又灵动。同时,笔画之间的呼应和连带关系也十分自然和谐,形成了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整体效果。
  2. 结构严谨
    :在结构方面,《高延福墓志》的字形紧凑而富有变化,既保持了唐楷的严谨整饬,又融入了行书的灵动自然。每个字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使得整篇墓志铭在视觉上形成了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美感。
  3. 气韵生动
    :除了笔法和结构上的精湛技艺外,《高延福墓志》还以其气韵生动而著称。整篇墓志铭在书写时注重了笔势的连贯和节奏感的把握,使得每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跃然纸上。这种气韵生动的特点使得《高延福墓志》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此外,关于《高延福墓志》的书写者,有说法认为是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苏灵芝是唐代为数不多既学到王羲之用笔精髓,又还原魏晋中正平和气息的书家。他的字“较北海而加庄,视太师又多隽”,即比李邕的字更端庄,比颜真卿的字更隽永。这一说法得到了许多书法家和学者的认同。

四、历史价值

《高延福墓志》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墓志铭详细记载了高延福的生平事迹和家族背景,为我们了解唐代宫廷政治、宦官制度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该墓志铭还反映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水平和审美取向,为我们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片

具体而言,《高延福墓志》的历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宫廷政治研究
    :高延福作为唐代宫廷的重要宦官之一,其生平事迹和职务变迁反映了唐代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宦官势力的崛起。通过研究《高延福墓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宫廷政治的背景和演变过程。
  2. 宦官制度研究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高延福墓志》中详细记载了高延福的职务和职责范围等信息,为我们研究唐代宦官制度的运作方式和特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3. 社会风俗研究
    :墓志铭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高延福墓志》中涉及了唐代社会的多个方面,如丧葬习俗、家族观念等,为我们研究唐代社会风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五、保护与传承

《高延福墓志》作为唐代的一块珍贵墓志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和出土后拓印次数过多等原因,导致其碑面残缺受损。为了保护这块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图片

具体而言,保护和传承《高延福墓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文物保护
    :对于已经出土的《高延福墓志》,应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其进一步受到损坏。可以采取专业的文物保护技术和措施来修复和保养墓志铭的表面和内部结构,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2. 数字化保存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高延福墓志》进行保存和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块珍贵的墓志铭。可以通过数字化扫描和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来还原墓志铭的原始风貌和细节特征,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浏览和学习。
  3. 学术研究
    :加强对《高延福墓志》的学术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来推动其学术价值的发挥和传播。
  4. 文化宣传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来宣传和推广《高延福墓志》的文化价值。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块墓志铭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致谢:万卷楼书法

图片

图片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给广大书友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建了个全国书法粉丝群,

请加“书法与楹联艺术”微信号入群交流:4236878


书楹君,一位腾讯官方平台认证的书法工作者,曾任省协理事等职,坚持每天5:30起床跑步,至今已8年,工作之余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致力为广大书友、联友们打造一个充满书法、楹联元素,纯公益性、优质性、有品位、有思想的专业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