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时间的流转,冬至悄然而至,它不仅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温暖与期盼。周六,这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只为那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周五下午,我和公公一起开车接大一的儿子回家,只为周六冬至吃顿饺子。路上我们聊起了冬至的传统,我们只知道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相传“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儿子给我们讲起了这个习俗的由来,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源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看到百姓在冬天受冻,耳朵生疮,便发明了一种名为“祛寒娇耳汤”的食物来治疗冻疮。他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煮成汤,包在面皮里做成耳朵形状的“娇耳”,分发给百姓食用,结果冻伤的耳朵逐渐恢复。这个习俗不仅是对张仲景医术的纪念,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温暖的期望。如今,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团圆和温暖。我便问儿子和公公想吃什么馅的饺子,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韭菜鸡蛋酸汤的,而公公则更倾向于肉馅干拌浇上辣子水。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决定做两种馅,为家人包一顿丰盛的饺子。 周六的清晨,寒风凛冽,格外的冷,我早早地出门采购食材。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新鲜的蔬菜、肉类琳琅满目。我细心地挑选着上好的韭菜、鲜嫩的鸡蛋与肥瘦相间的猪肉,心中满是为家人呈现一顿美味饺子的期待。然而,对于我这个从小就不吃肉的人来说,做肉饺子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记得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肉可能吃多了,从记事起我就再没吃过肉,对肉也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从那以后,我便不在吃肉,也从未亲手做过肉。记得第一次给儿子做小笼包时,我第一次尝试洗肉,那软绵绵、滑腻腻的感觉让我心惊胆战,瞬间把肉扔得老远,然后又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住一点轻轻地放到水盆里,戴上一次性手套清洗,从那以后,每次做肉,我都会戴上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地处理食材,生怕有一丝肉末沾到手上。 这次是今年第一次做肉,为了家人,我决定再次面对自己的恐惧。我戴上手套,认真地洗肉、剁肉,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还要把案板、菜刀清洗好几遍,直到我闻不到一点肉味。当肉馅准备好后,我卸下手套,开始包饺子。整个过程中,我尽量不让自己的手沾到一点肉,但心里却始终充满了对家人的爱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饺子出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儿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满脸幸福地说:“妈,好香呀!”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满是欣慰与幸福。我们快速吃完,便给公公送去了一大盆。公公总是那么慈祥,他的眼神里满是鼓励与疼爱,无论我做的饺子味道如何,他都会笑眯眯地说我做得真好。他说:“你不吃肉竟然能把馅里各种调料调到恰到好处”。我说:“这不仅是一碗饺子,更是一份亲情,你吃出了这份情的味道”!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源自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善举,人们通过模仿“娇耳”的形状,包成食物,称为“饺子”。这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延续。 冬至已过,那些各种各样各种口味的饺子却氤氲成了热腾腾的亲情与温暖,始终在每个人心里升腾、固化、传播…… 作者简介:冯艳丽,白水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陕西省教学能手,白水县果乡名师,白水县名师研修共同体工作室主持人,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愿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