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4首七绝揭开王阳明心学大师的端倪,原来山中懒睡可以悟道?

 行云流水vmmxd6 2024-12-24

王守仁(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这首《山中懒睡四首》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最爱第四首,哲理奥妙。

山中懒睡四首 其一 明 · 王守仁

竹里藤床识懒人,脱巾山麓任吾真。

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间礼数嗔。

首句“竹里藤床识懒人”,以“竹里”和“藤床”两个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幽、自然的居住环境。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而藤床则给人一种随性、自然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能够“识懒人”,即这里的“懒人”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指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人生态度。王守仁自比为这样的“懒人”,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认同。

次句“脱巾山麓任吾真”,“脱巾”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束缚和伪装,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山麓”则是他选择放下一切、回归自然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任吾真”,即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必顾及外界的眼光和评判,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这种自由与真实,正是他内心所追求的。

第三句“病夫已久逃方外”,“病夫”可能是王守仁自谦之词,也可能暗指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他“已久逃方外”,即已经长久地逃离了世俗的纷扰,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外”通常指世俗之外的地方,这里指的是他心灵上的归宿和寄托。

末句“不受人间礼数嗔”,“礼数”指的是世俗的礼节和规矩,“嗔”则是生气、愤怒的意思。王守仁表示,他不再受这些人间礼数的束缚和限制,也不再因为违背它们而心生愤怒或不满。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正是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体现。

山中懒睡四首 其二 明 · 王守仁

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首句“扫石焚香任意眠”,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山间生活的随性与雅致。他清扫干净一块石头,点燃香烛,便随意躺下休息,不受世俗规矩的束缚,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安详。这种随遇而安、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正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表现。

次句“醒来时有客谈玄”,则转入了诗人醒来后与人交流的情景。这里的“客”可能是山中的隐士,也可能是偶然来访的友人,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深奥的哲理与玄妙的道理。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与碰撞,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滋养与升华。

第三句“松风不用蒲葵扇”,以自然之景喻人之心境。松林间吹来的清风,自然凉爽宜人,无需再用人工的蒲葵扇来扇风取凉。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心应如自然一般纯净、无需矫饰的寄寓。

末句“坐对青崖百丈泉”,则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了诗人静坐观泉的瞬间。他面对着青翠的山崖和飞流直下的百丈瀑布,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正是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最高境界。

山中懒睡四首 其三 明 · 王守仁

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

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首句“古洞幽深绝世人”,直接点出了他所居之处的独特与隔绝。这古洞深邃幽静,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涉足其中。这样的环境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静心养性的理想场所。

次句“石床风细不生尘”,进一步描绘了洞内的环境。他睡在石床上,微风细拂,连尘埃都无法在这里停留。这既是对自然环境清新洁净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第三句“日长一觉羲皇睡”,借用了“羲皇上人”的典故,形容自己睡了一个悠长而深沉的觉,仿佛回到了上古时期那种无忧无虑、自在逍遥的状态。这种睡眠不仅是身体上的休息,更是心灵上的放松与回归。

末句“又见峰头上月轮”,则将时间从白天推移到了夜晚。诗人醒来后,发现峰头之上已经挂起了一轮明月。这一景象既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邃思考。同时,月光下的山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得益彰。

山中懒睡四首 其四 明 · 王守仁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

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首句“人间白日醒犹睡”,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指出了人间世事的纷扰与疲惫,使得人们在白日里即便身体清醒,心灵却仿佛仍在沉睡。这里的“醒犹睡”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精神上的迷茫与无力。

次句“老子山中睡却醒”,则笔锋一转,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在山中,他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因此在睡眠中也能保持清醒,或者说,他的心灵在睡眠中得到了真正的休息和滋养,醒来后更加清明。

第三句“醒睡两非还两是”,是诗人对醒与睡这一对概念的哲学思考。在他看来,醒与睡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人间,人们可能因为疲惫而陷入沉睡,但在山中,他却能在睡眠中保持清醒。这种对醒睡状态的超越,正是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体现。

末句“溪云漠漠水泠泠”,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眼前的自然景色中。溪水潺潺,云雾缭绕,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深远。这种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这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领悟和追求,他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达到心灵的真正觉醒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世事的超越。他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自由宁静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