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Int J Stroke. 基底动脉卒中 基底动脉解剖 基底动脉(BA)起源于两侧VAs颅内水平的连接。解剖学上可分为三个部分:近段,中段和远段。这种划分源于BA供应整个脑桥的穿支动脉,近段指从VAs连接处到小脑前下动脉(AICA),中段指在AICA和PICA之间,远段指从PICA向上的远端。 然后,各组分别从脑干中外侧进入脑干的穿支,即旁正中、短旋支和长旋支。 非闭塞性BA区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非闭塞性脑桥卒中的临床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穿支的受累程度。除了主要由AICA提供的脑桥外侧区域外,我们可以将脑桥分为六个区域:主要由BA的旁正中支供应的腹内侧,部分由旁正中但主要由回旋支供应的被盖或背侧。这些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根据头尾分布分为尾端、中端和头端。 Millard-Gubler综合征 脑桥旁正中和一个半综合征 主要由基底动脉中段和远段的旁正中穿支闭塞引起的,皮质脊髓束CST受损导致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偏瘫,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内侧丘系损伤导致对侧振动觉和触压觉障碍,内侧纵束损伤引起的核间性眼肌麻痹,旁正中脑桥网状结构中的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MLF损伤引起的一个半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脑桥腹内侧综合征 Grenet综合征 1856年被描述,主要由基底动脉中段的短旋支闭塞引起的,三叉神经受累表现为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内侧丘系损伤表现为对侧肢体感觉障碍。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 BA闭塞的临床表现 在大约2/3的病例中,BA缺血性卒中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栓塞引起的,这可能解释了与其他卒中相比,BA缺血性卒中经常会进展发作。心脏栓塞占病例的四分之一,其余为小血管疾病。少数卒中是由动脉夹层引起的。 闭塞性血栓可影响BA的近段、中段或远段,根据缺血梗死的程度导致不同的症状,闭塞的速度和侧支循环的作用是造成这种变异的主要原因。累及BA近段和中段的闭塞(a和b)大部分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引起的,通常与椎动脉病变同时出现,通常导致大的脑桥梗死,其症状和体征可追溯到穿支动脉起源处的闭塞。在这种病变中,BA远端和PCA的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交通动脉(PComs)提供的逆向血流。症状从较轻的单侧或交叉脑桥综合征到最严重的双侧脑桥受累导致闭锁综合征。 累及BA远端的闭塞在本质上更常是心源性栓塞。由此产生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c)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主要取决于血栓的长度和位置,以及PComs为PCA区域提供的侧支血流。由于双侧网状结构或丘脑受累,可能表现为意识水平突然下降,可能出现行为改变和四肢瘫痪,随后是共济失调、垂直和/或水平凝视麻痹的动眼神经障碍、头眼反射障碍、瞳孔异常、视觉缺陷和感觉功能障碍。 (a)BA近端闭塞通常继发于VA末端的动脉粥样硬化。(b)BA中段闭塞一般继发于BA的动脉粥样硬化。(c)基底动脉尖闭塞通常继发于心源性栓塞。 大脑后动脉卒中 PCA的解剖 BA在桥脑-中脑连接处分为两个PCA终末分支。每个PCA分成四个节段:P1,从BA终止到PCom起点;P2,在PCom和中脑后缘之间;P3,从丘脑枕到距状裂前缘,P4,距状裂内的皮质段成为距状沟动脉。 PCA为中脑前部、丘脑内侧和后外侧、海马区和枕叶、颞叶和部分顶叶供血。既往我们区分了血管供应的两个主要区域:近端PCA区域,包括丘脑;和远端PCA区域,包括枕叶和颞顶叶。 PCA卒中的临床表现 PCA区域的梗死通常与同向视野缺损有关,尤其是偏盲。然而,通常会出现多种其他症状和体征,如感觉和运动异常以及认知和神经心理缺陷。这些梗死体征类似MCA卒中,尤其是在存在明显运动缺陷的情况下。 红核综合征和Claude综合征 大脑脚综合征 帕立诺综合征 高达40%的PCA卒中伴随后循环的其他部位梗死,有时在颈动脉区域发生梗死。在孤立性PCA闭塞的患者中,深部结构的受累率在34%-64%,其中丘脑腹外侧是最常见的受累结构。 PCA-P1 梗死位置:内侧中脑,丘脑后外侧,枕顶颞区。 表现为:意识下降,嗜睡,部分或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垂直凝视麻痹和双侧上睑下垂,对侧肢体感觉障碍和偏瘫,视觉失认症,色觉失常,幻视。 PCA-P2 梗死位置:内侧中脑,丘脑后外侧,枕顶颞区。 表现为:严重的对侧感觉丧失,肌张力低下、动作笨拙和异常,但不包括偏瘫,短期记忆障碍,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 PCA-P3和P4 梗死位置:距状动脉、顶枕动脉和颞后动脉供血区。 表现为:同侧偏盲,视觉失认症、色觉障碍和空间定向障碍(非优势半球),语言障碍,包括失语症、诵读困难、计算障碍、色彩辨识障碍(优势半球)。 中脑综合征详见于~[文献笔记]脑干综合征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