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兔同笼为什么不能用抬腿法?

 数学博士贼叉 2024-12-25 发布于浙江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个数学老师,巧的是他也写公众号。然后最近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快忘了鸡兔同笼的抬腿法吧,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点进去看了看。

结果这个朋友数学不错,语文不太好。他说了几个他觉得好的方法,但是没说抬腿法不好在哪里,于是我就在评论区里“质问”了一下,结果来了条大尾巴狼:

说这话的一看就是一知半解的。

口诀有什么不好?所有中国人学数学,你甭管学得怎么样,是不是都得背九九乘法口诀表?早期的数学学习,很多结论其实就是靠背的,因为孩子的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到那步,他理解不了。

9乘以9为什么等于81?实际上不就是9个9相加得到的结果么?原理你是懂了,可你要是不背,你每次9*9都得拿笔连加?你要真的那么抗拒口诀,每次都是推导乘法表,那我也算你是个狠人。。。所以不要一说口诀就一棍子打死,这样很不好。

关于抬腿法我还真的没听说过有什么口诀的说法。事实上,鸡兔同笼的抬腿法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民国时期的数学教材上就已经出现过这种解法,写得还颇有文采,设鸡兔俱通人性,发一令,抬一足,复一令blabla。

这解法那么可爱你是怎么忍心批判的?

不过后来我也和朋友交流了一下,他说主要是觉得大部分人就是教孩子,为了形象而停留在表面,学完以后重点都在“腿”上了。

比如说百僧吃百馍的问题。说一个大和尚能吃仨馒头,仨小和尚吃一个馒头,现在一共一百和尚一百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多少小和尚。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变种,但是你要用抬腿法来解,每次抬多少腿也确实不是一下子能想得到的,所以朋友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

只不过现实情况就是也没多少大人能很深入地去理解抬腿法的本质,所以根本也没必要去担心孩子不能深入理解抬腿法的本质——因为最终大部分孩子也是不可能理解这玩意儿的。在我看来,哪怕就是形式上能记住抬腿法,对孩子也是有些好处的。承认不同孩子在数学上的理解力不同,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你也不可能让所有娃都很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真的,直观的方法如果能让所有孩子都接受那都是功德无量了。

那么对于初学者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呢?事实上,他提出,对于刚接触鸡兔同笼问题的孩子完全可以用枚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鸡兔一共有10个脑袋26条腿,可以从都是鸡的情况来考虑,此时只有20条腿,很显然不符合题意;然后变成9只鸡、8只鸡的情况,最后到7只鸡3只兔发现对了,此时正确的做法是要把所有的情况都遍历完,确保这是唯一的解,这点我是很赞同的。

要知道枚举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对于刚接触这种复杂应用题的孩子来说,能用最熟悉的方法解决当然是件很愉快的事情。而且遍历完所有情况还能避免漏解,属实是贴心周到了。

所以啊,教孩子数学这事,可真的不简单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